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好似一条弹簧圈

太极拳练功札记

一江水白

杂感——

想起来当年姚明初入火箭队的时候,身高臂长,只是身体不够强壮,挤不进去,就是挤进去了也因为力量不够,跳不起来,步子也活不起来,所以NBA初期他很少能在篮下发挥身高的作用。第二年,他的体格明显强壮了起来,身板子厚实了,篮下的小步伐小动作越来越多。NBA自有他们一套完整系统地身体训练手段,加上科学地饮食,培养一个运动员的体质体能速度非常之快,令人惊讶。

习练太极拳难就难在没有建立一个详细的系统化的训练体系,各是各着,众说纷纭,优劣难断。尤其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动不动就说要无为而治,大道至简,把基础训练当作是繁琐而加以鄙夷甚至唾弃。假如你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怎么去细磨耐研呢?

形意大家薛颠在编纂《形意拳术讲义》到最后,又着重说了,形意拳的辅助功法是“少林易筋经”,并做了详细解说,图文并茂。

君可知“太极十年不出门”的含义?这十年在干嘛?人家躲在家里刻苦练功呢!你抬眼瞅瞅,哪一项运动不是从小就开始练的,历经多少个冬寒夏暑,吃尽了多少苦头。难不成就咱们这个太极拳站在那里想想放松就能成功啦?真是异想天开。

您不妨再仔细读读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里面讲了一个“披身捶”,真正练到家的话必须是肩在膝下,离地只有七寸。这是什么功夫?反正咱是练不了。

还有一个“翻身二起脚”,是从“栽捶”一下子向后上翻腾而起,在空中连击两脚。这个俺也肯定练不了。

陈鑫在书中一再说到太极拳是外操柔软,内持坚刚,是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1.、虚拟中心线——两臂相合时,要合到鼻准与肚脐这一条虚拟出来的中心线上,此时会意象出一个“十字交叉”状的感觉来,这时整个身躯也就自然合上劲了,此时两腿的虚实转换才会稳当。

这条虚拟中心线初始是在胸腹前面的空间里,而后逐渐把它收回到身体里来,与脊骨重合。此时就可以把它虚化掉了(或者可说是藏在了脊骨里),也就是忽进忽出,忽有忽无,是飘忽不定的,随着拳势的变化而变化。

2、十字手变化的奥妙——两手臂由十字手开始变化时,意劲是从手指骨节开始,顺手臂骨骨节缝往肩骨节缝里走,走到胸腔腰隙,最后在脊骨缝里缠转。

每一节相连的骨节缝其意劲都是相开相合的,就好像一头要向里挤一头又欲向外撑或是一头欲走另一头又欲留,一挤一撑或是欲走还留的意劲即为开合,即是“棚”,正所谓“棚劲不丢”。也就是说无论拳势如何变化,这个棚劲都是有的,这也就是过去老拳师们常说的“太极拳就是棚劲拳,其它所有的劲都是由棚劲的变化而来。”

手臂骨上意劲向回走,脚腿骨节上的意劲也是同时往回走,都走到腰隙里即丹田,此为“合丹田”,再由丹田顺脊骨开到四肢根节,此为“开丹田”。整个完整的开合运转即是拳语说的“由外导内,由内导外,内外相合”。

比如杨式拳里的“十字手”转“抱虎归山”这个变招时,两手臂外表看起来有个瞬间的交叉合劲,但此劲并不是两手臂交叉出来合劲,而是由两手指节顺胳膊臂骨节缝往身上走,总体感觉就是手往外走,而意劲是顺骨节缝向回走的。

还有“玉女穿梭”的变招,还有由“退步跨虎”至“十字摆脚”之间的变招,当这些意劲走好了,对“八卦掌”的穿掌走圈也能知晓个大概。譬如,当有人从后面搂抱你的腰,你立即走一个八卦掌似的穿掌走步,穿掌时两手臂意劲向身内走,即可解开对方的搂抱;如果你走的意劲极速,对方甚至都来不及撒手,会伤及手腕。【不过前提条件是你的内劲(不是本力)要大于或是等同对方才可。】

3、平常行功窍要之一:鼻翼两侧有个迎香穴,再往上去大约鼻梁中间部位的深处还有一个内迎香穴,意象一变,像是鱼的鼻子,在鱼头骨上左右两个小孔,行功时就像鱼儿似的吸气(用意似吸非吸)。

稍用功后,鼻根玄关处好像挺了起来,意气(清气)由此后部深处渗入颅内,到达脊柱颈椎顶端,再由此顺脊下行。

【清气顺颈椎骨节下行的基础在于颈椎骨的正确运行,脊柱好似一条弹簧圈,由第一颈椎骨下行压缩时注意椎骨不可随意弯曲,而是中气灌注,保持原有形态即能保持中正,一节一节的压缩着下行,就像压缩弹簧似的小心翼翼地不要让弹簧压崩了或是压折了或是压偏转了。

压缩到颈大椎骨节时,这一关比较难通过。这一关过了,胸椎各骨节就好打通了,而后用意把尾骨尖向后上微微卷提起来,再收缩臀肌,接住下行的劲意,整条脊椎骨就可以完整地运行了。】

【简单讲,就是在压缩颈椎骨节时,小心用意控制不要改变它原有的形态,也就是说要按照它原有的轨迹行走即运行。这也是锻炼颈椎最正确的方法。】

4、背后两条交叉轴(左胯至右肩、右胯至左肩)得练出来。比如,向右后方甩右臂,右臂向上起的时候,意劲从左胯到右肩;右臂向后侧方落的时候,意劲顺原路返回即从右肩再返回到左胯。运功时久,会发现右臂的一起一落,在前腹胸至后背胯上就走了一个斜圈(扁扁的),起、落都可发力。

5、背阔肌(携带着斜方肌下部)好似从后背肋骨上腾起来一片空隙,竖脊肌、肋骨、脊骨等好似与背阔肌分离。

背阔肌与胳膊连接处的外侧肌筋(肩胛内肌、冈下肌、小圆肌)随之腾起来,顺肱骨外侧至尺骨外侧到达小手指节,即心经与小肠经的大致路径。

背阔肌肌腱则连接在大臂肱骨头上端内侧小结节处,与大圆肌即三角肌前束合力拧转,大臂肱骨则能内旋走一个逆缠。如果再加上喙肱肌、肱肌以及肱桡肌,则能与肱骨外侧的肌筋(肱三头肌)合裹着拧旋肘节至小臂手。胳膊的螺旋缠丝劲就开始出来了。

6、身体不仅左右分两瓣,还得前后分两瓣——心意从坐骨结节由下而上切进去,好似把尾骨与胯轴给切隔开来;再顺尾骨内壁顺腰脊腰肌内壁继续往上切;再切入肋骨壁里,一直切到两肩胛骨与锁骨夹缝上端。【切到后背肋骨时,关键处在于后背肋骨两侧被纵向撕断开。意从胸十二肋骨里侧进入,而后向上把两侧后肋骨一一断开。】

此心意用功犹如破竹。

这也是在习练身躯主干的“肌肉离骨”之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