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剑无锋炼成史!颜真卿流变之道和追索之法4,木衍斋法书漫谈

据颜真卿在《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里的记载,张旭不多次试图摆脱颜真卿以拒绝传授笔法的原文是“张公乃当堂踞坐床,而命仆居乎小榻,乃曰:“笔法玄微,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讵可言其要妙?””,这里明确提出了张旭认为的传法的两种对象:志士和高人。

整个书法史上,以专注书法为毕生追求以至于可以忽略人生其余的大家,其实只有一个半:张旭与米芾。(米芾另文解析)他说的志士和高人大概率指的是对方在书道方面的表现。无论第一次二十来岁拜访张旭的颜真卿,还是二追张旭的三十六岁的颜真卿,显然还远没有达到书道“高人”的程度,这是显而易见的。《王琳墓志》类型的时风类水准,远不能承载颜真卿留下来的书艺上的赫赫威名与无远弗届的影响力。

那么张旭之所以不传法,只能有一种解释:张旭认为颜真卿在书道方面连“志士”都不能算!

根据鲁公的生平年表进行详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对于张旭这种鄙视,当时的颜真卿还的确不是被冤枉的。我们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解析:

首先,如果说王羲之的的书圣其实是书道中的道家之圣,颜真卿则毫无疑问是书道中的儒家之圣。在整个数千年书法史上,没有任何一位大家拥有能够与颜氏家族相抗衡的儒学背景,不仅仅是始祖颜回是孔门72贤之首被尊复圣,而且千年间家学不堕,始终人才辈出,个个忠孝节义、彪炳历朝。

对于这样的家族来说,“立德立言立功”方为三不朽,书法小道始终未能放上颜家人的关注点。事实上,其高祖,也同样是书法高手的颜师古明确示训子侄“勿耽于书技”。而颜真卿《王琳墓志》的书法水准也的确不能称高妙,在那个时代只能说是一般而已。张伯英先生“千唐志斋”所藏过千唐代墓志以书法而言强过《王琳墓志》的过半不能算夸张。真正着眼于书道、能够提出中规中矩不算外行的求教的时期,还算是二追张旭之时。所以,在张旭看来,就算是颜真卿二十来岁有两年与自己有求教关系,却因为颜真卿志不在此,且进步太小,没有剖石现玉之效,所以颜真卿第二次来追随的时候他几乎完全不以师生之谊为念,以训斥、摆脱的无礼行为一而再给颜真卿脸色看。

其次,以足球运动员分类来比拟,所谓魏晋笔法其实重在“小、快、灵”,无论楷、行、草均以强调笔法的灵动、章法的发乎心而越乎礼为指规。张旭的书学法脉极其纯正,楷书的灵动是超越虞世南、智永的,大草的狂放和神俊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有这些致力于释放天性的创作能力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基础:笔技。功夫的累积是需要大量时间精力的,三岁丧父、二十五岁才通过国子监考试走上仕途的颜真卿作为一个标准的祖传儒生,是不会置“学问经济”、重振家声于不顾,去追求那个虚幻的书法艺术的。二追张旭其实成了颜真卿关注书道、致力变法的契机,而开启这一大门的,是张旭教了半拉子笔法……他所教,以问难点拨为主,很多细节并未展开而显然欲言又止。

所以,《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其实是理解鲁公书法养成史的一个核心密码,而以作品的角度来看待,有一部作品是鲁公书法进击之路上打的第一个BOSS。

56岁的颜真卿,经历了生离死别、国仇家恨、烽火连天和翻云覆雨,而他晋爵鲁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古代爵位公侯伯子男,公是最高一级,而且以当年王谢郡望(颜氏家族同样为山东琅琊郡望)封地,这不能不说是难得殊荣。除了皇族亲眷或以不世之战功封王,他仕途上已经登上了人臣顶峰。

八月写了《和政公主神道碑铭》,十一月,写了《与郭仆射书》(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争座位稿》)、《郭氏家庙碑》、《李光弼神道碑铭》。能书写这四件作品代表的都是最强大的政治地位与人望乃至于书法造诣为人所认同,其中最值得瞩目的就是《郭家庙碑》。

这郭氏家庙的郭,是郭子仪,就是京剧《打金枝》里那位跟公主老婆敢动手的大胆驸马的老爷子,如同汉代的卫青、霍去病一般光辉的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我们来看看他任过的官职:司徒(最高法院长)、代国公、中书令(约等于总理)、汾阳郡王、关内副元帅(上将大元帅)、“尚父”(皇帝以父待之,古时还有两人享受过这个尊号,姜子牙、诸葛亮)、太尉(军委主席)……书写这个家庙碑背后所负载的政治能量,已经超过为孔庙书碑了。

以书法而言,颜真卿在《郭家庙碑》中表现出来的书法,已经与《多宝塔碑》有脱胎换骨之效,人熟了、官熟了、字也熟了,更难得是开始展现出身居高位者的博大、厚重的气质,尤其在完全消化了魏晋笔法之后掺以篆隶家学,渐有自己面目,将徐浩引领的时风活生生拔高了几个台阶。这件作品可以作为鲁公书法前期与中期的分水岭。但,依然依稀有被法度束缚的痕迹,因而相较《颜氏家庙碑》就显得稍生硬、拘束、转笔不畅达而显过于工整,所以反而更适宜于学书者临习模仿。

这个阶段里的颜真卿,行书已经可以与二王相伯仲而更多一些“位极人臣”的胆魄和控制感,而楷书彻底甩开时风的媚气,开始追求古拙阔达的气质,单字上大量使用篆隶结构,将虞世南、薛稷、褚遂良、欧阳询传递而来的始终不脱隋代风骨和细笔秀劲的风格彻底洗掉,露出浑脱雄壮的颜体真趣。不过,还不浓厚,真正带领唐代书风登上巅峰的,还要看颜真卿书法之路的第四个阶段——人我两忘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