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事业单位考试中,必然性推理的假言命题,是不少同学觉得比较难的一部分,其中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是常用到的一个解题方法。而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相较于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更加复杂,很多同学在刚开始接触时可能会被理论知识“绕晕”——“否前不能否后,否后推否前……”,容易记混或者根本记不住。下面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梳理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希望大家能够理清思路,在之后做题时遇到相关题目能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主要涉及哪几点,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结合一个例子说明。
例1.已知“如果你是合肥人,那么你一定是安徽人”为真,以下哪项也必定为真:
A.如果你不是合肥人,那么你一定不是安徽人
B.如果你是安徽人,那么你一定是合肥人
C.如果你不是安徽人,那么你一定不是合肥人
【答案】C。解析:根据联结词“如果……那么”可以判断是前推后,题干可以写成p=>q的形式,这叫肯前推肯后。A.如果你不是合肥人,但是你是马鞍山人、芜湖人或者安徽其他地市的人,仍然能推出你是安徽人,所以根据“你不是合肥人”,不能确定推出“你一定不是安徽人”这叫“否前不能否后”。B.如果你是安徽人,你有可能是淮南、蚌埠、六安等地市的人,也不能确定推出“你一定是合肥人”,这叫“肯后不能肯前”。C.如果你不是安徽人,因为合肥属于安徽,故而能推出“你一定不是合肥人”,这叫“否后推否前”。排除A、B,故本题选C。
根据例1,我们将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总结如下:肯前推肯后;否前不能否后;肯后不能肯前;否后推否前。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解题呢,下面再根据一道例题看看具体应用。
例2.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我们终将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只有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拥有牢固的政治基础。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的是:
A.如果实行依法治国,我们就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B.如果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我们的事业就能拥有牢固的政治基础
C.如果不实行依法治国,我们终将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D.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就不能实行依法治国
【答案】C。解析:第一句根据“只有……才”判断出是后推前,杜绝腐败→依法治国;第二句根据“如果……将”判断出是前推后,不能杜绝腐败→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第三句根据“只有……才”判断出是后推前,拥有牢固的政治基础→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根据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否后推否前”,第一句等价于“不依法治国→不能杜绝腐败”,第三句等价于“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政治基础不牢固”,三句话构成连锁推理:不依法治国→不能杜绝腐败→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政治基础不牢固。
A.依法治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否前不能否后,排除A;
B.杜绝腐败→政治基础牢固,否前不能否后,排除B;
C.不依法治国→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根据连锁推理,结合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肯前推肯后”,C正确;
D.不能杜绝腐败→不依法治国,肯后不能肯前,排除D,故本题选C。
希望大家结合例1,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进行记忆,这样就不会觉得“晕”,也能记得更牢。另外,在遇到假言命题的题目时,首先要根据联结词找准题干中存在的推出关系,其次要看清楚问法,最后再分析选项,如果选项也是假言命题的形式,利用联结词写出推出关系,再判断每个选项是否符合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筛选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