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加重,尿蛋白和肌酐却纹丝不动?一个跨世纪谜题

肾穿刺的病理报告,对预测肾病的尿毒症风险通常有很大的价值。不过,并不是所有肾友的病理报告,都能为肾衰竭和尿毒症风险提供参考。

在病理学中,还真有这么一个“奇葩”:这种肾病,它的病理报告对尿毒症的风险预测几乎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患病人数还不少。

它就是膜性肾病。

说它大器晚成,是因为两点:

一是它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40岁以下的青年患者也有,但不如中年人多。

二是膜性肾病被发现的前半个世纪,一直不温不火,患病人数不多(占原发性肾病不足1/5)。最近十几年,数量迅猛增加,与排名第一的IgA肾病齐头并进。在部分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已经超过了IgA肾病荣登榜首(新发的超过50%)。

主要是因为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环境污染也多了,而营养过剩和pm2.5,是膜性肾病的两个最大病因。

现在的很多青少年儿童长期营养过剩,再加上pm2.5的助攻,导致膜性肾病不止是“大器晚成”了,“年少成名”也很常见了。

一般某种肾病,分级越高,就越严重,比如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等。

而膜性肾病不一样,它虽然分为4期(部分学者会再加一期形成5期),但各个分期似乎只是中看不中用的“形式”:既和尿蛋白、肾功能等临床指标无关,也和病情进展、尿毒症风险无关。

这就奇怪了。

患有膜性肾病的肾友们,别看到自己的分期到了3期、4期,就以为很严重了,不是那回事。

上世纪60年代,病理学家Ehrenreich和Churg发现了膜性肾病的病理特征后,总结出这1-4期:

1期仅有免疫复合物

2期有钉突形成

3期钉突被包裹

4期钉突被吸收、形成空泡

如图,ABCD四图分别是1234期。

分期特征很明显,患者可通过1→2→3→4期逐步演化——这在病理学上是很成功的发现。

但是病理特征不一定能与实际的病情相符,只能说大部分是符合的。即使是IgA肾病这种符合度比较高的肾病,也有少数是不相符的。而在膜性肾病这里,不相符的实在太多,使得病理特征在评估病情程度这方面几乎失去了参考价值。

膜性肾病做肾穿的作用,在于确诊后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膜性肾病单用激素无效、必须使用或联用免疫抑制剂;见效缓慢、需坚持用药三个月;可以选择显效率更高的利妥昔单抗治疗;等等。它的病理检查意义在这里。

不过,这种意义越来越弱了。自从2009年“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抽血检查被发现可用于诊断大部分膜性肾病以来,肾穿刺确诊膜性肾病越来越没有必要。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的滴度大小,可以较为准确地指示病情的严重程度、预测尿毒症风险;另外它作为疗效监测指标,还比尿蛋白更灵敏(膜性肾病的尿蛋白缓解很慢,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的缓解比尿蛋白的缓解要早3-6个月;尿蛋白复发前它也有征兆)。

总之,对于能做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检查的医疗机构,检查抗体的优先级高于肾穿刺。

再说回病理特征。

从发现膜性肾病分期的近60年来,很多研究者都想揭开这几个分期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研究发现,分期越靠后的患者,尿毒症风险越大。但是去除年龄因素后,这个规律又消失了。

所以一些学者认为,分期越靠后肾功能越差的原因,是分期靠后的患者年龄更大,对于相同年龄的患者,分期是前是后并无差异。

而且有研究观察到,膜性肾病的病理演变,可以是1期→2期→3期→4期→尿毒症,也可以是1期→2期→3期→4期→恢复正常,或是中途恢复正常,1/3的膜性肾病患者是会自愈的。

膜性肾病的病理演变,和实际的病情,到底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至今尚无定论,还有待探索。

(所以本文关于此事讲的是“似乎”“几乎”等并非确定的词,也许未来会被证实真的有点关系)。

对于咱们膜性肾友来讲,不要被较重的病理打击到,也不要被较轻的病理麻痹到,盯住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这个关键指标,遵医嘱治疗、坚持定期复诊即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