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的错
没有控制好植株高度,没有把握好茎秆质量,使得产量比较不少小区植株长高了、植株倒伏了……这些不仅影响了机械收获效果和进度,同时这样的材料也很难成为好品种,特别是当这一类材料放眼可见时,说明我们的选择标准出了问题,这就是我的错!
我搞小麦育种41年,用进口“洋货”小区收割机有39年之久,但从今年开始,进口“洋货”收割机我用不成了,于是就得琢磨弄一台“国产”了。
今年小麦收获前,在臧书江老师的推荐下,我们购买了河南新乡卫辉生产的“鑫科”牌小区收割机。
“国产货”肯定不能和“洋货”相比!这我心里清楚、也有思想准备。
但通过对“国产货”的利用我们发现,“国产货”也没比“洋货”差多少,最关键的是我们买得起!另外就是我们要求的“清理干净”“国产货”能够做到,且不难!只是要多花几分钟的时间就行了!
当我们明白我们是在干嘛和要干嘛时,当很多该简单的东西直接将其做到简单时,当我们团队成员都是“多面手儿”时……给我感觉,“国产货”与“洋货”的差距还会再缩小一些。
当然,有些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就譬如就像我们朋友“上善若水”说的:“国货”割台偏短,茎秆高的穗子容易掉下来;以及在收割过程中出现的由于秸秆高,增大了喂入压力,导致了更多谷物在割台内谷物喂入口外堆积,造成了割台内出现比正常小区多的籽粒等;再譬如,机械没有抚禾器,特别是割台不能像“洋货”一样落到贴近地皮时,当遇到倒伏的小区收获就变得费劲、籽粒损失也加大了一些等。
当新收割机用的相对熟练一点后,当一些现象我们明白或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儿后,我在和我们搭档一起讨论分析这上述那些问题时,我们共同觉得,收割机没有太要命的问题,“能用”的基本要求已经实现或超出,剩余的问题有我们自己的问题,特别是品种的问题,譬如茎秆过高、倒伏等!而这些问题,的确就是育种家的错……
讨论时,我就表示,我们要在选择上调整,不利于机械化收割的类型就不是好品种类型,就不该出现在我们产量比较试验中!
品种,有适宜的高度很重要!它不仅适合机械化收割,同时也体现着安全和集约,体现着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协调。当人们敢将高粱和向日葵等高杆作物植株高度也降到一米左右、而产量也不低时,说明我们的认知还存在想象的嫌疑。
当然,任何作物的种植高度我们也不主张一个劲儿的降、一个劲儿的矮,适宜就是最好——适合机械化收割,生产过程中体现着高产、安全、集约才是标准。
原来我们一直用“洋货”,加上“洋货”相对的好使一些,在收割高杆和倒伏小区时不太费劲、也没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这样我们也就缺少了琢磨或没必要去琢磨。人啊,谁都一样,或许,适当的遭一些罪、受一些治等,更会逼迫着人自觉的“思变”、自觉的琢磨该如何去变,并将这种“变”变成“立竿见影”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