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稚丨和孩子一起找答案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与孩子一起炼爱》《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散文、随笔集。
鲁鲁10岁的时候,我出版了第一本教育书《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某天,我和鲁鲁去饭店吃饭。边吃边聊,聊到我的新书。我说:“我的书一出,很多人都会知道你,因为我写了许多你的事,大多数都是好事,你就显得很好,又帅、又聪明、又懂事,太好了!可是,你实际上就是这个样子,很普通,万一别人了解了,会说,他哪里有那么好,都是瞎说!那我怎么办?”
鲁鲁说:“你就说,人都是变化的,很复杂,你没准儿观察他的时候,就正好看到他不好的一面,就认为他不好了。也不对。”
他这么回答,让我很惊讶。
过了一会儿,我注意到饭店员工通道的墙壁上有两句标语,“什么是不简单/把最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最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大意)
我问鲁鲁:“我好像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这两句话,而且也是在员工通道上。为什么很多员工通道上都有这样的标语呢?”
鲁鲁“哦”了一声,笑道:“我明白了,这是老板写给员工看的,老板自己看另外的。”
这又让我很惊讶,这原本是我正在想的,但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话来表达,就已经让他给说白了。世界上格言很多,但只有老板有资格决定把哪一句写在他公司的墙上。最关键的不是格言对不对,而是看你选哪一句来说。最后我和鲁鲁得出结论,不能被格言征服,要做支配格言的人。
这就是我和鲁鲁的对话方式,不是我去教育他,是我们一起找答案。很多孩子都害怕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有的孩子在家里也不敢回答父母的提问。为什么?
问答的本意是解惑,你有了不懂的东西提出疑问,对方来解答。因此问方是求助者,答方是解困者,优势在答方。
但在大人与孩子的交流中,提问往往带有启发和引导的目的,变成了一种教育的手段。这时候,孩子本无求助的需要,是大人通过提问强迫孩子思考,而且这种思考往往有预设的路径,预设的答案,需要孩子的回答符合你的要求,这就不纯粹是探索,而是带有了考量的意味。考量便必然与评价联系在一起,评价便有风险,有压力,所以很多孩子害怕被提问,害怕被评价“对了”或者“错了”,而失去了探索这个问题本身的乐趣。
还是应该让提问回到它的本意,回到“解惑”的目的上来。这就要求大人放下预设的答案,放下“教育者”的优越感,怀着一个好奇的心,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这样的提问才是平等的、深入的交流,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思维会自然而然走到他所能达到的最高处,虽然与你预设的答案不同,但说不定别有洞天呢,更重要的是,那是他自己探索的结果。
本文为原创,所获赞赏将全部转给作者(连同明细截图)。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公号转载请与本阳台联系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