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笔记:游西山森林公园有感
梁东方
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面向华北平原的一线,被平原上相邻的城市命名为“西山森林公园”的不在少数。但是可能只有北京西山森林公园,才有这么好的植被。
在整个太行山的其他沿着平原发育的山脉之中,可能再也找不到一处像北京西山这样被保护得这么好的所在了。这里的自然和风景被当做风景和自然资源本身,而不是在将其开膛破肚取石用矿的意义上的资源。它对今天的人和社会的用处,几乎一如千万年来一直的那样,是本身的地貌和植被,而不是被“移山”式地一次性消费。
虽然都是临近平原的堪称宝贵的山体,但是对比河北绵延的太行山脉中那些面对平原的大小山岭,就可以看到北京邻着平原的山的幸运:它们不仅没有被开山取石,而且山上的植被还在逐年增加,这在整个华北地区都几乎是唯一的异数。
因为整个首都地区的特殊社会经济文化和管理,都比河北优越好几个等级,所以连带着自然资源也被更好地保护着、发育着。这样一来对于一个居住在河北的人来说,能有机会走一走人家保护得好的西山,那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幸运了。
这里山体开阔,像是一个个巨大的阳台向东面、向城市、向平原敞开着。它和更向北、向西一些的阳台山一样,也是一座得天独厚的面对平原的观景平台。而因为距离城市更近一些,从而也就有了与更多的人产生交集的可能。实际上从动物园直接坐360就可以直达这介于香山和八大处之间的森林公园的东大门,那一站叫做南河滩,路途不过是半个多小时而已。
盘山公路作为和缓而绕行的徒步路径,一直在几座山之间盘旋,在林间盘绕,与直接上山的森林路径相比,各有其妙。
走在山林之间的盘山路上,俯瞰和平视的视野都很开阔,都很赏心悦目,像是一直行走在天街上。因为绕行一座座山峰,所以不独可以看见靠近城市的一面,还可以看见背后靠近崇山峻岭的一面,可以将四面八方的风景尽收眼底;在整个登山过程中,可以空前地将人在天地间的完整感觉一点点达成。
这样的登山就已经不再简单的是登山,而成了一种不折不扣的天地大走廊式的享受。像是进入到了画片和影视中;尤其那些可以俯瞰山下的平台长椅上,坐定了就可以久久地凝望的位置,很像是英国伦敦某著名的山坡公园。
这是那些临着平原的山地的一个最明显的地理优势,也是能经常来此一游的人所能享受到的一种令人羡慕的地理福利。不同于从城市高楼上俯瞰城市,不同于从人造的高度上俯瞰平原,这是置身自然地理格局中的沐浴着山风的宏大审美。它具有天然的哲学性质的审美特点,使人流连忘返之余还尽可以陷于深远的沉思。所谓最佳的人化自然状态,就是在尽量保护自然、不打扰自然本身逻辑的前提下,适度地安装上这样几把椅子就可以了吧。
当风景可以给予人以这样的结构优势的时候,这风景就具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莫大吸引力,吸引着人一来再来。而即便那样有椅子的好位置上已经坐上人了,其实还有更多的位置可以漫步,可以驻足。
与城市天空完全不一样的天空中,纵横的都是树木的枝杈和由那些枝杈散发出来的负氧离子的芬芳。即便是冬天,这样难得的芬芳也是明确的,是的的确确地存在的,而且于人身心有益的。
在“茶棚”位置的几棵明显有了岁月痕迹的大树之侧,山谷岩石上的摩崖石刻显示着既往的年代里在这里行脚的香客旅者歇脚喝茶的痕迹。黝黑的树干和苍劲于蓝天中的枝杈之下,一代代的人们都只是这山中的过客;一代代过去,依然能留下这样相对纯正的自然的植被和地形,便已是泽被后世的莫大遗产。
这样的风景遗产,恰恰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应该接受下来并且传承下去的。
不管是一个人漫步还是两个人或者合家行走其间,穿行林中,逐渐升高的山径之行,每一步都实实在在地呼吸着城市里没有的好空气,都有山下凡尘中的人生中所没有的高远和清洁。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能很快就在城市边缘地带行走在这样广袤而纯正的自然景象之中,实在是一种幸运;这种幸运在整个环境发展的趋势下,越来越显得金贵和难得,越来越显示出其在整个首都景点价值中的分量。
如果一个外地游客只是到过故宫、颐和园、北海而没有来过西山,那他对北京的了解就还嫌片面;如果一个居住在北京的人还没有来过西山,那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浪费了机会的遗憾了。放弃置身越来越珍贵的自然中的享受,已经越来越是一种遗憾。
和我一起登山的朋友说,他将朋友划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可以一起登山的,一种是不能一起登山的。可以一起登山的,当然会走得更近,脚步更近,心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