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品先缘识字差(十)
其四:水中著盐,饮水乃知——从用典看孟浩然诗的清淡(兼谈关于暗典之孟浩然)第二部分
下面本文重点以众所周知的《春晓》和《过故人庄》为例分析说明孟浩然的暗用典故。
《春晓》脍炙人口,因通俗易懂而几成儿童读物。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春晓》言“诗到自然,无迹可寻”,然《春晓》真的无迹可寻吗?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之前有位著名唐代诗人,名叫沈佺期,他对中国格律诗贡献很大,尤其促进了七言律诗的形成。细读沈佺期《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全文:
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
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
可以清晰看到,《芳树》最后四句与《春晓》整个诗意的关联。当然,我们承认,就算不知道《芳树》,也无碍于读者对《春晓》的阅读,孟浩然的诗确实能做到离开典故也能独立通顺成诗。而且相比而言,我们更喜欢《春晓》表达出的“不觉晓”的平白如话,“闻啼鸟”的童真意趣。不过,只有联想《芳树》,我们才能加深感受“风雨声”的厚重,“知多少”的成年烦恼。而《春晓》之所以历代传诵不衰,雅俗共赏,也正在于孟浩然对前人典故的巧妙化用,让其诗意、诗味能不断翻新。
下面再看《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般都把“鸡黍”释为出自《论语·微子》,即包含隐者“荷蓧丈人”与贤人“子路”之典故。也有识得“鸡黍”亦出自《后汉书·范式传》的范式和张劭的典故,即孟浩然在此言自己与诗题中的“故人”乃“鸡黍之交”。首联一开始就一典两用,非常经济地做到了以少总多、淡中转浓。
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开轩”句常释为化自竹林七贤之阮籍《咏怀》的“开轩临四野”,其实这句尚暗含《诗经·七月》“九月筑场圃”,因为本诗描绘的季节就是近九月,通过《诗经·七月》紧扣了农家田园主题。“把酒”句化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借陶诗名句继续扣紧田园农家。
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化自萧统《陶渊明传》:“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也可联想至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
以上是传统的《过故人庄》用典分析,除了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之外,整首诗句句都分析识别到了有典,这种分析使得《过故人庄》的创作呈现一种内部不平衡:三联都有用典,为何颔联独无?而这也恰是孟浩然擅长暗用典故的最佳例证。
表面上看,这一联是粗识字者都能读懂的纯写景句子,然而“青山”一名 青林山,乃是南朝诗人谢朓曾卜居之处,又称谢公山(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袁宏始作《东征赋》”南朝梁刘孝标注:“后游青山饮酌,既归,公命宏同载,众为危惧。”),故而,“青山”古人常用来代指谢朓。而“绿树”可指柳树,兼之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故而,“绿树”可代指陶渊明。如果本文上述解释尚觉牵强的话,我们可再以李白《题东溪公幽居》诗:“宅近青山同谢朓,门垂碧柳似陶潜 。” 为证,这里可清楚地看到与孟浩然同时期的李白将“青山”与“碧柳”对偶以关联“谢朓”与“陶潜”,这种代指已非偶然现象。何况,以田园诗派陶渊明与山水诗派谢朓作联,更能显出盛唐山水田园诗之独有气象。
综如上述,其一:就算口语化程度极高的《春晓》,其中也含有典故。大量的例证都在说明,孟浩然写诗非常喜欢用典。可以说,研究孟浩然诗的典故即是研究孟浩然的诗风。
其二:虽然不知不识孟浩然诗歌中的典故,也能完成对其诗歌的阅读欣赏,但是离开典故的孟诗,还不足以成为人们传唱的经典。也就是说,离开典故的孟诗,价值会降低许多,不可能让孟浩然成为其同时代的人所称颂的对象(文首已引的李白杜甫的评价),更不可能让孟浩然成为后人学习研究的对象。
其三:孟浩然所用典故中,多涉前代名士隐士,无数闲居隐逸生活题材的典故,让孟诗冲淡自然,富有超妙之趣,这给王维作了前驱(王维山水诗长于以人点景,多用名人雅士),也为王孟诗派打下基础,更为孟浩然自己的诗风贴上了清淡的标签。
其四:暗用典故,是孟诗对山水田园诗的最大贡献之一,也是孟诗清淡的最重要元素。孟诗继陶渊明、二谢之后,能将“田园诗派”与“山水诗派”合二为一,开盛唐山水田园诗之先河,暗用典故助力不少。因为,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歌,语言风格更接近口语而平淡清新,二谢山水诗语言风格则相对清雅精致。唯有将典故暗用于寻常口语中,才能融山水的清淡逸兴与田园的清淡简朴为一体,才能让盛唐山水田园诗走上历史舞台。再者,倘纯以“明用典故”写隐士,隐士终归不“隐”,倘纯以“明用典故”写山水田园,然笔下山水田园风光不免太过明丽太过具象。观孟浩然诗作,以暗典言隐士,隐士高玄自然,以暗典言田园山水,田园怡情山水养性,此乃真田园真山水真隐逸真清淡。闻一多先生《唐诗杂论》有言:“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盂浩然的诗”,说的正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