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哥说险”→ 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赌王去世后,大家都在猜测他5000亿家产到底怎么分。前段时间传来新消息,赌王大房的小女儿何超雄正式向法院提交了遗产分配的认证申请。意思是,任何一方想要处理赌王遗产,必须先通知她才行。在二房已经拿走大量资料的情况下,何超雄这次申请,相当于架空二房的掌控权,争产大战一触即发。赌王家族的争产闹剧,大家看多了。我更想从内陆法律角度聊聊遗产继承的话题,普通人没有赌王那5000亿资产,但狗血剧情一点也不少。
我想大多数人的想法肯定是:能,毕竟是独生子女。
事实上还真不一定,可能就被七大姑八大姨拿走了!看案例:
按照《继承法》,父母、配偶、子女都是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权相同,继承比例平分。小丽父母去世时,第一顺位继承人只有小丽和奶奶,所以两人各50%。如果奶奶不放弃这份遗产,等她去世后,遗产就会分给小丽的姑姑伯伯。这个案例并没有说小丽亲戚的态度,如果亲戚们都是敞亮人,自然不会来争。但人心隔肚皮,万一有人见钱眼开,撺掇着老人争遗产,那就很难讲了。从我们感觉上来说,为人子女,连基本的赡养义务都不尽,怎么还能让他继承遗产呢?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可现实是,连父母都不愿赡养的人,有多大的可能和你讲道理。很多赡养父母的,都是和父母同住,说不定还会被倒打一耙,说平时多花了父母的钱,实际上是啃老云云。不过,如此行之有效的方式,真正做得人却不多,原因在哪里呢?很多人不懂遗产如何继承,想当然觉得,我是独生子女,我爸妈的遗产理所应当全归我。这个真没办法,人所有行为都是认知的体现,不知道如何继承,从没想过这件事,真要遇到了手忙脚乱,那也只能认命。其次是文化问题,中国向来很忌讳死这件事。有的老一辈,买个保险都觉得不吉利,更别说让他们立遗嘱了,他肯定会来一句:你是不是咒我早点死啊。这个心情我能理解,谁也不想有事没事就谈论生啊死啊的问题,说多了确实影响心情,吃吃喝喝看看剧它不香吗?可这事不是说你不想它就不存在。大家都是理性的人,不应该犯这种唯心主义的错误,不该当一只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还有些拖延症晚期患者,道理都懂,也不忌讳,就是一直拖着。就今天这篇文章,即使有5000个人看到,最后能不能有500个人着手做这件事,都得打一个问号。凡事赶早不赶晚,不仅仅适用于保险,也适用于遗嘱这些事。如果有做,希望大家在留言里给个反馈。遗产是身后事,别人来不来抢,我们不可能知道,也没办法保证,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事前安排,把风险降到最低。提前安排,每个人领多少遗产,都是财产所有人说了算,完全体现被继承人的生前意志;如果啥都不做,遗产最后流到了谁的口袋,那就很难说了。
删除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
增加打印、录像等新遗嘱形式;
有了遗嘱,也并不是百分百没有问题。
比如重组家庭,家长立遗嘱时给每个孩子都留有遗产,但执行过程中,孩子并不知道家里有多少钱,如果财产被大量转移,孩子的权益依旧会受损。
通过指定受益人,出险后直接找保险公司理赔,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清楚明白。其他人很难侵吞。关哥写过一个案例,一个富豪,通过保险给私生子留了1000万。(这事只能从专业上来看,牵涉道德问题,确实就讲不清了。)当然,保险也有劣势,必须把钱换成保单,才能实现定向传承。其他资产,保险无能为力。最好的方式是:遗嘱做整体安排,比较弱势的,再用保单托底。万一遗嘱执行出现问题,起码还有一张保单在。信托能做到遗嘱和保险的结合,但对普通人来说可行性不高。一是,国内信托发展并不成熟,很难找到可信赖的专业机构;二是,信托门槛很高,最起码几千万起;收费也贵,比如香港,一份信托方案就要2万美金,一般家庭确实负担不起。虽然普通人没有豪门的亿万家产,但遗产纠纷也一点不少。而且普通人往往没有遗产意识,本来很好解决的小问题,最后都闹得家人反目,对簿公堂。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用各种工具为家人和自己筑一道财务防线。只有做了最坏的打算,才能有最安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