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邪》、《暴裂无声》、《清水里的刀子》

一、专访《中邪》导演马凯

《中邪》最独特一点是将恐怖类型片在中国落地,您觉得创作《中邪》时,将恐怖片本土化最难的是什么?

马凯:最难是营造本土的真实感。因为一直受国外恐怖片的影响比较深,比如在人物表演(装鬼的样子)、道具、化妆等。为了能区分来,去花了很多时间调查街头算命和乡间传说。

《中邪》中的恐怖气氛弥漫得很出色,关于恐怖的气氛、情绪和观众带入,您是怎样考虑的?

马凯:当时大量的搜集有关伪纪录片手法拍摄的电影,比如《女巫布莱尔》。为了感受恐惧,夜里看很多去鬼屋的综艺节目。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环境比较了解,所以比较了解哪些能营造出恐怖的真实感,让观众更容易带进去。

《中邪》首先是类型片,对于类型片您觉得什么样的类型片好看?

马凯:首先把类型的要素抓住,比如恐怖片要素就是,吓人。如何能让观众看到以往不同的恐怖,这是很重要的,然后再是情节上。我个人觉得只要把类型的要素拍好,就是一个合格的类型片。

中国恐怖片相对西方恐怖片,有什么优势、弱势?

马凯:中国恐怖片的优势在,我们有很多古人传下来的鬼怪书说,比如《聊斋志异》。可以让我们探妍,改编。我们的弱势在,人家西方想拍什么就拍什么。

看了很多恐怖片,可以简单谈谈世界各地恐怖片的差异么?

马凯:相对而言欧美恐怖片看的多,日韩、泰国也看。

日本恐怖片风格是很压抑、很阴郁的,对恐怖片的理解延伸到对人的影射。《鬼谈白景》很厉害、很稳,没有杂七杂八的东西,但拿捏恐怖的元素很到位,尤其前几个恐怖故事。我第一次看《午夜凶铃》的时候,受不了,太很吓人了,但我没想到它的故事特别强,本以为只是很吓人。

韩国恐怖片里演员的表演,是一种死气沉沉的状态,你会觉得脱离了一种现实感。泰国我印象最深的是《鬼影》,骑在背上的那段太精彩了。

《鬼影》剧照

泰国还有一部特别有名的恐怖片《惊魂鬼片厂》,它是尝试了恐怖和喜剧的一种结合,它对于喜剧的点非常有意思,特别好玩,我后面也会大胆去尝试做一部恐怖喜剧。但泰国恐怖片的问题是,是为了恐怖去设计恐怖,而不是为了故事去设计恐怖,为了吓人而吓人,故事性不是很强。

欧美是我最喜欢的,很多恐怖片都是以现实作为切入点,欧美的表演不像日韩那种死气沉沉,或者故弄玄虚,欧美恐怖片里的表演是最接近于人正常状态的表演。他们对于恐怖的理解是以现实作为切入,会有很明亮的屋子、会有阳光、会有白天,就像生活中那样,更接地气。

二、《中邪》影评

《中邪》:人性的中邪

长久以来,恐怖片一直是国产电影的软肋,无论给他们多少资金、技术,他们大多只会玩造型、血浆这些低级直观的元素,而没有弄清恐怖类型的高级玩法。《中邪》一鸣惊人,导演马凯真正把准了恐怖类型的脉,拍出一部被影迷奉为“十年来最吓人的国产恐怖片”的类型佳作。

影片从一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山东农村拍摄算命题材的纪录片开始,伪纪录风格就此奠定。当寻到王婆、王叔,两位大学生丁鑫、刘梦跟随他们去一个偏远地方还人,片名《中邪》正式打出。在此之前,影片融入了喜剧元素,男大学生偷窥女大大学生、王叔偶像刘晓庆等搞笑场面层出不穷。片名将喜剧与恐怖正式分开,接下来好戏正式登场,一行几个开车来到一处山上的宅子,方圆几十里荒无人烟,宅子大红灯笼高高怪,宅子的女主人中邪病了,平时如正常人一般,一发疯如鬼魔附身,张牙舞爪。弟弟大庆请来大仙王婆给姐姐还人,但在还人还没正式实行之前,王婆察觉事情蹊跷,借口走人。

想走偏偏不让走,王婆、王叔、丁鑫、刘梦都困在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地界。古式宅子与周围树丛营造了外在恐怖氛围,姐姐白天正常,夜晚中邪,晚上的气氛加上红灯笼,将恐怖气氛再度渲染,整个气氛已经打造得相当吓人,只要这个气氛里有一活物,就会让观众感到莫名紧张。

气氛营造到浓郁之际,影片剧情也开始发力,后半段吓人场面纷繁跌出,在直观呈现一些吓人场面之时,又让整个恐怖气氛加入,气氛成了《中邪》这部影片的最佳主角。当男女主在经历了一系列吓人事件后,分开的两人还要找到彼此,越靠近宅子,恐怖的作用就越大。《中邪》里,气氛不只有恐怖,还要悬疑,也正是在恐怖气氛之上,还要悬疑牵引着观众,恐怖效果才得以放到如此之大。用情绪笼罩,靠氛围吓人,打的点都挺准,尤其后段夜恐怖戏码一个接一个,且惊吓程度逐渐递增,着实刺激。

这是《中邪》在国产恐怖类型上做到的突破,但在高超的类型手段之外,影片对于人性的思考也发人深省。片中不只是姐姐“中邪”,每一个角色都中了人性负面的邪,当结尾处悬疑得到揭示,当两个大学生劫后处境呈现时、当姐姐和弟弟的处境呈现时,我们发现影片不只是吓人那么简单,在更高的角度上,《中邪》最吓人的不是姐姐,不是气氛营造的鬼屋、树丛,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是人性中阴暗或说软弱的一面。

三、专访《清水里的刀子》导演王学博

《清水里的刀子》用4:3古典画幅,搭配颇有西方古典油画质感的画面,这样的视听方案与故事之间的关系,您是怎样考虑的?

王学博:原著小说本身很有古典气质,80%都是心理描写,这种风格偏古典绘画的感受,特别像米勒的油画,米勒的油画本身在农村,又带有一些神圣的感觉,所以用古典的视听语言对于表现这样一个主题和内容比较契合。能看到画面以外的东西很重要,做成4:3,景没有那么大,更集中在人物身上,而切掉两边,也能凸显画面以外的信息,契合影片主题。这种极简的风格,本身需要让人看到你的画面以外的东西,比如听到的,感受到的。

《清水里的刀子》在釜山、摩洛哥等地的电影节都有斩获,国外观众的评价,有哪些您印象深刻?

王学博:最印象深刻的是说,这个老人非常打动人,一切都能相信,觉得是真实的,关于这种特殊的情感,他们有共鸣。本来我还觉得外国观众或者不是穆斯林会不会难理解,其实没有,外国观众觉得这个故事很特别,是他们想象之外的世界。无论在釜山、还是摩洛哥,他们的寄语都是希望影片被更多人看到,说这个时代拍这样一个电影很难,就鼓励我,特别是贝拉·塔尔导演做评委时,他说他已经不拍电影了,希望我继续拍下去。

四、《暴裂无声》短评

《暴裂无声》,影像质感远超前作,类型融合也见功力,拍出悬疑感和真实的暴力感,打戏、追逐戏紧张刺激。

人物关系揪扯出人性的复杂面,张保民、 昌万年、 徐文杰各有指涉。

矿厂老板昌万年一些看似好的作为隐藏了更深的恶,那种骇人的画面只在脑海中呈现。

律师徐文杰无视别人的善,因对恶的恐惧和自身的软弱,没有讲出真相。

而底层百姓张保民,它无声地愤怒,最后暴裂大山。

三人的阶层划分从高到低,中产的无能不作为是戏核,最后的悲剧只在底层。

结尾是高潮,当一切线索拼凑,那个没讲出的骇人故事已然在观者脑中,对人性的批判震撼有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