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品牌”到百亿债务,“果汁大王”朱新礼的沉浮与困局

说起中国果汁第一名族品牌大家都会想到汇源果汁。

截止2016年前,汇源果汁曾连续十几年占领了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

电视广告上女孩清脆的哼唱出“汇源果汁”更是成为了很多80、90后共同的记忆。

但时光过隙之间,谁又曾想到这家曾经叱咤风云几十年的国产品牌却面临着倒下的危机!

2014年开始汇源果汁的负债率急剧上升,利润呈现出负增长的状态。到了2016年汇源果汁的负债已经高达114亿。

眼看高楼就要顷刻崩塌的汇源最终只能以“停牌”来获得短暂的喘息。

2018年4月,港股的汇源开始停牌处理,市值缩水至53亿港币,市值蒸发超过了120亿港币!

如今,距离汇源停牌已经快一年了,但这家国民品牌的危机仍旧未解除...

其创始人朱新礼也在为倾注了一生心血的汇源做着最后的挣扎..

和我们前几天写过的慧聪网郭凡生一样,汇源的创始人朱新礼也是一个存粹的“92派”,都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鼓舞创业的过程中选择下海“创业”的一批企业家。

和所有的“92派”企业家一样,朱新礼的身上也充满了情怀和担当!

1952年朱新礼出生在山东省沂源县的一个普通务农家庭里,从小朱新礼的日子就过得比较贫瘠。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20多岁的时候朱新礼就外出打工为家里补贴生活了。为了以后的长远发展,朱新礼决定好好的学习一门技术。

再三的思考下,朱新礼最终决定学习驾驶技术。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学会驾驶技术可以让自己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寻求更多的发展。

于是,朱新礼便离家到了临沂机械技校学习驾驶技术。相比于同龄人朱新礼在学习上更为努力,因为他知道要走出去,只能靠自己。

很快,朱新礼就掌握了多种机械、拖拉机、汽车的驾驶技巧,操作技术也达到了一流的水准。

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新礼的努力很快就获得了回报!

改革开放以后,朱新礼承包了一辆“解放牌”卡车开始做运输的工作。凭借着当初在技校学来的优秀的驾驶技术,第一年朱新礼就赚了5万多块钱!

不仅如此还积累下了很多用户,用户们都点名要朱新礼的车。第二年朱新礼就赚了超过20万。

本来对于朱新礼来说开车这门生意已经足够他养活一大家子人了,但朱新礼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生活,在他的内心里还有对未来更大的憧憬。

朱新礼曾说过“一个人富起来不算什么本事,让周围的乡亲们都沾光,才叫能耐!”而当时在朱新礼的老家情况并不乐观,虽然靠着自己的努力,自己家已经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乡民们都还吃不饱饭。

所以在乡亲们的举荐下,1984年朱新礼丢掉了手上赚钱的运输生意,成为了村主任。

朱新礼是个敢想敢干的人,刚上任的朱新礼就大搞改革。他提出了“抢占先机抓工业,扩大效益兴商贸”的发展思路,让每家每户都把地拿出来统一管理。

但朱新礼的想法却遭到了村名们此起彼伏的质疑,大家都认为朱新礼是在乱搞,毕竟村子里祖祖辈辈种的都是粮食,如果不种粮食大家吃的都没有了。甚至还有人开始议论朱新礼,认为当初推举他是个错误的选择,因为他根本不懂农业。

虽然刚上任就吃了村民的闭门羹,但朱新礼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改革计划。他开始挨家挨户的做工作,还要求村干部起到带头作用,率先交出家里的地,并承诺给予每人一年500斤的面粉。

最终在朱新礼的努力下,新项目终于得以开动投产。

1986年,当地的总产值达到了1060万元,人均收入也从朱新礼1984年上任时的270元激增至900元。在朱新礼的领导下,村民们的生活开始越来越好了!

朱新礼出众的领导力也得到了上级的认可。1989年朱新礼碑评为了后备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上级还把他送到了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开始了为期3年的学习。

在回忆起这段时光的时候,朱新礼曾表示,如果没有这几年的学习,或许自己永远只是个村官,也不会选择创业了!

毕业后,朱新礼回到了沂源升职至县外经委的副主任,但刚上任后朱新礼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虽然当地的果农的产值已经很高了,但是却没有太多的销售渠道,只能任水果都烂在地里。

很快,朱新礼想出了解决了办法。朱新礼发现,当时苹果浓缩果汁市场还是一片空白的,如果利用这些卖不出去的苹果去做果汁说不定解决了当下的问题,还能挣更多的钱。

而也就是在此时,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第二次南巡讲话。朱新礼受此鼓舞,心想:不如自己干吧!

几天后朱新礼就辞去了自己的公职,准备下海创业了。

为了解决果农们的问题,朱新礼接手了一家负债1000多万,面临倒闭危机的罐头厂,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汇源公司。

但此时又一个难题放在了朱新礼面前!浓缩果汁需要进口的设备才能制作,但进口设备都价格昂贵,这个公司又负债累累,该怎么办呢?

无计可施的朱新礼只能用软磨硬泡的方式来和进口机器供应商谈判。在听完朱新礼一番天花乱坠的陈述后,供应商终于决定可以采用“补偿贸易”的方式来给朱新礼提供设备。也就是说先使用,再给钱。

有了机器,但也得有人指挥生产啊。朱新礼咬了咬牙,到处借钱,花重金聘请了德国著名的食品工程师汉德舒来管理。

对于此时的朱新礼来说,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要在市场上一鸣惊人,不成功便成仁!

没多久,第一批汇源浓缩果汁就研发出来了,剩下只差一次把它推广出去的机会!而也就是在这时,朱新礼从朋友那里得知德国马上就要举办国际食品博览会了,而这对于汇源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但此时的朱新礼已经是一身负债,就连去参会的资金都是个问题。

东凑西凑下,朱新礼终于窜够了路费,一个人背着汇源的果汁去了德国!

到了德国后情况并没有像朱新礼所设想的那样,根本没有人问津汇源。就在大会结束的前一天,近乎绝望的朱新礼终于等来了一家瑞士贸易公司。他们看中了汇源,并决定拿汇源的样品回去检验。

最终凭借过硬的质量,这家瑞士的贸易公司决定了和汇源的合同。也是因此,朱新礼获得了汇源的第一个大单子,价值500万美元!

虽然国际市场已经被打开,但国内却还没有被发掘。于是朱新礼决定把工厂从山东搬到了北京,因为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城市拥有更多的资源、市场、品牌。

可以说刚搬到北京的那段时间,是朱新礼和员工们最忙碌的一段时间。白天朱新礼带着大家走街串巷的宣传汇源,晚上还要在车间里生产产品。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北京的市场就被朱新礼打开了。接下来,朱新礼的目标就是将汇源进行全国性的扩张。

这一次,朱新礼又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他花了7000万的价格买下了央视新闻联播5秒标版的广告。凭借着这支广告,汇源彻底打响了品牌知名度。“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广告词!

到了2000年汇源以23%的市场份额,成功占据了果汁行业榜首的位置!

朱新礼是那种从来不会满足于现状的人,对于他来说虽然汇源已经成为了行业第一,但依旧还有很大的空间。

所以,2001年开始朱新礼开始牵手资本,让汇源开启了快速扩张的大门!

2001年的3月朱新礼找来了最大的资本合作伙伴——德隆集团。对方出资5.1亿现金占51%的股份与汇源联合成立了合资公司——北京汇源。

至此之后,汇源在全国版图的建设就此展开,全国各地都在密集的开始建厂,收购了26个大型果汁生产基地。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好景之持续了两年!

2003年德隆集团的资金链开始出现问题,还频繁的向朱新礼借钱,短短时间内朱新礼就借出去了3.8个亿!

但很快朱新礼就意识到情况不对,决定把汇源从“北京汇源”这家合资公司中脱离出来。便开了高于公司年利润7倍的价格要求收购德隆手上的股权。

那德隆岂又会放走嘴边的这块“大肥肉”。所以,很快双方的谈判就进入了僵持的阶段。

无奈之下,朱新礼再一次兵行险招,提出了一个“对赌”方案!这个方案将公司的归属权限定在了一个星期之内,在这一个星期谁先拿出足够的收购现金,另外一方就退出。

这一次幸运女神还是再一次的降临在了朱新礼的头上!

第二天朱新礼就借到了2个亿的现金,凑够了收购德隆股份所需的5.3亿。而彼时在德隆集团那边创始人却突发了脑溢血,输掉了这次对赌!

通过这次对赌协议,北京汇源的全部股份再一次重归朱新礼的怀抱。

与德隆“分手”后,朱新礼并没有对资本产生抵触心理,相反的是朱新礼发现要想汇源再上一层楼只能借助资本的力量。所以,很快朱新礼就开始寻觅下一个合作伙伴了。

2005年汇源与台湾统一集团签订了合资协议,统一集团以303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了汇源5%的股权,合资建立了“中国汇源果汁控股”。

实际上,这一次合作朱新礼更多的是在为汇源日后的上市做准备了。而合资公司成立后,汇源的估值也如愿以偿的提升了400%!

2006年,为了快速的完成汇源的上市计划,朱新礼又引入了法国达能、美国华平基金、荷兰发展银行和香港惠理基金等投资者,估值也再一次水涨船高。

2007年2月,汇源果汁成功的于香港完成了上市,募资规模超过了24亿,成为了那一年香港最大的ipo!

但谁也没有想到上市后朱新礼短短一年后,就决定把汇源卖给可口可乐!也是因此,汇源造就了当年全民关注的一起资本事件。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宣布将以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份,成为了可口可乐海外最大的收购计划。

但此计划一经宣布,引发了国内的轩然大波,最后甚至上升到了民族产业之争。可以说全国上下都一致反对此笔收购案!

最后这场收购风波甚至把中国商务部牵扯入场。2009年3月,中国商务部以反垄断法干涉了这笔收购,否决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案。

至此,这笔收购也就此宣告失败!

也是因为这比收购案的失败,彻底的改变了汇源的命运!2009年3月20日汇源复牌,股价就遭到了腰斩,跌幅超过50%,市值蒸发44.5亿港元。

不仅如此,朱新礼的计划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断了。原本朱新礼是打算卖掉汇源去做果树农业的,准备转型做上游的纯原料供应商。

所以在2007年的时候朱新礼就投资了很大的资产,还把汇源的销售人员裁掉了一大半。

但人算不如天算,朱新礼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收购案会上升到民族产业之争上。所以,计划的落空也让汇源这家企业惨遭大失血。

虽然2009年汇源重建了自己的销售队伍,但由于产能不足以折旧等一些问题,汇源等利润被逐渐蚕食。

最后不得已的情况下朱新礼只能开始出售原材料并涉足饮料代工的生意。但反相来说,这些举动都在大大的削减汇源的品牌价值。

随后几年里朱新礼开始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职业经理人!

期间,朱新礼聘任过很多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但最终的结果都微乎其微。

在外界看来,并不是这些职业经理人不行,而是汇源集团就像是朱新礼的家族企业。里面各个重要岗位上安插了各种朱新礼的亲戚,加上朱新礼在公司拥有绝对话语权,使得职业经理人很难变革

频繁的高层更替也让汇源的战略变得紊乱动荡。而此时果汁市场上竞争则越来越激烈,不断涌入的对手让汇源顾此失彼。

无奈之下的汇源只能寻求多元化战略,在苏打水、气泡饮料、功能饮料、乳酸菌饮料等领域尝试,但均未获得较大的成功。

2016年汇源的销售人员也从9222人骤减至1332人。对于饮料行业来说,销售跟不上,一切都是白搭。

因此2017年汇源财报销售额大减的同时,还跌下了连续十多年占领了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

截止2017年12月31日,汇源的总负债率已经达到了114亿,资产负债率高达51.8%!

而这一切数据,都在2018年爆发了!

2018年3月底就有人爆料称淡马锡控股清仓了所持汇源的全部8.23%的股份。而就在此消息爆出后几日,汇源果汁就遭受到了停牌处理。

原因是因为2017年8月-2018年3月期间汇源果汁向北京汇源饮料(朱新礼持股的非上市系公司)违规提供42.82亿的短期贷款,用于北京汇源饮料应付零时资金短缺需要。

也是因此,汇源果汁从4月3日起开始对汇源果汁进行停牌处理

2018年7月20日,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若公司未能在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港交所对复牌条件,那么将受到退市的程序。

而如今来看,汇源距离停牌已经过去了一年,但公司仍无任何好转。就在今年一月份的十天内,公司还连续辞职了三位董事。

而此时此刻面对自己一手建立的汇源面临倒下的危机时,不知朱新礼作何感想...

等待汇源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