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说】天山路上有一座二战集中营?林肯路集中营探究
【沪说·第35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
“对日胜利日V-J Day”特刊
【本期提要】
本期沪说的话题是一座被遗忘的日军平民集中营。随着这些年研究深入,发掘的资料逐渐累积起来,日军在占领区,尤其是人员复杂的上海地区设立了多个集中营的事实也越来越多为人所知。但是林肯路集中营的存在却很少为人所知。而笔者关心它不仅因为它的建筑现在可能仍保存完好,而且距离我出生的地方也只有一箭之遥,被岁月的埋没似乎有点可惜。经过广泛查阅资料以及实地探寻,笔者试图让大家对于林肯路集中营,以及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设立的所谓“敌国人集团生活所”有所认知。
笔者怀疑为二战时期,日军设立的林肯路集中营旧址的天山路某小区(摄于2016年6月7日)
缘起
天山路(从延安路到哈密路段)早在一百年前就由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筑成。我出生在天山新村,五十年代开工修建的工人新村。从小,每天听人念叨最多的路名就是天山路。去年某天,想在天袁地访的沪说板块,写一些天山路早前的故事。
有些内容知道的人很多,例如,在租界时代,天山路叫林肯路,英文名Lincoln Avenue。西至罗别根路(哈密路),东到大西路(延安西路)。但搜索一番英文资料之后,却发现大量的资料表明,这里曾经有一座称为Lincoln Avenue Civilian Assembly Camp,直译就是林肯路平民...
集中营?
集中营是战争时期一国对于敌对国平民或军事人员的集中安置、关押乃至消灭的一种非常不人道的行为。二战期间,不仅德国的犹太人集中营臭名昭著,美国人的日本侨民集中营至今为人诟病,日本人也在太平洋战场设立过大大小小几十个集中营。
Greg Leck 书中收录的诸多日军在华集中营影像
当时,学历史,读历史二十多年的笔者竟然第一次知道上海还曾经有过集中营,于是又在中文资料里搜寻,才发现上海历史专家熊月之、苏智良在2015年前已经进行过较为细致的研究。
浦东集中营的印戳
原来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与英美宣战,公共租界沦陷,法租界也正式由维希傀儡政府转交给盟友日本,上海在淞沪战争之后的孤岛时期结束,那些反法西斯国家的侨民就成了“敌国人”,为了处理这些人,日本在租界外围的淞沪地区,先后设置了十几个专门的(如给神职人员或军事人员准备的集中营)或以及针对平民的集中营,如龙华、闸北、浦东、胶州路、大西路、林肯路等,关押者为除中国以及日占地区原籍人士之外(例如加入英美国籍的日本人)的交战国人员。
除此之外在中国境内扬州、北京丰台、山东潍县也有类似的集中营。在日语中它们被称为“敌国人集团生活所。”而中文语境则更多地称之为“盟国侨民集中营”。
直到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盟国才将所有日军设立的集中营关押者安置完毕,当然,许多人因为疾病和不良待遇,没有活着离开集中营。
因为时间过去太久,许多往事已经冲淡,所以要重现当年的集中营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不是被占用了,就是拆旧换新,索性无处可觅。把他们从历史尘埃中发掘出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那些“知名”的集中营
根据熊月之、苏智良的研究和一些英语文献,部分集中营的名称和位置比较确定。
这些关押盟国侨民集中营的命名一般根据属地。位于今上海中学百色路校区内的龙华集中营,即因位于龙华附近而命名。1984年的影片《太阳帝国》根据同名半自传体小说改编,其主人公就是关押在龙华集中营的一个英国小男孩。
1987年出品的《太阳帝国》剧照,图中这个小小男主人公的扮演者就是后来出演
黑暗骑士三部曲名噪一时,并参与《金陵十三钗》的Christian Bale
今华东师大中山北路校区内也有一个集中营,被称为闸北集中营。当然,今天的华师大中北校区属于普陀区,与老的闸北区也相隔甚远,但当时苏州河以北的华界被统称为闸北,称为闸北集中营也属正常。
闸北集中营的集会活动
在浦东陆家嘴一带也有一个浦东集中营,是根据烟草公司仓库改建。而林肯路集中营,也是因为设立在林肯路上而得名。
闸北、浦东、龙华正好位于上海租界的北、东、南三个方位。沪西则有多个集中营,其中安置非军事和神职人员的平民集中营有四所,在中文和日文语境下被编成沪西第一至第四集中营
上海中学主教学楼,龙门楼,曾为龙华集中营
略有分歧:四个沪西集中营
容易产生分歧的正是位于沪西的四个集中营。这四个集中营彼此距离虽不太远,也不太近,而且可能因为寻找的文献表述不同,在英文文献中没有发现以数字序号命名的集中营,而在中文文献中,却有沪西第一至第四集中营之说。
在两份已知的颇具实力的学术研究之间,熊月之和苏智良的结论其实也不尽相同(如果对细节不感兴趣可以愉快到跳跃到下一张图片的下方)。
熊月之《上海盟国侨民集中营论述》
沪西第一集中营,在愚园路 404 号,地丰路 8A 号、10 号(今乌鲁木齐北路),原为工部局西童学校,今为市西中学。共收容 877 人,其中英联邦 842人(英国821,澳大利亚20,南非 1人),加拿大2人,美国12人,比利时 8 人,荷兰 10 人,无国籍人士 3 人。
沪西第二集中营,在大西路63号、65号,今延安西路,原为军营,后一度为延安中学所在地。共收容456人,其中英联邦408人英国389,澳大利亚 11,巴勒斯坦 5,新西兰 3),加拿大 20 人,美国 19 人,荷兰 1 人,比利 5
沪西第三集中营,哥仑比亚乡村俱乐部,今上海动物园。从1943年 4 月 19 日起开始收容,开头三天收容了 38 人,以后陆续增加。到 1944年 9 月,共收容331 人,其中美国 17 人,比利时 4 人,英联邦 283 人,澳大利亚 15 人,新西兰 7 人,加拿大3人,荷兰 2人。此集中营以收容老人、体弱多病者、幼儿等为主。
沪西第四集中营,在大西路 301 号,今延安西路,原为隔离病房。共325人,其中美国17人,比利时3人,荷兰10人,英联邦282人,澳大利亚 7人,加拿大、南非各1人,新西兰4人。
根据中英文献对比,沪西第一集中营也就是愚园路集中营(Yu Yuen Rd Camp),第二集中营为Ash Camp(直译为阿什集中营),第三集中营为大西路/哥伦比亚俱乐部集中营(Great Western Rd/Columbian Country Club Camp),第四集中营无法对应——其中的问题在于,1)沪西第三集中营,所谓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在今番禺路,不是上海动物园,而且2)它的地址就是所谓沪西第四集中营的大西路301号,也就是说,熊月之的版本没有提出沪西第四集中营的可能地址。
令人遗憾的将错就错:
高尔夫球场怎么能当集中营?
而上海师大的李健、苏智良则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这项研究在2015年正式问世,也许是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献礼。但其研究成果则略有错上加错的感觉,
沪西第一集中营 汉壁礼西童公学 静 安 区,市 西 中 学, 愚园路404号
沪西第二集中营 驻军兵营,大西路63号、65号 长宁区,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延安西路601号
沪西第三集中营 虹桥高尔夫总会,虹桥路501号,长 宁 区,上 海 动 物园,虹桥路2381号
沪西第四集中营 美 国 哥 伦 比 亚 乡 村俱乐部长宁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延安西路1262号
李、苏给出地沪西第三集中营的现址,“将错就错地”将其原址改为上海动物园的原址虹桥高尔夫总会,而沪西第四集中营认为是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而上海动物园的前身虹桥高尔夫俱乐部建筑太少,也不集中,又无法形成封闭环境,是无法作为集中营使用的。在相应的英文文献中,也没有发现任何以这种空旷环境作为集中营的,很有理由怀疑,李、苏的这一部分论断是对于前人研究的”将错就错“,因此沪西第四集中营仍未有圆满的定论。
最新研究成果:
林肯路集中营的存在得到确认,但是...
沪西第四集中营或林肯集中营在各自的文献中均被注明,主要为安置其他集中营内的老弱病残,因此今天也不太可能有什么幸存者可以出来说些什么了。而且它几乎是所有在沪集中营中最晚建立的,原先老弱病残之类的敌对国侨民被日本当局放过,但自1944年6月开始,战事吃紧的日本人也把这些人投入了集中营。而且林肯路集中营还收纳了那些战后因为所在集中营关闭而被迫迁徙于此等待安置的侨民,因此也几乎是最晚关闭的集中营。
林肯路集中营在押人员的邮件(来自网络)
民国时期的浸礼会人士蔡苏娟在赴美之后,写下一本《暗室之后》的回忆录,其中记录了她的教友Mary Leaman被关押于林肯集中营的片段。而Mary Leaman的名字也确实出现在了林肯集中营的在押人员名单,以及沪西第四集中营在押人员的名单上(遗憾无法再找到),可知所言非虚,而且也似乎指出了两个地名实际属于一处。
正在笔者为撰写此文搜集资料时,无意中发现李健、苏智良在今年5月发表了日军在沪集中营研究的最新一版,其中列入了“林肯路集中营”及其他几个被忽略地集中营,并指明了其所在地为中山西路和天山路路口。但对建筑是否存续表示怀疑。
不过,原来沪西第一至第四集中营的条目仍与之前一致。笔者无从了解熊及李、苏的研究方式,也无意在本文中进行学术研究探讨,但对于这个研究结果表示怀疑。无论李健、苏智良的研究有没有最终将林肯路集中营与沪西第四集中营联系在一起,林肯路集中营的存在还是首次得到了国内学者的承认。
笔者曾经通过上海历史研究所网站上登出的上海各盟国侨民集中营的名单以及美国国家档案馆NARA的战俘及战俘营进行比较,很快就发现有一个叫Caroline Low的Camp Lincoln Avenue(林肯集中营)的平民战俘的名字及信息在沪西第四集中营的名单上出现,以及上面所说的Mary Leaman,其他美国籍在押人员也基本符合。当时,我就推断,林肯集中营就是沪西第四集中营。只可惜,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网站改版,链接找不到,而笔者当时保存下载文件的电脑也意外损坏。因此,这种关联性,本文无法证明。唯一的关联性还只有这一本书和这一张图了。
Greg Leck书中收录的一张桌布图片,上面外围一圈为平民集中营字样和时间点,中间为平民集中营的缩写CAC,正中间是西区第四,CAC上下是营名林肯路。可以推测林肯路集中营即是所谓沪西第四(平民)集中营。
一本重要的孤证
上文说的这张图片来自于一本几乎是日军在华集中营的巨著《Captives of Empire: The JapaneseInternment of Allied Civilians in China, 1941-1945》,作者Greg Leck还建了一个网站一边卖书一边分享一些研究,只是此书的价格让人难以企及。所幸笔者母校的分校购买了此书,而且无人问津。当时笔者正好闲来无事,于是就借来了这本重量约为三块板砖的大部头。
图中居右者即为作者(来自Global Times)
作者Greg Leck并非历史学家出身,但却因为这一本书而在这个领域占据了显要的位置,前两年他曾来上海演讲,原来他的父母当年曾在上海生活,也是他对这个艰深话题孜孜以求的根本动力。
打开这本书,作者提供了一张无法证明出处的地图,以及若干无法放大的模糊图片。根据图中指示,笔者在腾讯地图的卫星图相应位置发现建筑格局与七十多年前没有太大改变的一片小区,因此很有理由怀疑这里曾经是林肯路集中营。但因为这则老地图本身出处不详,也不能作为集中营就在此处的有力证据。
这张图显示林肯路集中营位于中山路与林肯路相交的东北角
在百度卫星地图上可以找到这个小区最近的俯视图,在黑圈中,除了左上和右下角的高层建筑,整个小区布局与上面林肯路集中营的布局无甚差别。
实地探访林肯路集中营的疑似旧址
去年夏天,笔者根据书中给出的地图,斗胆去该小区实地探访。这里位于天山路最东段,西边有中山西路和内环线相交,东面是轻轨和延安路高架,而这里却分外安静。而且这似乎是一处市区罕见的独门独户的小区,家家户户都有独立的院落,因此规划建设于建国以后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小区只有门牌号,没有小区名,加上每家门口几乎都有“光荣人家”的红条幅,不免让人联想这里应该有一定的特殊背景。
光荣人家有其特殊含义,不消细猜就可得知
在《Old Shanghai,A-Z》一书中记录了林肯集中营,并说这里曾是中国银行雇员的住所,在淞沪会战中被大肆破坏,随后为日军占领,1944年启用为林肯路集中营。
我很担心会遇到保安盘问,或者任何麻烦的事情,又不方便对人讲怀疑此地为集中营旧址这样听上去有些荒唐的话,所以还是手心攒着汗在小区里走了一圈。虽然鄙人在建筑方面并无造诣,但也能略微看出这里的小区可能建成年代颇久,而且当年此地为西郊,建成独门独户式相对合理,而如今这里深处闹市,寸土寸金,必然和天山路后来的那些新村一样,建成高密度住宅区。即便建筑可以翻新,但布局设计宛如当年。
Greg Leck 书中几张关于林肯路集中营的图片,左上角为在押人员所绘林肯集中营素描,右上角和左下角均为集中营的景象,右下角为集中营十号房的厨房
独立门户的小区,道路上没有人,笔者也不敢继续前进了
疑似为林肯路集中营的小区入口处,除了围墙之外,与集中营的老照片颇为相似。
尾声:生命的弹性
林肯路集中营是开办最晚的,持续时间最短的一个,主要也是关押年老病弱的人士,据Greg Leck的书中所载,1944年6月开营时,许多人是被担架抬来的,救护车送来的。可惜林肯路集中营的细节记录不多,但别的沪上日军集中营的生活场景却还算比较丰富。
林肯集中营的日本守卫与关押其中的孩童合影,即便魔鬼也有偶尔露出微笑的时刻
林肯路集中营中关押过最有名的一个人或许是英国生物学家苏柯仁,他曾在二十年代写下著名的《一个生物学家的中国笔记》对中国的博物学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上海的这些集中营与德国系统迫害犹太人的集中营不同,这是以关押交战国平民为目的,尽管剥夺了在押人员的部分人权,但是还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有限的活动自由。曾被关押于闸北集中营的Hennie Warinner在其《China: 1934-1947》回忆了她在闸北集中营(今华东师范大学文史楼一带)的日常生活。
当年的大夏大学群贤堂,后来的闸北集中营,现在华师大的优秀历史建筑,俗称文史楼,这些外国人在此被日本人关押多年,这一天是他们离开回家的日子。(来自virtual Shanghai)
Daily Routine Schedule of Chapei CAC
闸北集中营的日常生活
Getting up起床 7:30 AM
Breakfast早饭 8:30 AM
Roll Call 清点人数 9:00 AM
Cleaning of beds and rooms清理床铺房间 9:30 AM
Room inspection房间检查 10:30 AM
Fatigue 杂役 10:45 AM - 11:30 AM
Lunch 午餐 11:30 AM - 1:00 PM
Free time 自由活动 1:00 PM - 5:30 PM
Dinner 晚餐 5:30 PM - 7:00 PM
Evening roll call 晚间清点人数 8:00 PM
Lights out 熄灯 10:00 PM
当然,集中营的生活也绝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单调、枯燥、乏味,除了活动自由受限,我们所有人要经历的那些事,包括吃喝拉撒,学习工作,集中营里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便身处地狱,生活还是要继续。
1946年,最后一批战俘离开林肯路集中营,这些记忆随着他们回到了家乡。但家乡也并没有特别美好,战争的火焰还没熄灭,瓦砾没有清干净,重建还没有计划,法西斯的幽灵却又在蠢蠢欲动,一切都考验着生命的弹性
这是一位林肯路集中营战俘回家后所见的场景
完
*本文采用内容大多来自Greg Leck的著作,因书籍太重不便扫描,只能以手机拍摄取得,因图片文字变形造成的阅读不便,再次深表歉意。
附相关图片若干:
上海图书馆馆藏的一张题为《菲律宾乐师组慰问林肯路集中营》的照片
闸北集中营俘虏的日常饮食
龙华集中营里上课的学生
Ash Camp(沪西第二集中营)营内学校出具的同等学力证明
【沪说·钩沉】
【天袁地访·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