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痛苦,我的狂喜
1
有座山上建了一座庙,
庙里有尊雕刻精美的佛像。
数不清的善男信女,
沿着一级级石阶走到山顶,
在佛像前顶礼膜拜,烧香许愿。
一年又一年过去,
这座庙一直香火鼎盛,
前来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终于,
铺在山路上的石阶开始抱怨:
「我说佛像呀,大家同是石头,凭什么我被人蹬来踩去,你却被人供在殿堂?」
佛像笑了笑,说:
「当年,你只挨六刀,便成为一方石阶,而我是经历了千刀万凿之后,才有了现在的形状啊!」
故事讲完了,
它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2
实际上,
小编在以前读大学时,
读的是美术学院的雕塑系,
所以这个故事
和我的专业比较对口,
要知道,
一块石头变成一尊佛像,
并不仅仅是靠千刀万凿。
事实上,一块石头,
绝不是挨过了千刀,
就能成为一尊佛像,
如果挨刀的位置、角度、力度不对,
即便是挨了万刀,也成不了一尊佛像。
试想:若一块石头,
无规律、无规划、无次序、
随随便便的挨上了千刀万刀,
那么它也只能变成一堆石碎。
我们平时吃的苦,
又何尝不是如此?
石头若想成佛像,
就必须要:刀刀精准。
因此,
为了挨那精准的千刀,
就必须要挨千刀以外的无数刀。
同时,
作为石头,挨的每一刀,
都要空心接受,心甘情愿的接受。
否则,
即使吃遍了苦中苦,
也很难成为人上人,
因为,
苦中苦与人上人,
是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
如同种子(因)
遇到阳光雨露(缘)
最终结成果实(果)
当我们有志向与愿力这个因时,
遇到了苦中苦这个缘,
才能结人上人这个果。
所以我们会发现,现实生活中,
并不是所有吃了苦中苦的人,
就都成为了人上人。
大部分人吃了苦,
反而会成为愤青,
或失意、或一蹶不振。
因为没有志向与愿力,
所以无法空心挨刀,
因为挨刀的位置、角度、力度都不对,
所以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白白的挨了那么多没必要的刀,
还碎了一地……
我想,究其根源,是因为:
没有遇到一位专业的雕刻师。
3
如果我们作为一块石头,
有着成为一尊佛像的愿力,
还有幸遇到了一位专业的雕刻师。
此时,
作为被雕刻者,
我们需要知道:
在雕刻不同的部位的时候,
就要用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的工具。
所以挨的精准千刀,
也绝不可能是同一把,
从一开始打雏形时的电锯,
到刻画细节时的小刀,
再到打磨时的砂纸,
从头至尾,各种刀类、工具,
都要走一遍。
同时,
什么时候、什么部位、挨什么刀,
并不是由石头来定的,
而是由雕刻师来定的。
石头成佛像,
真的很不容易,不是吗?
4
既然如此,
那么一块石头,蜕变成一尊佛像,
就需要雕刻师与石头的共同努力,
但是,要知道,
石头成佛像,
是靠着石头与一位雕刻师的关系,
而不是石头与多位雕刻师的关系,
我们在大学时,
曾经几个同班同学,
想过一起合力完成一件作品,
但后来不了了之,
为何会如此,
想必很多人也知道。
我想,
列子说的《歧路亡羊》
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在成为一尊佛像的过程中,
因为太疼而受不了,
就想换一位雕刻师,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5
作为一块想成为佛像的石头,
我们要做的、能做的,
就是全然地交托自己,
把自己交托给那位生命的雕刻师。
因为我们不是雕刻师,
自然也无法理解雕刻师的良苦用心,
但我们必须要铭记的一件事。
那就是:
当我们被刻刀凿开,
忍受着剧痛时,一定要记得,
不要把石头当自己,
石头是我,但我不是石头,
真正的我,在石头里面,
那才是真正的我。
我们都知道,
文艺复兴三杰中,
与达芬奇、拉斐尔齐名的
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
在米开朗基罗传《痛苦与狂喜》中,
有这么一段记载:
500多年前的一天,
米开朗基罗对一块被损坏过的、
闲置了半个世纪的巨型大理石说:
「我看见在这块石头内有一位天使,
我必须让他出来。」
这么一刻,就刻了四年。
于是,
他剥离了所有遮蔽天使面貌的石料,
将他的容颜体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人们惊叹的目光里,
一位英俊而健美的少年横空出世,
他侧身而立,左手扶肩右手下垂,
双目凝视远方,坚定毅然的眼神微微含怒,
下一秒,就准备迎接战斗。
他就是《圣经》中,
击败巨人哥利亚的牧童,
名叫大卫的美少年,
也是后来的以色列王国的大卫王。
当时,教皇尤利乌斯二世,
询问他是如何完成大卫像时,
米开朗基罗如此回答:
「我只是将一切不属于大卫的去除而已。」
别人眼中的石头,
在米开朗基罗眼里,
早有一个大卫像在里面了。
专业的雕刻师是知道的,
我们被一层层的石料与污垢封锁,
他只是把「非我」的部分去掉而已,
可是如果石头不知道,
就会在挨千刀的过程中生怨。
因此我们必须谨记:
我们在挨刀时,
并不是在失去,而是在回归。
6
相信我们每个人,
内心都想成为一尊佛像,
而不是一块石阶。
可是,
在一个家庭中、团队中,
并不需要人人都是佛像,
有佛像,就也要有石阶,
如同有花儿,
自然也要有绿叶,
当英雄凯旋,
总要有那个在路边鼓掌的人,
如果这里需要的是石阶,
那么我愿意做那个石阶,
并不是我做不了佛像,
也不是受不了那个苦,
而是我愿意成人之美。
那么此时,
虽然外形不是佛像,
但内在却充满佛心,
既能做佛像,也能做石阶,
愿意为他人成为一砖一瓦,
愿意成为一枚钉子或螺丝,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这,应该就是,
作为一块石头,
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了吧。
7
如同当年,
米开朗基罗找到了大卫,
而大卫,
挨过了米开朗基罗四年的精准千刀,
也成了后世众多石头的标杆与楷模。
雕刻的过程,和画画不同,
可能看起来也不怎么美,
画画可以穿着漂亮衣服,
悠闲地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慢慢地画。
而雕塑,更像是一种
只适合石匠或体力劳动者干的低级艺术,
他们不理解,
为什么要拿那些没用的破石头做艺术。
可是,在雕塑家眼中,
石头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的事物,
敲打它们是那么富有节奏,
它们很容易加工,会跟你合作,
它们温暖、坚韧、五彩斑斓、生机勃勃。
他们爱石头,在他们眼中,
再丑陋的顽石,里面也藏着一个天使。
在500年前的佛罗伦萨,
达芬奇是个讲究的人,
身材颀长潇洒、绝美的面庞,衣着华丽,
身边带着的徒弟也是俊美异常;
而米开朗基罗,
大多数时候不太修边幅,躯体瘦削,
脸孔长而忧郁,鼻子低扁,
自认为丑陋寒酸,
两人都是天才,
但无论何时何地,都显得格格不入。
他们也在用自己的生命,
成就着我们这些顽石。
因此,
我们作为石头,经历千刀万凿,
向着成为一尊佛像的一生,
是辉煌的,但又是孤独的。
我的痛苦,与我的狂喜,
来源于此,也成就于此,
不管我们一生经历过多少的痛苦和悲情,
只要我们铭记,
一切都是为了从尘劳封锁中尘尽光生。
那么,当生命的雕刻师
拿起他的雕刻工具雕琢我们时,
那一刻,
在飞扬的大理石尘埃中,
在那令人窒息的满地石灰中,
在与非我的部分剥离的痛苦中,
我们依然是最幸福、最喜悦的。
可能,
悲痛的烈度,苦难的深度,
多少取决于个人感受,
而我全部的脆弱,
也只有上帝知晓。
最后,希望我们都可以
自己很自愿、自觉、欢喜的
去追随生命的雕刻师。
感谢阅读,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