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失去感觉,就失去了跟世界的联系?
很难有人可以追忆婴儿时代——当时尚不记事,连眼睛都不能自如运用,可能在初生孩子看来,处身世界之中,犹如被收纳在一个蛋黄、蛋清搅和均匀的蛋壳中。
年岁既增,行动能力一天天地变强,终于能下地行走,跌跌撞撞的学步时期开始,一双瞳仁中倒映的迷离色彩和荡漾光晕,绘就奇异的诗画长卷。
浅薄而缥缈的层云,忽然攒聚成厚实如棉被的雨云,颜色乌青;
一触即溃的肥皂泡,轻盈而透明,表层光华闪烁,凌空舞动昭示着风的轨迹;
遍生青苔的苍黑色巨岩,用不锈钢扳手敲击也只能留下一个白点印迹,从此知道了硬与软的对比;
枯黄的树叶能轻易被手指碾碎成粉末,于是,在心中将“衰朽”、“枯萎”与“脆弱”联系上了,开始有了时间流逝、生命盛极而衰的概念;
甘之如饴,糖是甜的;茶汤回甘,茶由苦涩转为甘香;
肥肉油腻,辣椒油爆后呛鼻干香,有刺激性——厨师有调和五味之功,从蔬果、鱼虾、肉食和各种调味品中,我们通过舌头,感受世界的广袤和深邃。
我们是通过“感觉”与世界发生联系的:它是桥梁,沟通时空;
也是纽带,维系古今。依靠“找感觉”,今人可以再次体会古人的许多欢乐忧愁瞬间;凭借独特的“感受”,可以将自身迅速融入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品鉴其深厚底蕴。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生命用来辨识环境的工具。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于最简单的属性:冷与热、轻与重、光滑与粗粝、甜与苦……
就拿一枚樱桃来说吧:果梗是青色的,果肉是深红色;
果梗长而细,一头略尖锐,果肉近乎球形,略带一道浅沟;
果梗相对干而硬,果肉则润泽柔软;果梗味道淡而微有涩味,果肉清甜多汁。
这儿的颜色、质地、含水量、味道、轻重就是樱桃的个别属性。
颜色是由果梗和果肉表面反射光的波长引起的;甜味和涩味则是由果梗、果肉内部的呈味物质决定的;重量和外形是由不同构件在手头压迫皮肤引发的;尖锐与圆钝则是其外围轮廓线勾勒而作用到人眼引起的。
我们通过不同器官去接收、加工、调理整合这些信息,产生认识,分门别类之后就形成了千奇百怪的“感觉(sensation)”。
因此,我们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感觉是人体大脑对事物的独特属性的认知。
也许是因为我们平素从外界获取感觉过于轻易,因此并不感到珍惜。
但是,获取途径如此简单、底层逻辑如此明晰的感觉,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存的关键信息,用于指引我们的作息、饮食、学习和工作,都有着指南针一样的效果。
那么,感觉到底有哪些分类呢?
有人说,人有五官,因此有五种感觉。
另外,佛经中记载有“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以这六种获取感觉的途径分别对应于“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其实,这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萦绕于内心的抽象思维。从成书历史来看,佛经中的感觉分类代表了古人对感觉分类的朴素认识。
其实,人的感觉远不止五种或六种。根据外界刺激的性质、作用于人体的具体感官部位,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咱们运用最广泛、最频繁,日常离不开的视觉、听觉、味觉、肤觉等,都属于外部感觉,其中视线、声音、气味都可由近及远,不必有所实质接触,因此也被划分为“距离感觉”。
“内部感觉”则是从人体内部接收刺激引发,也被称为“机体觉”,比方说咱们走在一根粗细不过一掌宽的平衡木上、却还能不掉下来,是由于小脑参与了控制平衡,协调躯干、肌肉张力协作以抵抗不稳定的道路环境,这就是“平衡觉”,与之相对应的还有维系我们游泳、深蹲、硬拉、纵跳、俯卧等活动的“运动觉”等。
正是通过这些奇妙的联系,我们才能在纷繁错杂的三千大千世界中,找准自己的坐标。
没有感觉,我还是我吗?
感觉的重要性口说无凭——很少有人把敏锐、传递速度极快的感觉当作造物者的美妙馈赠,相反,大部分常人都把感觉的存在看作理所应当。
不过,还真有一些人通过种种方法,证实了感觉的重要性。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西方心理学界便以种种精巧的“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感觉对生物体的非凡意义。感觉剥夺,是以隔绝有机体的感觉能力而进行的研究,不论何种感觉被夺走,生物体都显示出惶惑、焦躁不安的迹象。
例如,1954年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Mcgill)大学实验室,三位心理学家W.H.Bexton、W.Heron和T.H.Scott以20美金的高额报酬吸引了若干大学生作为受试者。
实验过程相当简明而愉快:受试者只需要带上特殊的半透明镜片(剥夺了图形视觉)、手臂上套设纸板(剥夺触觉),在一个除了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外什么也听不着的隔音室(剥夺听觉)中静卧(尽量减少活动)。
实验一开始,受试者纷纷陷入假寐状态,有的甚至进入深度睡眠,不过短短数十小时后,受试群体普遍产生了无聊、焦躁情绪。
实验结束后,受试者仍然处于注意力涣散的糟糕状态中,既不能进行有效思考,也基本丧失了短期记忆能力,有少数人甚至出现了白日幻梦。
最严酷的感觉剥夺,是将受试者的全部感觉完全隔绝——悬挂在水中槽体,几乎毫无与外界的接触。
被当做小白鼠实验的人后来回忆道:在感觉剥夺的次日,有极其强烈的、想要运动的欲望,而且感觉时间异常漫长,现实过程中不过数分钟,但在测试空间内却觉得已经过去了数小时,内心极为压抑沉重。
Krech在1966年以老鼠作为测试对象,希冀通过鼠类的生理特征变化佐证感觉受限下脑部的病变过程。
他手下的小老鼠实在可怜:一部分受到重重活动限制,这引起大脑皮层密度降低,胆碱酯酶活动减弱;另一部分则被置身于光怪陆离、具备多重刺激的环境,相对应的,大脑皮层密度提升且胆碱酯酶活动剧增。
从这则实验中我们得知,感觉剥夺会破坏生理功能,进而冲击认知体系,直至失调。
生物体的生存离不开感觉。没有感觉引发的认知冲击,我们的身体机能便会停滞、萎缩和衰退,离奥妙无穷的世界无疑会越来越远。
什么是感觉编码?
人作为万物灵长,我们的神经系统似乎特别适应于从丰富的刺激中拣选有效信息,这个披沙拣金的技艺,我们自小便不断磨炼。
从反方向说,正是为了维持一定水平或程度的意识活跃度、机体警觉性,我们还非得主动去寻觅一些多样化的外界刺激。这是由“输出”反推“输入”的逆向过程。
不过,在由感觉奇怪接收外界刺激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其实,人体的感觉系统对诸多外界刺激也不是照单全收的,在收录整合之前,会将信息进行编码——这就是“感觉编码”。
感觉编码有点类似于过去发电报的流程:先将发报人口述的语句按照电报编码和文字对照表转译成数字,再用长音和短音交替衔接,将一个个数字输入,若干电讯号的间隔经过电线传递到另一端后,接听人再将听到的声音信号记录下来得到数字,逆转译为文字。
我们的神经系统当然不能直接加工光波、声音、温度、颜色和气味分子,这些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经过人体感官的换能作用,在形式上变更为神经系统可以识别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携带有编译妥当的神经冲动以感受器为起点,在丘脑感觉通路所勾连的康庄大道上飞驰,直至大脑的感觉加工区域。
对于感觉编码的研究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对应的神经元载体也不同,神经元传递到位后即被激活,这一派秉持特异化理论;
另一派认同模式理论,他们认为编码是靠整组的神经元激活,只是不同刺激所引发的神经元组激活程度有所区别罢了。
对于神经元和感觉传递的确切研究,还有待将来的深入探讨。
不管怎么说,感觉对于你我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一日三餐。
失去方知珍惜,希望大家善待自己的感觉器官,用心体味人生精彩。
[1] 葛明贵. 感觉剥夺实验研究述评[J]. 安徽师大学报,1994.
[2] 周殷华,张欣,方婵 等. 感觉剥夺视域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医护人员心理应激反应研究[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
[3]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 Fred H. Previc NL, William RE, et al. The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flight performance,instrument scanning,and physiological arousal in pilots[J].Int J Aviat Psychol,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