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温暖叫做“懂”

有一种温暖叫做“懂”

  1924年2月,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杨荫榆被段琪瑞政府召回北京,接替引退的许寿裳出任女师大校长一职,成为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杨荫榆接管女师大仅仅一年,1925年3月,女师大的进步学生们参加了孙中山的公祭,杨荫榆于是放言要严惩带头闹事的学生。这成了女师大风潮的导火线,随后学生与校方冲突加剧,最终导致了全校学生联名发起了“驱杨运动”。最终杨荫榆只能夹着铺盖回到苏州老家隐居。

  看看杨荫榆的简历吧。能在当时的最高学府担任第一行政要员想来也不会太浪得虚名。1907年考取了官费留学东京女子高等师范的资格,并在不足十分之一的毕业生中拿到了优质毕业生奖章,精通英语日语等多门外语;1918年又赴美留学,拿到了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只读了一半便被召回国内被委任为女师大校长。多年的留洋生涯本应该打造了她开放大度的治学风范和高人一等的管理模式的。但是在女师大的一年之中,她不仅被自己的学生禁止入校,甚至被举国声讨,极是狼狈。

  1.活着丈夫的寡妇

  杨荫榆十七岁时就已经嫁做人妇了。只不过那段婚姻只维持了一夜的时间。

  按照中国旧习,父母早早地将其许配给同乡士绅蒋家的公子,毕竟中国几千年来都是这样嫁女的,讲究的就是一个门当户对。

  十七岁的杨荫榆也充满了新嫁娘的喜悦和惶恐,只是让她大感惊诧的是当新郎揭开盖头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小山一样强壮的傻汉子,一脸痴呆相,嘴角还流着口水。

  天还没亮杨荫榆就趁丈夫睡着的时候偷偷跑回娘家。那个时候离婚还是个新鲜词,休妻又让蒋家感到颜面尽失,回婆家去更是杨荫榆宁死不肯的事情。于是这个只做了一夜的新娘就这样莫名其妙成了寡妇。

  婚姻的伤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致命的,从她管理学校的方式、反对男女学生接触,甚至反对孙中山的所谓“共产共妻”等等细节中不难看出她对男女之事的敏感多疑甚至是杯弓蛇影的谈虎色变。

  回到乡下的杨荫榆几乎已经崩溃了,她整天除了看书就是围着院子里的老槐树打转,嘴里不停的念叨着一些谁都听不懂的句子,看表情,是恶恨恨地咒骂。

  待情绪稍稍平定之后,她还是决定办教育。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在苏州小新桥巷办了一所学校,取名“二乐女子学习社”,但是二乐女子学习社只办了一期就无以为继了,原因是资金不够。她四处游说,但没有人施以援手。

  婚姻失败的中国第一位女校校长终于也被事业抛弃了,甚至被这个世界无情地抛弃了。

  2.有一种温暖叫“懂”

  万念俱灰的杨荫榆在苏州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国事家事天下事俱不关心。但是那颗敏感的心还无法从“寡妇主义”的阴影下走出来,报刊杂志上但凡有关于女师大风潮的文字她都会细细剪裁下来反复地看,然后在本子上记录下“这里偏颇,那里失实”等等句子,也许冥冥之中她也在等待一个遥不可及的解释的机会吧。

  就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她突然读到了一本《民国演义》,其中关于女师大风潮的评述让她眼前一亮。书中关于这段历史,作者叙述得体文笔精妙,评说更是中肯客观,与时下盛传的评说相去甚远,隐隐有替自己辩解的味道,但其中一些细节略有失实,于是杨荫榆突然有了个念头,把那个时候的真实细节和自己的真实感觉讲给他听。于是她提笔给作者写了封信。

  作者名叫蔡东藩,杭州萧山人,比自己大七岁,十九岁便中了秀才,分发江西知县修补。期间多与官场人士交往,深知其中黑暗,于是以病告缺,回到萧山乡下以著书教学为生,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以章回小说的形式夹叙夹议地再现了上起秦皇,下至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史,被尊为“民国司马迁”,是中国现代著作最丰的历史演义作家。

  此时的蔡东潘正在为风起云涌的民国气象欣喜着也忧虑着。做为一个并未置身事内的旁观者和已经完成了1040回的两千多年历史小说的“整个历史的梳理者”,他对清末民初的改革和政变之中的种种事件找到了太多的前车之鉴和预述之言,但是苦于自己身处江南闭塞之地,对时局的细节缺少写作的具体素材。当他接到了杨荫榆的信并以第一主角的身份向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时欣喜若狂,立即回信。

  起初杨荫榆只是就女师大事件中的具体起因经过和细节与蔡东潘商榷,一是为了澄清自己被世人不断夸大的误解,二是找一个压抑多年的倾诉的对象,并对蔡东潘在此事件中替自己的辩白表示感谢。而蔡东潘一方面想通过她更多的丰富自己的写作,二是他不仅以旁观者的视角第一次提出了旧女性在新社会中的位置和思想进化的艰难,也第一个指出了以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派对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群体的苛责过甚。这是杨荫榆孤冷的心感到温暖,百口莫辩的她突然感到了希望和满足。

  杨荫榆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懂得自己的人。

  3. 何得贞意,夜仰天籁

  她书信不断,述说着自己的委屈、艰辛和失落。而蔡东潘也每信必回,在信中,官场失意的蔡东潘也向他提及自己的无奈和悲凉:《民国演义》上部付印发行之后,他零零散散地写出了下部的一些提纲和内容,其中一些以随笔和杂文的形式发在刊物上,其中涉及了不少民国当时的大事件并夹带了蔡东潘独到的见解。但是这难免得罪了当时还在的一此当事人,蔡东潘不止一次收到过夹着匕首的恐吓信,甚至自家的鸡鸭也经常莫名的被毒死,家人去集上买菜也会被无名被打。让这个“民国司马迁”痛苦不已,本想借这本书尽一介书生报国之心,无奈却弄得身心疲惫孤立无援。

  在信中他向杨荫榆讲述了自己的苦累。杨荫榆鼓励他,“若无君文,岂有我荫渝今日之白?君止笔事小,文墨失真,也可屈于君之退缩。此文者之刚责所在,不可懈矣。”

  一向孤军奋战只用一支笔就挑战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蔡东潘似乎也找到了一个知音。

  1933年2月,几本书,一付棋,衣衫草草的蔡东潘来到了苏州。贴身的口袋里除了几枚铜板就只有来来往往的几十封信。

  他在门前坐了四天,杨家人却阻止他进门。

  杨荫榆实在害怕和所有感情上纠缠不清的男人有任何的瓜葛。十七岁的隐痛让她终生难忘。

  蔡东潘坐在门前,摊开纸笔,“何得青心垂荷露,一度红尘一度灰”、“酒痕青衫望吴舟,再看东风送不回。”字字泣血,而楼上的杨荫榆也只是“但有心在,远放天外,何得贞意,夜仰天籁。”暗示蔡东潘若有心,便夜夜看星望月,便可银河横渡,心心相通。

  哪一个女人能不渴望爱人的肩膀呢?只是杨荫榆不敢爱啊。十七岁,永远是迈不过去的坎,也永远成为她拒绝爱情和男人的理由,不然女师大里也不会闹得举国皆知而自己也背着“寡妇治学”的名声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那几天里,蔡东潘向楼上看了多久?楼上半掩的纱窗后,是不是也有一双欲穿的眼,透过午后的阳光,盯着台阶上青布长衫的男子?花早就开好了,采花赏花的人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

  4. 知我者唯天一物,念君者只有东潘

  若是就此再无波澜,也许杨荫榆这个名字真的就只能存在于《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注释中了。

  中国第一才子钱钟书的夫人杨绛也是位知名作家,她在晚年的时候写过一篇《回忆我的姑母》的文章,人们这才知道,原来杨荫榆竟然还是杨绛的姑姑。

  于是这个被鲁迅打落下水的“落水狗”的后半生终于在一篇不算长的文章里留下了让人叹息的记录:

  1937年冬,苏州沦陷,日军进城后大肆烧杀,这让早年留学日本的杨荫榆震怒,自己印象里那个思想先进学术发达的国家怎么突然变得如此野蛮和凶残了呢?时不时有日本兵冲进家里来抢夺财物,杨荫榆实在忍不住了,竟然只身一人冲到日本领事馆讨说法。一个胆敢孤身面对刺刀的中国女人居然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而且言辞犀利,这让日方大惊失色。也许是为了避免发生进一步的民事冲突,也或许仅仅是被她的胆识震惊,日方居然同意归还她被抢走的财物,并派人送这个“站不稳却腰杆笔直”的老妇回去。从此她的家成了临时的避难所,普通的日本兵并不敢进来骚扰,邻居们怕日本兵挨户找“花姑娘”也经常躲到她家里去。

  1938年元旦这天,“两个日本兵不知用什么话哄她出门,路过一座小桥时,一个兵就向她开了一枪,另一个把她抛入河里。他们发现姑母还在动,就连发几枪,见河水泛红,才扬长而去。”

  那一年,杨荫榆53岁。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曾有信给杨绛,信中说,“荫渝先生在日寇陷苏州时骂敌遇害,但许多研究者只知道她在女师大事件中的作为,而不了解她晚年彪炳,这点是需要更正的。”

  蔡东潘得知消息后数月不食不眠,每天游走在山野林间,一路行一路诗,全是些悲天悯人的句子。从此他不闻世事,不著文字,甚至不会客见人,逢酒必醉,醉了就高歌而走,彻夜痛呼,“知我者唯天一物,念君者只有东潘。”如是七年,郁郁而终。

  这是个只有一面之缘的爱情,对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来说,似乎很难入得了民国众生相的笔记之中,特别是杨校长是个被“打入另册”的罪人,但是在民国那个思想和世态都太过动荡和摇摆的时代,能做到杨荫榆这般有错肯悔,大节不失,晚节彪炳的人,似乎也不多,正如杨绛在《回忆我的姑母》一文的最后所说:“如今她已作古人;提及她而骂她的人还不少,记得她而知道她的人已不多了。”

  更不要说她的爱情了。

《各界》201704

  人物小传:

  杨荫榆:(1884—1938)江苏无锡人,小名申官,于1907年和1918年两次赴日本及美国留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4年2月她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治校过程中因教育理念及独裁管理手段惹得师生共怒,导致了著名的"女师大风潮",最终被免职。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数度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1938年1月1日被日军杀害于盘门外吴门桥,时年54岁。次年安葬于苏州灵岩山绣谷公墓。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1890年中秀才。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无法同污于腐败官场,于1911年称病归里,以写作和教书为业。

  闲时幽愤时事,"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10年笔耕不辍,完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计1040回,述论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另撰有《西太后演义》,一生计留有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被誉为“民国司马迁”。

公众号:lc57574540

(0)

相关推荐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可怜铲史官!民国通俗演义大纲评注重章

    为往圣继绝学同名入驻一点资讯/天天快报,QQ公众平台敬请订阅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其实浮生如幻,许多豪杰当时徒勤汗马之劳,独据万里山河.自以为可以主宰一切了,其实在历史的长河 ...

  • 民国通俗演义大纲评注之宗义分,一切历史都是为当下做注脚

    为往圣继绝学同名入驻一点资讯/天天快报,QQ公众平台敬请订阅 自古至今,史论合一.著史者从来不是给读者讲个历史故事那么简单.而是往往夹带私货,在叙述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加入大量自己的观点. 而演义体的兴起 ...

  • 民国演义第71~80回

    民国演义第71~80回

  • 《民国演义》服饰摘录

    第三十七回 身穿玄青色贡缎绣着八团五彩花的礼衣,下系绣金洒花的大红裙,宫额齐眉,遍悬珠勒,后面披着粉红纱.

  • 元史演义(民国)蔡东藩

    元史演义 (民国)蔡东藩 自序 第一回 感白光孀姝成孕 劫红颜异儿得妻 第二回 拥众称尊创始立国 班师奏凯复庆生男 第三回 女丈夫执旗招叛众 小英雄逃难遇救星 第四回 追失马幸遇良朋 喜乘龙送归佳耦 ...

  • 心灵相守就是一种温暖(哲理美文)

    资 料:网络   编辑:夕阳QQ:1050184607 慢慢人生路,感情就是港湾,有爱心才暖.心是一条船,启航时把爱加满,累了时放下疲惫将心靠岸.无论心走到哪里,爱总在梦里边,心启航时装满超载的期盼, ...

  • 旧时光里,只留一种温暖的念想

    有几段生命的历程,有几许的旧时光,最后在流光的镌刻下,汇聚成一首经典名曲,永远萦绕在生命的芳菲处呢?夕阳下,抬眼望向慢慢褪却下去的落日,和落日最后的那片绚烂和绯红,突然间觉得夕阳也是无限的美好.在所有 ...

  • 朗诵 | 有一种温暖,见或不见,都会想念

    作者:梅江晴月 主播:体净 摄影:遇见琪跡 红尘忙碌,尘世繁杂,生活在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随心所欲. 有人说,时光珍贵,生命短暂,去爱你相爱的人,去见你想见的人.可现实,总是分身无术,疲于奔波的我们穿 ...

  • 每日一说:有人信你是一种温暖、一种幸福,需倍加爱惜

    每日一说:有人信你是一种温暖.一种幸福,需倍加爱惜 人贵在真,心贵在诚:友谊无语,珍藏心中:情在至诚,谊在永恒:情谊之长,重在真诚,贵在信任:真心,经得起考验:真情,经得起时间:人无信不交往,人守信情 ...

  • 有一种温暖,叫有人想你!

    有一种温暖,叫有人想你 文:网络 编辑:夕阳QQ:1050184607 这世上什么最冷漠?不是陌生人的眼神,也不是陌生城市的灯火,而是原本熟悉的你我,再也不相往来. 有一种冷漠,叫不再联系:有一种关系 ...

  • 有一种温暖,是见或不见,依然想你

    作者:昕月蓝殇 你曾说:爱一个人,甚至忘记了自己,多年以后才懂得,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这个冬天,愿你心里有暖,一个人也不会觉得寒冷. 坐在一个角落,想起了许多事情,也想起了你,有一种温暖,是见或 ...

  • 有一种温暖 叫有人想你

    在诗词中,思念无处不在, 人生寒凉,唯心温暖. 在平淡的生活中, 当你知道一个人正在思念着你时, 会不会觉得很温暖. 不 见 唐·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 ...

  • 有一种温暖,叫有人惦记

    什么是惦记你的人? 有一个人他会: 担心你会饿着,担心你会累着, 担心你会伤着,担心你会冻着, 担心你会有什么心事, 担心你遇到什么坎坷. 什么是惦记你的人? 那就是: 有一个人对你牵肠挂肚, 即便你 ...

  • 有一种温暖,见或不见,都会想念

    作者:梅江晴月 红尘忙碌,尘世繁杂,生活在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随心所欲. 有人说,时光珍贵,生命短暂,去爱你相爱的人,去见你想见的人.可现实,总是分身无术,疲于奔波的我们穿梭在工作和生活之中,约好的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