社工如何介入社区康复人员“偶吸”行为?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温婷

    单位 | 广州市白云区瑞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随着“毛发验毒”技术在社区戒毒康复领域的广泛使用,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评估戒毒康复人员的操守情况,开展针对性服务。然而,当发现服务对象毛发采集结果阳性,可能存在“偶吸”行为之后,社工要如何介入呢?
“偶吸”≠“复吸”
很多人看到“偶吸”这个词时,会很困惑“偶吸”与“复吸”有什么区别呢?从司法监管的层面来说,服务对象只要吸食毒品,就违反我国的法律法规,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
本文仅从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服务策略、方法、技巧进行区分,预防重吸理论认为,服务对象在偶吸之后,继续吸食毒品,并产生依赖的状态,才是“复吸”。“偶吸”是服务对象在保持操守一段时间之后,一次或几次吸食毒品,迅速终止,尚未形成依赖。
因此,当发现服务对象存在吸食毒品的行为时,社工首先要了解其吸食毒品的次数、频率、分量、最后一次吸食的时间以及目前是否形成依赖等,从而判断服务对象是“偶吸”还是“复吸”。
由于“复吸”行为的介入涉及服务对象的生理脱毒,本文不作具体介绍,主要讲述“偶吸”行为的社会工作服务介入。
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当发现服务对象存在“偶吸”行为时,社工要了解其“偶吸”行为发生的场景、时间、人物以及前因后果。具体来说,就是服务对象最近一次吸食毒品是在哪里、什么时候、是否还有其他/她人,当时发生什么事情等。
往深层次了解,社工要了解服务对象吸食毒品前、中、后的情绪变化,自己对“偶吸”行为的认知、想法,对这些想法的态度等。例如,部分服务对象曾向笔者透露,自己在喝醉酒之后,“心瘾”会比较大,很容易在醉酒丧失理性的情况下,吸食毒品。
笔者曾做过一次戒毒康复人员预防复吸的调研,其中35.09%的服务对象表示,复吸的高危情景是心瘾,34.21%的服务对象的高危情景是朋友诱惑,13.16%的服务对象是负面情绪,4.39%的服务对象是身体疾病,13.04%的服务对象是其它,通过进一步面谈了解到,其它高危情景主要包括家庭关怀少、经济压力大和对戒毒康复的信心不足等。
社工要与服务对象共同分析、总结可能触发“偶吸”行为的想法、人物、场景和物品等,警惕这些高危情景和“看似无关紧要”的因素,“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综合分析,增强动机
在禁毒社会工作服务中,社工经常会运用“生命线”,通过与服务对象共同回顾过往人生经历,重新诠释其生命故事。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可以与服务对象共同探讨“人与毒的关系”,了解毒品对其人生的影响。
强化理论认为,人们做或不做某些行为,取决于行为的结果,假如行为结果是有利的,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反之,这种行为将消失。
结合服务对象的生命历程,我们发现毒品的出现,很多时候和服务对象当时的负面情绪、人际关系矛盾以及人生的重大事件发生有关系。因此,我们要与服务对象进行“人与毒的综合分析”,分析毒品对自己、家人以及社会的影响,通过利弊分析,增强服务对象戒毒康复的动机。
例如,笔者曾接触过一名服务对象在与妻子离婚之后,心情非常沮丧,对戒毒康复的信心不足,笔者发现服务对象渴望获得家庭温暖,从服务对象的需要出发,与服务对象共同分析其当前的处境,吸食毒品与自我需要满足之间的矛盾,增强服务对象戒毒康复的动机。
积极关注、协助服务对象发掘成功经验,对增强服务对象的戒毒康复动机也有明显成效。戒毒康复人员在过往经历中,长期受到社会的负面评价,很容易丧失戒毒康复的信心,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叙事治疗认为,“个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我们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需要用正向、发展的眼光看待服务对象,将问题“外化”,从服务对象的生命故事中,协助其找到成功经验,重新诠释人生,寻找改变的力量。
例如,很多服务对象多次进出强制隔离戒毒所,其家人已经对其失去信心,社工在介入的时候,可以协助其找到维持操守最长的一段时间,了解其这段时间的“成功经验”。
社工也可以通过服务对象积极参与家庭事务、参加志愿服务等积极行为,及时肯定,增强服务对象再社会化的信心。
发展兴趣,丰富生活
对禁毒社工而言,就业帮扶服务绝对不陌生,它是禁毒社会工作服务中很重要的一个板块。
笔者曾与多名戒断三年未复吸的服务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发现稳定就业,充实生活对操守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就业不仅为服务对象提供稳定的工资收入,拓宽与社会正向互动的渠道,净化社交圈,而且塑造一个全新的社会形象,充实生活,推动更好地再社会化。
然而,很多社工在开展就业帮扶服务时,会产生迷茫、困惑,服务对象家庭经济良好,就业动机低,我要如何开展就业帮扶服务呢?服务对象年纪较大,缺乏劳动能力,我要如何协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呢?
针对就业动机低、丧失就业能力的服务对象,我们要清晰就业只是协助服务对象维持操守的一种方法,培育发展服务对象的兴趣爱好,也可以促进服务对象进行再社会化。
笔者发现很多服务对象有唱歌、玩乐器、钓鱼、下棋等兴趣爱好,社工可以提供服务对象培育、发展兴趣爱好和展示才艺的平台,鼓励服务对象以积极正向的角色,积极融入社区,适应社区生活。
针对“偶吸”行为的介入,我们知道,除了戒毒康复人员本人,家人、朋友、邻居和社区也很重要,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探讨针对戒毒康复人员的社会工作服务介入。

推荐了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