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火车站前两个石狮子:漂泊者的广场不是你的家。
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
感谢点击上面篮字,关注文史公众号老羊铲史。
1.
2017年2月6日,金正男在马拉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遇刺身亡。
金老大被刺,立刻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媒体热炒作这条消息,在介绍马拉西亚这个国家的历史时,有这样一句话,大意是:
日本人占领这个国家两年多,街上的建筑还有很明显的日本人留下的痕迹,国民的生活习惯也同样有日本人的影响。
1942年2月15日,日军占领马拉西亚,到日本投降,应该是正好三年半。
七十五年的时间过去了,三年半的遗迹和影响犹在。
不由得又让人想起日军占领承德。
1933年3月4日,日军先头部队——128个骑兵兵不血刃占领承德,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军对承德的践踏长达12年半。
日本人在承德的痕迹随处可见。
其中,现在承德火车站前每天迎来送往的这两个石狮子,
就是当年日本人给捣鼓过来的。
几十年来,风吹雨淋行人毁,现在两个狮子伤痕累累。
漂泊者的火车站广场,那不是你的家。
2.
1893年,俄国蒙古学者波茨德涅耶夫和俄国旅行家阿.德.普提亚塔将军来承德,拍摄了很多照片,被称为首开拍摄承德的人。
当时,承德还没有火车站,
两个人见到这两个石狮子,还在他原本应该在的地方——热河考棚。
考棚,是清朝时进行府试、乡试的考场。
清朝重视教育,在清朝的机构设置中,考棚是和庙坛、府衙、军营等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场所。
也就是说,学校(考试场所)是和政府办公大楼一样重要,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唐赞衮写的《台阳见闻录》里就有这样的记载:
光绪十一年,台湾改设行省,省城初建,然于荒烟蔓草之间,建造城郭,又系省会,凡有关祀典之坛庙、文武大小官员之署衙、试事之考棚、兵勇之营房,缺一不可。
承德本无城。
避暑山庄修建以后,这里的居民才陆陆续续的多了起来。
乾隆四十四年五月,乾隆皇帝说:热河自皇祖建立山庄以来,迄今已经六十余年,户户日滋,耕桑益辟,俨然一大都会。
礼乐百年而后兴,此正其时。
他在此前,就多次降旨,关心承德的文化教育事业。
乾隆四十一年十月,礼部议准热河建立学宫事宜。
报告中说:“从前承德州学额取进文童六名,武童四名,其时只有喀喇河屯二处童生应试,今七厅地广人多,较前已增数倍,自应变通加额。
因为考生太少,此前承德的考生都要密云的通州参加考试,非常不方便。
“将来人数日增,应否于热河地方添建考棚之处,再行请旨”。
这是第一次提出在承德建立考场的事。
3.
说做就做,绝对不磨叽。
到底是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上一些项目也非常容易。
钦定热河志记载:
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由直隶总督周元礼奏准,派刘浩负责监修热河考棚。
这是提出这件事的第二年。
承德老人尹忠写热河考棚时这样说:
热河考棚位于原承德府衙门西侧,建筑位于西大街御路路北,头道牌楼下劳家胡同西侧。
考棚是坐北朝南毗邻避暑山庄的一组建筑,院舍分四层,除了考场外,还有听事房、官房,有龙门、影壁墙、五脊六兽。
特别提到:墙前两旁有一对石狮子。
清末废除科举后,考棚院舍作了热河中学堂的校舍,民国时期为三年制热河省立中学。
伪满时期,1938年,改为热河省立承德国民高等学校,为四年制的商科学校。
于是,这两对石狮子的厄运来了。
4.
承德国民高等学校隶属于伪热河省文教科,它的毕业生可以升入伪满洲国的高等学校,如“建国大学”、“军官学校”、“吉林高师”等。
现在看来,相当于初高中连读。
学校从改制到解放共八年时间,在学校领导层,中国人任正职,日本人任副职,包括副校长什么的,但事实上,学校事务还是副职说了算。
内蒙古宁城人沙万川当时在这里上学,据他回忆,学校第一任副校长叫山口正男,第二任川添正仁,第三任川岛清,曾经在中国留学三年,第四任小林XX。
1941年,学校扩大操场和校园,令学生在后面开山取土垫操场,并拆掉影壁。
这样,这两个石狮子就直接暴露在大家的眼前了。
于是,就有人打上了考棚前面的石狮子的主意。
5.
回到承德火车站。
在白寿彝写的《中国交通史》里,专门写到了“日人经营之南满铁路、俄人经营之中东铁路......,自光绪年间,以至九一八事变,中东路与南满路极端表示两国在东三省之各方的斗争”。
1933年,日军占领热河后,由日伪“满洲铁路局”负责设计、施工,于1936年修通锦州到承德的铁路——锦承线,两年后,京承线修通。
承德站开通时为特三等甲级站,占地23万平方米,站前广场一万平米,旅客站台二座。
广场修的挺大、挺气派,可日本站长总看总觉得缺点儿啥。
承德摄影家、在铁路工作的杨利民对我说,当时铁路站的日本站长和承德国民高等学校的日本副校长个人关系不错。
一天晚上,俩人在学校喝酒,当时学校已经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每天要几次铃声督促学生上操、集合、训练。
学校的铃声不是很讲究,估计不知道是一个破铁片子破锣什么的,反正是不好听,显着不严肃。
日本站长就说,我给你一个火车机车上的铜铃,声音洪亮,作为学生活动的信号,你把学校门前的两个石狮子给我,我放在车站前面。
日本副校长就同意了。
这是1941年的夏天。
6.
那一年,尹忠老人16岁。
他目睹了运狮子的全过程。
1941年5月下旬, 日本人修完承德火车站后,决定将石狮子搬运到火车站去。据称是承德最大的两尊石 狮子,因为石狮子体积庞大,又太重,搬运者采取了在石狮子下面加滚木,用撬棍一点点撬动的办法。
后来有人提议,用了两根铁轨铺在前面,然后加滚木。
起运当天,很多人来看,二三十人齐喊着口号,在大街上费力地挪动着两尊巨大的石狮子,一时间,“狮子游街”成为承德街头一景。
大约挪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将两尊石狮子“请”到了承德火车站。
过承德大桥时,还险些把桥压断。
7.
细想历史,常常让人慨叹。
一段日本人占领的历史,
使两只两百四十多岁的石狮子,
守护者不到八十岁的火车站,而且还会一直守护下去。
由于地域管辖的原因,全国所有的火车站都是这个城市最为复杂的地方。
无论是来往的人员成分、还是广场的卫生环境、车辆停放,都是最难管理的。
也是老大难了。
所以,在这个纷乱的地方呆了这几十年,两个狮子已经是满目疮痍,浑身是伤。
看着让人心痛。
1948年,承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构筑工事,把热河考棚房屋拆毁,砍倒树木,使这个历经170多年的一组文化古建筑遭到彻底破坏。
随后,随着城市的改造,热河考棚消失殆尽,只存留在文字当中了。
火车站广场上的那两个石狮子,如飘零的浮萍。
彻底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