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大将魏延真有反叛?恐怕又是败者为寇,被抹了一道白鼻梁吧
谈起三国时期蜀汉大将魏延,在大众心中的印象经历了多次变化。一开始,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魏延天生反骨,诸葛亮遗计诛魏延,大快人心。
而近年来随着大家对历史的了解加深,明白了魏延并无反心,其被杀更多是因为与杨仪争权。甚至有人为魏延翻案,说什么魏延不死蜀汉不亡。
对此,我个人的观点是,魏延虽无反心,但他死的一点都不冤!魏延不会投降曹魏,但为了蜀汉的大局,杀他是绝对正确的!
魏延这个人,对蜀汉政权是有感情的。《三国演义》中为了表现魏延反复无常,让他在关羽打长沙时作为长沙太守韩玄的部将登场,杀了韩玄献长沙城与刘备。其行为和黄忠忠义两全形成鲜明对比,诸葛亮因此就想杀了这个小人。
而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事。正史中魏延与关羽战长沙没什么关系。他投奔刘备的具体时间不明,只知道入蜀夺益州时魏延有参与。更关键的是,当刘备成功击退曹操大军,自立为汉中王后,将汉中太守的重任交给了他。
要知道,当时蜀汉上下都认为此职位非战功赫赫又与刘备亲如兄弟的张飞不能胜任。这样的破格提拔,说明魏延的军事才能与忠诚程度都让刘备对其非常认可。
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也并没有任何对魏延不满的表现。准备北伐时,给魏延的第一个重要职务就是丞相司马。这是直属于诸葛亮的佐官,说明诸葛亮也将其视为亲信。
而魏延也没有辜负信任,在五次北伐和抵抗曹真伐蜀时屡建奇功,官拜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获封南郑侯。魏延和车骑将军刘琰不和,诸葛亮还为魏延责备刘琰,刘因此向魏延写信致歉。这样的待遇,几人可以获得?
历史记载诸葛亮与魏延的唯一一次分歧,就是子午谷奇谋。当时魏延建议自己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小路直取长安,诸葛亮认为此计太险,不予采纳。这也是对事不对人,不说明二人有什么矛盾。
自己官高爵显,上司无比信任,这种情况下魏延又怎么会想到反叛呢?所以,如果有人说魏延料到自己会被冤杀,那真的莫名其妙了。而即使是在诸葛亮死后,魏延也料不到自己会身首异处。
魏延的惨剧源于自己和杨仪的纷争。
当时丞相参军杨仪也是诸葛亮的亲信,与魏延谁也不服谁,势成水火。诸葛亮在时尚可调解,一旦诸葛丞相撒手人寰,矛盾一触即发。
第五次北伐途中,诸葛亮病故。临终之前交代杨仪、费祎、姜维等人退兵,并让魏延断后。或许知道魏延桀骜不驯,诸葛亮表示如果魏延不听令,也不需要管他,自然撤军就行。可见即使魏延不听命,诸葛亮也没准备杀他。
但是,等到诸葛亮真去世了,局面就不似他想象那样了。
魏延觉得自己有能力打赢这场战争,不能因一人废大业,于是坚决反对撤军。他赶在杨仪大军之前阻断归路,双方还都向后主刘禅上书控诉对方反叛,最终发生了火并。
杨仪方因为有诸葛亮遗命在,所以魏延方的将士一哄而散,魏延只能与儿子及少数亲信逃往汉中。马岱追上残兵,将其斩杀。
根据《三国志》的描写,魏延本意不是反叛投魏,仅仅是为了杀杨仪。而《魏略》则是另一套说法,认为是杨仪诬告魏延谋反,先攻击魏延,魏延并未与之交战,只是一味逃走,最后惨遭横死。二者统一的观点就是,魏延没有反叛之心。
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对蜀汉,魏延还是忠心的,从来没想过反叛。他一直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而杨仪才是卑鄙小人,坏国家大事。
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最后魏延是战还是逃,他都是本着为国除奸或者保存实力再取中原的“好心”,在做最后的努力。因此,魏延想不到自己会被冤杀这种事,当然不可能投降曹魏了!
但是,为什么说魏延死得不冤呢?因为他毫无大局观!
北伐的主帅是诸葛亮,现在主帅病故,退兵难道不是唯一选择吗?诸葛亮在时尚且不能成功,何况现在主帅已故,军心涣散。这个时候还想着去打仗,说什么不能为一人废大业,岂不是异想天开?
且不说已经有诸葛亮的遗命在,就算没有或者魏延不认可那是诸葛亮的真实意思,杨仪、费祎、姜维、王平、马岱等一众高级将领全都决定退兵,这就说明是大家的主流意见。在这时候,就算你魏延有不同意见,从大局出发也应该搁置争议,回朝再说。
甚至在魏延杨仪互告谋反时,朝中重臣蒋琬、董允也站在杨仪这边,这就很说明问题了。直接带兵攻打自己的同僚,这种行为就算没有反叛之心,实际也与反叛无异!
就算事实是《魏略》说的那样,魏延没有攻击杨仪,而是杨仪恶人先告状,那也是魏延没有及时归队导致的,同样可以视为反叛。
并且,杨仪要诬告魏延容易,获得其他一众文武官员的支持却难。能让大家一起“诬告”你,说明你在军队内部是个多么不安定的因素。
故而说魏延死得一点都不冤。在诸葛亮病逝,军中群龙无首的关键时刻,有人祸乱军心,那唯一的做法就是除掉。魏延怨不得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