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陡滑坡段路基处治方案探讨

对于公路高边坡治理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当边坡高度过高,原位治理施工难度过大时,就不宜对高边坡进行原位的主动加固。而宜依据高边坡所在的保护对象特征,考虑实施被动的保护工程措施,即只要能确保被保护结构物的安全,就可以不对高大边坡进行原位的主动加固防护。这在汶川5.12地震灾后重建工程就表现的十分到位。
如岷江河谷两岸山体相对高差达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地震造成山体松散,危岩落石、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育,严重威胁着下部公路的安全。如果要采用原位的边坡加固,则高大山体的加固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且施工难度也将是一个难于上青天的境界,且原位加固并不能确保病害的彻底根治。故技术人员“保路”为主的理念,在公路路基部位针对性的设置不同规模的明洞、棚洞、渡槽、拦石墙等被动防护工程,不但大大减小了施工难度,而且有效的对不良地质体进行了处治。
这种对高大边坡进行被动防护的理念,是建立在工程安全、工程可实施性和工程造价等综合考量基础上的,在一些高大边坡的处治上,这种被动处治的理念往往具有独到之处。
某高山峡谷区堆积体段,其外侧为流量暴涨暴落的大河。由于宽约7.5m的公路修建时坡脚开挖、坡体地下水丰富等因素,造成暴雨时堆积体发生了宽约50m,高约120m,体积约7万方的滑坡。造成下部设置的高约2~3m的护脚墙发生倾斜,坡体富水严重,滑坡的坡体常年处于蠕滑状态,暴雨时往往形成泥流堆积于路面,或造成坡面碎块石“跳跃上路”,对行车形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该段路基成为多年来公路运营的“肠梗阻”路段,每到雨季,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图1 滑坡全貌

图2 坡脚挡墙变形,地下水发育

从现场看,该段线路的病害属于高边坡+滑坡的性质,即病害处治既要确保滑坡的稳定,也要确保高边坡的稳定。不但要确保坡体,也要确保边坡,乃至坡面病害不能对下部的公路形成安全隐患。
这在公路线形要求而无改移线路的基础上,只能采取原位处治。但如果对滑坡+高边坡病害处治,则120m的高的高大边坡加固范围大,且坡面松散而施工难度大,并且需对整个滑坡进行治理,而工程费用将十分高昂,这对于资金相当紧张的下部公路来说是十分不划算的处治方案。
基于此,决定对该段病害采取在路基部位进行被动防护,即放弃原位的主动加固工程方案,而在路基部位设置抗滑棚洞进行病害处治。该方案的好处是被动防护的抗滑棚洞在对滑坡进行支挡加固的基础上,利用棚洞与其上部设置的缓冲层对高大边坡失稳产生的滑移,落石进行被动防护,这样将滑坡+高边坡的复杂叠加病害简化为相对单一的滑坡治理。即
1、在坡脚路堑墙部位设置用以支挡滑坡的抗滑桩作为装配式棚洞的内侧墙,并在桩间挂板上设置长度较大的仰斜排水孔将滑坡地下水进行引排至棚洞内边沟排走,从而提高滑坡的稳定性。
2、棚洞上部设置一定倾斜度、一定厚度的缓冲层,从而在上部高大边坡发生边坡或坡面局部失稳时,能够有效将下落的堆积体通过棚洞排放于路基外侧。
以上抗滑棚洞的处治方案,较原位处治的更为安全,施工更为简单方便,且工程造价明显较低,是一个相对较优的方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