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笔记:走什么样的路
梁东方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是生而自由之下还有诸多限制。且不说社会属性的限制,就是惯常生活路径,包括所谓旅游在内的生活路径,也都受着习惯话语的严重影响。总结下来,一个人实际上总是在一些固定的路线上走着:常居的城市乡村、家庭学校医院单位、有亲戚的外地和常居地周边以及远方的旅游点。大致如此,无非如此,不过如此。
也就是说,我们被天赋的任意而行的自由经常是不被使用的,我们忽略了我们可以走到大地上的任何地方的里可能。也许是因为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一权利,也许是因为多数人认为那样的漫无目的的地方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不卖票的地方对你没有意义的话,那么卖票的地方除了被商业话语包装过、符合所谓“主流”话语的关照之外,也没有更多的意义。当然,这几乎是另外一个话题了,现在要说其实的是非旅游点的大地漫游的路径选择。
以我的经验,骑车旅行是要尽量避免任何国道省道县道等主干道公路的,尽量走村庄与村庄之间的联络线,尽量走村庄到田野里去的庄稼道,走那些大堤上的林荫道,走那些只能骑车或者步行的路。这样走肯定会慢,会因为道路不熟悉,因为导航上都没有标志而偶尔陷入迷路状态,但是唯有坚持这样的行路原则才会收获比之一般的汽车旅行更多的大地细节,收获更多的自由行走的快乐。排除掉了汽车旅行的固定线路,才有可能获得汽车漫行的自由。
而即便如此,我们在大地上的漫游,所能到达的地方实际上还是非常有限;我们一次只能行之不远,我们精神饱满感受力强的好状态不可能维持得太长。疲惫和麻木接踵而至,会让我们的漫游之中更多的是无感,而有感的时候又因为兴奋而无暇记录,这样整个漫游就变得像是一种既美好又充满了遗憾的好事,还像既乏味又不无收获的憾事。
所谓憾事,就是没有很好地利用时间,没有很充分地体会自己的感受。还是源自西方的那种用汽车带着自行车出去旅行漫游的方式比较好吧,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拥有了抵达遥远的地方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及时地终止我们的疲劳,可以及时休息,经常调整。当然,在还没有来得及实现那样的漫游格式的时候,就需要每次选择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尽量走得远一些,看到这个方向上更多的大地细节和季节风貌。
的确,骑车漫游,可以发现很多季节的细节;它比开车细致,比徒步快捷。每一次出发,每一个发现都让我们兴奋,都让我们再一次肯定自己骑车漫游的决定的正确,都会立刻沉浸到丰富的感受里而无暇他顾,连记录也成了时间使用上的奢侈之事。
以至骑车回来,不这样顺着旅途一点一点地将当时有所感的场景写下来,就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烟消云散。因为骑车过程中很难时时将当下的感受记下来,而回来以后又因为疲劳,因为别的事情而耽搁,那此次骑行的很多感受就会迅速递减乃至于无。
骑行如果能加上露宿,带上野营的基本装备,这种漫游的自由大约才会被发挥到更高的境界。一切感受和记录,一切无目的的任意,就都有了从容的依托。不过,如果目标被定位为整个大地的长时间漫游的话,往往又会为目标和道路的选择而放弃很多需要绕圈需要转折的路径,不由自主地出现违背漫游的初衷的赶路现象。掌握好其间的分寸,其实主要不是靠强制的理性,而是靠着漫游的初衷的自我提醒:出行不是要看自己一天走多远,而是要尽量走小路,多感受,尽量与日常的景点旅游和主干道路径区分开来,以实现自己更多的自由漫行、自由感受的权利和享受,以展开自己更广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