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买衣服,一年到头都有福—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3)
【家教智慧 第362期】
二十五,买衣服,一年到头都有福
“过新年,穿新衣,一年到头有福气。新衣新衣啥时买,腊月廿五赶集去。要问为啥这天买?这天最是捂福时。”
小时候,一进腊月年,这首新衣歌就会在我家乡的孩子们中间传唱。
过年穿新衣是我国人民的古老习俗。在宋朝,《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记载,宋朝时期,经济繁荣,人民富庶,市民之风繁盛,每到新年这一天,大家都穿得干干净净的,到处去逛。这种风俗一直延续下来。民国时候期的《平谷县志》也曾记载正月初一“卑幼盛装饰,拜尊长为寿”。
过年穿新衣是我国春节的一个必有项目,而且有穿新衣可以祈福、辟邪等内涵,同时“新”当然也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不管是穷是富,到新年的时候,人们都会给自家的大人孩子穿上新衣服。这和舞龙、舞狮、敲锣打鼓、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一样,是节日喜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多姿多彩的春节新衣,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烈、更加美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非常艰苦,家家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人人都要节衣缩食。特别中衣服,平日里是没有新衣穿的,每个人的衣服都是破了补,补了破,补丁摞补丁是在寻常不过了。小孩子的衣服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只穿到再也没法补了还要剪下好一点的布块留作补丁,其余的还做成纳鞋底用的“衬板”。
但是,不管家中再困难,过年时,每家也会为孩子至少置办一件新衣服。不过,过去置新衣服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到集市上去买现成的,都是家长亲自手工制作。好一点的家庭到集上扯上几尺“洋布”,那是高级的不能再高级了!一般家庭是用自家织得“粗布”。我小时候家庭比较穷,很少能穿上“洋布”衣服,直到1983年初中毕业,都还穿着粗布衣服。那时,我们班里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同学穿粗布衣服了!
歌谣里为什么说新衣服要在二十五,一是因为家长比较忙,衣服做不出来;二主要是因为,早了怕孩子穿脏了。你想,孩子哪个不爱穿新衣服?只要穿到身上,就不愿脱下来了,如果早了,到“年”就脏了,衣服就不“新”了;那为什么不到除夕那天再穿呢?你想啊,随着离“年”越来越近,别家的孩子都穿上新衣服了,自家孩子如果一直不穿,就会有人操心啦:见到孩子就会问“过年了,你妈没给你做身新衣服?”见到大人就会劝:“过年了,无论如何也要给孩子做身新衣服啊!”如此,家长面子上不好看不说,孩子心理上也承受不了!因此,一般到了二十五,孩子就都会穿上新衣服了!这个时间穿上,孩子再爱惜一点,到年衣服不用洗还是崭新的啊!我想,这可能是客观上“二十五、买衣服”的原因。当然,天长日久,形成了一种习俗,有人就给它添加了“文化元素”——二十五,倒过来就是“五、十、二”,俗话说,人有“五福”啊,一年十二个月都有福,吉祥啊!另外,“五”“捂”同音,新衣服,能“捂”住福气,“捂”住温暖,这天穿新衣好啊!当下,人们生活好了,不要说再穿补丁衣服,不少孩子都非名牌不穿了,什么时候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过年更是自不必说,那一定更要买!
但是,作为家长,我觉得,虽然给孩子买衣服不差钱,但却有必要给孩子忆苦思甜一下,一是让孩子了解一下过年的习俗,让孩子长长“见识”,将“过年”的传统传承下去;二是不论家庭条件多好,生活水平多高,节俭意识不能丢。新衣服,要买,但不要太奢侈!更不要与他人攀比,慕虚荣!一个人的衣服不是穿给他人看的,自已价值的大小不在于衣服的贵贱,而在于自己内涵的富寡。要让孩子明白,想让别人瞧得起,一要品德高,二要学习好,三要能力强,最关键得是要做一个对家庭、对他人、对学校、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