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西南夷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简析:

本文是一篇民族史传,记述了我国西南(包括今云南以及贵州、四川西部)地区在秦汉时代的许多部落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风俗民情,以及同汉王朝的关系,记述了汉朝的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和王然于等抚定西南夷的史实,描述了夜郎、滇等先后归附汉王朝,变国为郡,设官置吏的过程,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最终将形成一个和睦的多民族国家的必然趋势,反映了司马迁民族一统的历史观念,表现了他的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思想,有其进步意义。

文章头绪甚多,但结构安排却井然有条,前后映照,重点突出(主要写夜郎和滇),“文章之精密”(吴见思《史记论文》),达到“无隙可蹈,无懈可击”(李景星《史记评议》)的程度,有较高的艺术性。

原文、注释与翻译: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①,夜郎最大②。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③,滇最大④;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⑤,此皆魋结⑥,耕田,有邑聚⑦。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嶲、昆明⑧,皆编发⑨,随畜迁徙,毋常处⑩,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箸(13),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14),皆氐类也(15)。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①西南夷:泛指我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君长:即部落首领。什:通“十”。数:统计、计算。②夜郎:古代部族名,也是国名。③其:代指夜郎。靡莫:古代部落名,属于羌氐族系统。④滇:古代部族、国名。⑤邛(qióng,穷)都:古代部族名、国名。⑥魋结:一种发式,将头发梳成椎形,故称“椎髻”。⑦邑:城镇。聚:村落。⑧嶲:古代部族名。昆明:古代部族名,也是古国名。⑨编:通“辫”“编发”,就是把头发梳成辫。⑩毋常处:无永久居住的地方。(11)徙:古代部族名,古国名。筰(zuó,昨)都:古部族名、国名。(12)冉、駹:皆古代部族名。(13)土箸:定居某地,常期不移动。箸,通“著”。(14)白马:古代部族名。(15)氐类:氐族的同类,都属于氐族。

西南夷的君长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夜郎的势力最强大。夜郎以西的靡莫之夷也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滇的势力最大。从滇往北,那里的君长也多得用十来计算,其中邛都势力最大。这些夷国的人都头梳椎髻,耕种田地,有聚居在一起的城镇和村落。他们以外的地方,西边从同师往东,直到北边的楪(yè,叶)榆,称为嶲(x?,西)和昆明,这些夷人都把头发结成辫子,随着放牧的牲畜到处迁徙,没有固定的居住之地,也没有长帅,他们活动的地方有几千里。从嶲往东北去,君长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徙(s?,思)和筰(zuó,昨)都势力最大。从筰往东北去,君长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冉駹(máng,忙)的势力最大。他们的风俗是,有的是土著之民,有的是移徙之民,都在蜀郡的西边。从冉駹往东北去,君长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白马的势力最大,都是氐族的同类。这些都是巴郡、蜀郡西南以外的蛮夷。

始楚威王时(16),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17),略巴、蜀、黔中以西(18)。庄者,故楚庄王苗裔也(19)。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20),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21)。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22),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23),变服(24),从其俗,以长之(25)。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26),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27)。巴、蜀民或窃出商贾(28),取其筰马、僰僮、髦牛(29),以此巴、蜀殷富(30)。

(16)楚威王:楚国国君,公元前三三九年至前三二九年在位。按庄入滇在顷襄王(前298至前263在位)时,此楚威王当是楚顷襄王之误。《后汉书》及《华阳国志》皆作顷襄王,是。(17)庄于顷襄王二十年(前279),曾率兵沿长江从黔中进入云南,后因秦兵南侵,堵塞他回楚之路,便在滇中称王。将:率。循:沿着。江:长江。(18)略:攻取。(19)苗裔:后代子孙。(20)旁:四边,周围。(21)兵威:军事威力。定:平定。(22)会:恰巧。击夺:攻击夺取。按秦昭襄王时,于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夺取楚国黔中之地(见卷五《秦本纪》)。又于顷襄王二十二年(前277),再次夺楚黔中郡和巫地(见卷四十《楚世家》与(卷五《秦本纪》)。(23)其众:指庄的大军。王滇:在滇中称王。(24)变服:改变楚的服饰,穿起当地人的服装。(25)长之:给当地人当长帅。(26)略:大略。五尺道:道路名。按秦统一中国后,为控制西南地区,在四川宜宾和云南曲靖间修了一条大道,路面宽五尺,故称五尺道。(27)开:《汉书》作“关”,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以为当作“关”,关塞,即把蜀地原来的边界当作关。故:原。徼:边界。(28)或:有的人。商贾:作买卖。(29)筰马:筰都的马。僰僮:僰人奴婢。按僰是古代部族名。髦牛:即牦牛。(30)殷富:特别富有。

当初在楚威王时,派将军庄率领军队沿着长江而上,攻取了巴郡、蜀郡和黔中郡以西的地方。庄是从前的楚庄王的后代子孙。庄到达滇池,这里方圆三百里,旁边都是平地,肥沃富饶的地方有几千里。庄依*他的军队的威势平定了这个地方,让它归属楚国。他想回楚国报告这情况,正赶上秦国攻打并夺取了楚国巴郡、黔中郡,道路被阻隔而不能通过,因而又回到滇池,借助他的军队做了滇王,改换服式,顺从当地习俗,因此当了滇人的统治者。秦朝时,常頞曾大略地开通了五尺道,并在这些国家设置了一些官吏。过了十几年,秦朝灭亡了。等到汉朝建立了,把这些国家都丢弃了,而将蜀郡的原来的边界当作关塞。巴郡和蜀郡百姓中的有些人偷着出塞作买卖,换取筰国的马,僰(bō,波)国的僮仆与牦牛,因此巴、蜀两郡特别富有。

(0)

相关推荐

  • 云南最早的古国滇国,为何是楚人建立的,文化风格以越文化为主?

    滇池 今天的云南省简称"滇",一般认为是与其境内的滇池有关.滇池作为云南的代表,在2000多年前,其沿岸就出现过一个神秘的古国--滇国.滇国从建立到灭亡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一.庄蹻 ...

  • 林海涛:方国瑜先生的整体论与庄蹻入滇再研究

    [摘   要]战国到秦汉是古代中国国家形态从王国阶段转向帝国阶段的重要时期,中国在空间整合的同时,也达到一个文化交融的顶峰."庄蹻入滇"历来被视为研究中原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的大事 ...

  • 楚国大盗自称楚王后裔,领10万人建立一国,169年后中国多一大省

    图片来自网络 前言 盗跖和庄蹻,被并称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盗.相对于盗跖,庄蹻的名字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其做出的功业却远超盗跖.公元前278年,楚国大盗庄蹻率10万深入丛林,消失无踪.169年后,由其 ...

  • “夜郎自大”的由来:夜郎王真的是自大吗?

    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了这么个故事:汉朝出使西南的使者抵达滇国之后,滇王询问汉朝使者,汉朝与滇国相比到底谁更大,而夜郎王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 ...

  • 西南夷列传(二)

    读更多美文,敬请关注黄河歌者:微信公众号huanghegezhe,<简书>搜索"黄河歌者".每天为您推送有特色的文章.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 ...

  • 史记&#183;西南夷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3)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会员上传请你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157) 及至南越反①,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②.且兰君恐远行③,旁国虏其老弱④,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 ...

  • 史记·龟策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龟策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简介] 这是专记卜筮活动的类传."龟策"是指龟甲和蓍草,古人用它来占卜吉凶.<礼记·曲礼上>曰:"龟为卜,策为筮" ...

  • 史记·日者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日者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原文.注释与翻译] 自古受命而王①,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②!其于周尤甚③,及秦可见④.代王之入⑤,任于卜者⑥.太卜之起⑦,由汉兴而有⑧. ①受命而王:承受天 ...

  • 史记·佞幸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佞幸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说明与解析] 本文是记述汉代佞臣邓通.赵同和李延年等的合传,揭露了他们无才无德,却善承上意,察颜观色,专以谄媚事主,甚至不惜丧失人格,吮痈取宠,以及他们恃宠骄横,*乱永巷的 ...

  • 史记·酷吏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酷吏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原文.注释与翻译] 孔子曰①:"导之以政②,齐之以刑③,民免而无耻④.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老氏称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⑦ ...

  • 史记·汲郑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汲郑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①.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②,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③.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④,上便黯往视之.不至 ...

  • 史记·循吏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也①.文武不备②,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③,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④.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 ...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①.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②,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发觉③,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 ...

  • 史记·东越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简析: 本文记述东越的变迁史实,可分为两部分.前段写秦末汉初时,东越由郡县变为闽越国和东海国,句践的后裔无诸成为闽越王,摇成为东海王.后来,东海王助汉诛杀叛乱首领吴王濞而迁处江淮间.馀善杀闽越王郢而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