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行的人|CameraDOG:自暗处来

图文|CameraDOG

编辑|一万兄


我是CameraDOG,1995年我出生于上海,大学学习环境设计, 研究生选择就读伦敦艺术大学的纪实摄影专业,目前以一个高校视觉艺术教师的身份生活和工作于上海。

我尝试结合传统摄影与3D建模,试图创造出更新的画面。我长途跋涉去拍摄最真实的风景,同时也在脑中构想整个世界。主要研究方向:摄影、3D建模、地图美学与制图学、视觉传达设计。我试图用摄影截取人生中美好的片段,也尝试摒弃目前3D建模陈词滥调关于未来感的主题,而另辟蹊径制作一些温暖浪漫的图像。

自暗处来

我试图寻找少量光线与大范围黑暗环境所表达的光影关系。在黑暗中走出的光线更容易被引起注意。在其他具有复杂构图的作品中,我们很少专注于某道光线或是一个物体,这使我们常常无法发现重点,并导致眼睛疲劳。对观者来说,黑暗风格可能是一种神秘的代名词。而对于我来说,我享受拍摄时明媚的天气,在把明亮照片转化为黑暗风格时,实际上在进行一项 “改变世界给定预设”的事情。

于是我试图调整其所记录的光线并整合它们,以形成一种“非现实”的特殊景观,来引导观者观看画面重点。黑暗可以使观者自动忽略不重要的信息

黑暗可以隐藏我不想让你看到的,但亦有更多细节需要被慢慢发掘。或许有的人无法在一张欠曝的照片上寻找到细节的所在,不过黑暗也是一种对光线的探索

在摄影到来的一百多年里几乎可以说对近代到现代所有有记载的事情都有所了解。而在1839年之前的世界,因为缺乏有力的不可篡改之图像证据,我们对于这些历史往往是模糊而有争议的。显然,明亮而细节充分的照片充当了确凿证据。而曝光失败、一团死黑的照片,(若是符合人们所定义的好看、有意思、不寻常)最多只被当作一时兴起的“艺术品”,而这类艺术品,仅仅是人们朝着一个方向的小范围探索,或是一种对于摄影术向下界限的局部延展而已。

可是我们依然需要此类照片来慢慢填补人类对于光线的未知。因为黑暗衬托了光明,只有明,而无暗,那即使是所谓的轮廓都将不复存在。这也是为什么现在3D模拟技术已经在这么发达,科技公司们依然需要研究如何使阴影更逼真的原因。

然而,观者需要小心落入黑暗所附带的无底洞,如果一味深究背后所隐藏的细节而忽视整体与重点,那么你将坠落入真正的黑暗中,并且损伤你的视力。研究表明:如果观看显示屏时,屏幕太暗会导致人往显示屏靠近,屏幕等自身发光,离眼睛非常近时,强光将直接、集中照入人的眼里从而打扰了人体的睡眠模式,长时间专注盯住屏幕往往会忘了眨眼,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睛干涩不适,容易形成干眼症,严重的可导致角膜炎或结膜炎等病症。

东欧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列宁说过的这句话成为了百年后我们回看前苏联疗养院兴起的历史开端。

1920年,列宁颁布了《关于利用克里米亚慰劳劳动人民》的法令。在随后的两年,相继颁布的劳动法正式将“强制性休假”写进了法律条文之中。此后,前苏联开始兴建疗养院,以遵守“每位公民每年须至少在疗养院里休养2周”的条例。此外,前苏联风俗学(一种研究自然元素对人类医学影响的科学)的兴起也促使许多前苏联风俗学家主张通过自然地貌的影响,让身处其中的人缓解生理上的疾病和心理上的社会疏远感。因此,许多疗养院都坐落在壮丽的自然景观中。

与现在我们观念里的度假休养不同,前苏联疗养院的兴建更多的是一种处于特定历史时期中意识形态下的任务,随着时代发展与更替,这些宏伟的建筑也逐渐衰败,沉入历史的深处。现如今,只有少部分保存良好的疗养院还在继续投入使用。除了那些带着休闲度假目的而来的游客,也有不少前苏联历史文化爱好者会慕名而来。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通过查阅研究历史资料,有选择地前往了8座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建立,现仍旧保存完好的前苏联疗养院,试图通过身临其境的代入感,感受这些“时代见证者”在历史演变中的缓慢呼吸,并记录下它们当下的样子。

苏联美学的建筑内饰和未来主义风格的建筑,同时也穿插出现着现代着装的游人。在这样的衬托对比下,画面仿佛发生了某种时空上的错乱——它们在历史与当下间不停地游走,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我们回望历史与描摹当下的图像样本

雪下得很大,我第一次去带雪的海岸,荒凉又壮阔。期间我碰到了一对来这里度假游玩的老夫妇,和他们聊天,并给他们拍了一些照片。之后我又一个人开始行走,在这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十人以下的地方,无风,我沿着海岸线一路走了几公里,在白色潮水间踩踏冰雪泡沫,感觉在末世里行走也不过如此。我在雪中森林里穿行,在雪夜里独自游荡,一切都很冷清,此时孤独的我与孤独的灯面面相觑,如何不会想象自己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呢?

3D

一个被弹射出星系的黑洞,确实比位于星系致密中心的黑洞要孤独许多。宇宙飞船是孤独的,但它并不寂寞,因为有着亿万颗星星陪着它,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任务要完成呐!哪有空想这些有的没的。

对于我来说,3D建模是一种锻炼记忆和更好发挥想象空间的“摄影工具”,我在电脑计算出的画面中寻找我要的光线和视角,并改变它,此时只有我本人与这些半自然晶体互诉衷肠。

从很早开始,我对自然地图开始感兴趣,这是一种去政治化的仅描绘自然的世界,迷人的曲线与填充其中的美丽色块深深吸引着我。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带有等高线性质的山脉就有着这样的特质。再细化到山脉的具体构成部分,于是我开始收集石头。

这里的每一个画面的选取都来自作者内心的某种标准,这些画面一定是安静神秘的,在表面上它们可以冰冷呆木,然而内里却总能在某一处迸射出一束温暖五彩的光,使观者感受到自己与那遥远距离外晶莹剔透的折射的独家链接。

看!这些发光的半自然物正在透露出一种微弱稳定的光。我在暗处开始闪耀,光线越暗,我便愈加光明。

美好环境

美好环境是一些能让人心情愉悦,往往与自然结合的环境。不须言表,从宏观到微观,它们从视觉上打动人。作者在近些年走访世界各地,寻找在平凡视野中的小小角落,他并不迷恋外部世界,而是不多想,投身于眼前那个小小的角落,叠加入自己对美好的想象,记录下一个个短暂而美好的瞬间。这些美好环境往往都是平凡场景中的一隅,仿佛孤立于世间,但它们并不孤独,它们等待有心人的发现,等待光线的降临,最后结合成为一副温馨美好的画面。

在美好环境中,光影,人类遗迹与自然发生的关系或是完美融合,整齐色块不杂乱的植物,较少传达压迫感而是给人以安全感的石头和谐温暖的色调是常常存在的题材。我希望拍摄美好环境这一专题来治愈来自生活的压力。每一个画面的选取都来自内心的某种标准,这些画面一定是安静的,在表面上它们可以冰冷呆木,然而内里却能发出一束温暖的光,使观者感受到我内心想要表达的美好环境。

注:本文摄影及文字叙述均来自CameraDO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