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湿热证候的中医辩证论治

      下焦湿热证候,或由中焦湿热不解渐传下焦而来;或因湿热邪气由下焦袭入而致。其病变部位在膀胱或小肠、大肠。其证候类型虽有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之别,但因其皆属水液代谢失常,饮食物传导失司的病变,故均以小便或大便排出障碍,舌苔腻、脉濡为主要临床特征。由于湿热弥漫,头身重痛、脘痞腹胀、纳呆呕恶等上、中焦症状亦可同时出现。

    下焦湿热证候的治疗,应以淡渗利湿为法。选用淡渗利湿药物,因势利导,导湿热从小便而出,若膀胱热重者,亦可用苦寒清利之品。大肠湿重于热者,可于淡渗之中加辛温宣化药物,以化湿通腑。大肠热重于湿者,则应以清化湿热,导滞通下为法。

    兹将临床常见的下焦湿热证候的辨治,分述如下。

  【湿重于热】

  【湿阻膀胱】

  【临床表现】:身热不扬,头晕而胀,身重且痛,神志昏迷,口干不欲饮,呕恶不食,小便不通,舌苔白腻,脉濡。

  【病机分析】:本证乃下焦湿重于热,阻滞膀胱,水道不通,湿热邪气由下焦弥漫中、上焦之候。其主症是小便不通。湿热阻滞膀胱,下窍闭塞,气化不行,水道不通,故小便点滴皆无。因其病机乃湿阻下窍,故小便不通而尿道并无灼热疼痛之感,与下焦热重于湿之小便频、急、溺时热痛者不同。因小便不通,邪无出路,故湿热上泛而弥漫于中、上焦。身热不扬,是湿重于热、热蕴湿中之象。湿热上犯清窍,则头晕、胀而沉重如裹。湿热弥漫于肌腠,则周身重痛。湿热蒙蔽心包,心神内闭,则神志昏迷,时昏时醒。湿阻气机,气化不利,津不上承,故口干而不欲饮。脾胃升降失司,故纳呆不食,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濡均为湿浊内蕴之象。

    【治法】:淡渗利湿,芳香开窍。

    【方药】:【茯苓皮汤】送服【苏合香丸】。

  【茯苓皮汤】(引《温病条辨》):茯苓皮15克,生薏仁15克,猪苓9克,大腹皮9克,白通草9克,淡竹叶6克。

    【方解】:本证之关键在于湿阻膀胱,水道不通而无尿,故用茯苓皮汤淡渗利湿,以通利小便,使水道通,则邪有出路。因湿热上蒙心包,故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以醒神志。

    茯苓皮汤中以茯苓皮为君药,生薏仁、大腹皮为臣药,其他药为佐、使。茯苓皮配猪苓,淡渗利湿,通利小便。生薏苡仁配通草、淡竹叶,利湿清热,导湿热从小便而出,生薏仁又有健脾之功;淡竹叶兼具宣透之长;通草通利三焦。大腹皮行气燥湿,宣畅气机,使气行则湿易去。诸药配伍,共奏利湿清热,宣畅气机之功,使阳气宣畅,则水道通调,小便自下。

    湿热上蒙心包,非淡渗利湿所能解。故又用苏合香丸,以其辛温芳香而行气化湿,开窍醒神。临床中若无苏合香丸,可于茯苓皮汤中加石菖蒲12克,郁金10克,藿香12克,佩兰12克代之。

    在本证发展过程中,由于患者素体阳盛,或治疗时大量使用温燥药物,其证候可从阳化热,逐渐转化为湿热并重,其诊断依据是:舌苔由白腻转黄腻,脉由濡转为濡数。其治疗,仍用茯苓皮汤淡渗利湿,通水道而利小便。将苏合香丸改为至宝丹,以其芳香清凉而开窍醒神。

    关于本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焦篇第五十六条》中云:“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先宜芳香通神利窍,安宫牛黄丸;继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从“吸受秽湿”与“舌白”可以看出,本证是湿重于热无疑。吴氏将本证列入中焦病变的理由,即他在本条分注中所云:“此证表里、经络、脏腑、三焦俱为湿热所困”,他将湿热弥漫三焦的病变中心定位于脾胃,因而将本证归于中焦。究其实,本证之关键在“小便不通”,致邪无出路而弥漫三焦,其治用茯苓皮汤,以淡渗利湿为法,均可确证其病变中心部位不在中焦而在下焦膀胱。

    对本证的治疗,吴氏提出:“先宜芳香通神利窍,安宫牛黄丸;继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他这样治疗的理由是:“此证表里、经络、脏腑、三焦俱为湿热所困,最畏内闭外脱,故急以牛黄丸宣窍清热而护神明;但牛黄丸不能利湿分消,故继以茯苓皮汤。”吴氏此论,错误有二。一是先开窍,后利湿,本末倒置;二是开窍用大寒豁痰之剂安宫牛黄丸,易致湿邪冰伏。其病机是湿阻膀胱,邪无出路,而致湿热上蒙心包。下窍不通则邪无出路,邪不解则窍不能开,故先开窍而后利湿之论实属本末倒置,应当是利湿与开窍并施,方能收到邪去窍开的效果。其蒙蔽心包者乃湿浊,并非热痰,这从其所述“吸受秽湿”“舌白”之句可知。湿邪最忌寒凉,若竟率投安宫牛黄丸清热豁痰之剂,则必遏伤阳气而冰伏湿邪,反使窍闭更甚,是“最畏内闭外脱”而反促其内闭外脱之举。应当治以温开之剂,用苏合香丸。即使见舌苔黄腻,脉濡数之湿热并重征象,亦只可用至宝丹之清凉芳香,以开其窍,安宫牛黄丸仍不可用。吴鞠通作为一位著名的温病学家,对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功不可没。但智者千虑亦难免一失,故本文将此证的辨治问题提出来,以与读者切磋。

  【湿滞大肠】

  【临床表现】:身热不扬,头晕而胀,神志昏蒙,脘痞,呕恶,少腹硬满,大便不通,舌苔垢腻,脉濡。

  【病机分析】:本证乃下焦湿重于热,阻滞大肠,腑气不通而致湿热弥漫于中、上焦之候。湿热裹结,热蕴湿中,故身热不扬。湿热上犯清窍,故头晕、胀而沉重如裹。湿热上蒙心包,心神被抑,故神识昏蒙,如呆如痴。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失司,故脘痞,呕恶。湿邪阻滞大肠,气机闭塞,腑气不通,故大便不通,少腹胀满而按之硬。舌苔垢腻,脉濡均为湿浊内盛之征。

    【治法】:化湿行气,导滞通腑。

    【方药】:宣清导浊汤(引《温病条辨》)。

猪苓15克,茯苓15克,寒水石18克,晚蚕沙12克,皂荚子(去皮)9克。

    【方解】:本证乃湿阻气机,腑气不通而致大便不下,并非燥屎内结,故忌用苦寒攻下之品,防其损伤脾阳,反致洞泄之变。方中以晚蚕沙、皂荚子为君药,猪苓、茯苓为臣药,寒水石为佐药。晚蚕沙甘辛温,入大肠经,化湿导浊而宣清气。皂荚子辛温走窜,有燥湿开郁,宣畅气机之功,宣清气而使浊气降。二药相配,使湿浊由大肠而化。皂荚子通利关窍,又兼开窍醒神之功。茯苓健脾利湿。猪苓淡渗利湿。二药相配,利湿浊由小便而出,使大肠之湿分消而解。寒水石清中、下焦之热。诸药配伍,分利湿热,导湿浊下行而使清气得宣,气机畅达则湿浊降,腑气通而大便自下,故以宣清导浊名方。若神昏较重者,可用汤剂送服苏合香丸,温开以醒神志。

  【热重于湿】

  【膀胱湿热】

  【临床表现】:身热,口渴,尿频而急,溺时热痛,淋漓不畅,浑浊黄赤,甚则尿中带血,舌质红苔黄腻而干,脉数。

  【病机分析】:本证乃下焦热重于湿、阻滞膀胱、水道不利之候。正邪相争,故身热。热盛津伤,则口渴。热性急趋,下迫膀胱,故尿频而急,溺时尿道热痛。湿热相煎,黏滞于膀胱,下窍阻塞,水道不利,故溺时淋漓不畅。湿热煎熬而津液耗伤,故尿液浑浊黄赤。热邪灼伤血络,血溢于尿中,则尿中带血。舌苔黄腻而干,脉数,均为热重之象。

治法:清利湿热,通淋利尿。

  【方药】:八正散(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500克。

    上为散,每服6克,水一盏,入灯心煎至7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现代多作汤剂,药物剂量以常用量为度。

方解:方中以车前子、木通为君药。车前子臣以瞿麦、萹蓄、滑石,寒凉清利,祛湿热而通淋利尿。木通臣以栀子,苦寒泄热,通利三焦,导热从小便而出。佐以大黄苦寒下达,泄热降火,推陈致新,且凉血以止血。炙甘草调和诸药,防其苦寒伤正。使以灯心,导三焦之热下行。诸药配伍,清利湿热,通利三焦而导热下行,使湿热之邪由小便分利而出。

  【胃肠湿热夹滞】

  【临床表现】:身热,呕恶,脘痞,腹胀,大便溏臭不爽,色如黄酱,内夹不消化食物,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分析】:湿热内蕴,正邪相争,故身热。湿热阻滞气机,脾胃升降失司,故恶心呕吐,脘痞腹胀。湿热困阻脾胃,胃气呆钝,消磨功能障碍,脾之运化失司,则消磨与运化不利而食滞内停。湿热夹食滞黏滞于大肠,故大便溏臭而排出不爽,其色如黄酱,内夹不消化食物。舌苔腻,脉濡主湿浊内蕴;舌质红苔黄,脉数,则主热盛,是热重于湿之象。

  【治法】:清化湿热,导滞通下。

  【方药】:枳实导滞汤(引《通俗伤寒论》):小枳实6克,生大黄4.5克(酒洗),净楂肉9克,尖槟榔4.5克,薄川朴4.5克,小川连1.8克,六和曲9克,青连翘4.5克,老紫草9克,细木通2.4克,生甘草1.5克。

  【方解】:本证既非燥热内结之腑实证,又非湿邪阻滞大肠。故其治疗既不能单纯苦寒攻下,又非宣清导浊可解,而应清化湿热与导滞通下并施。方中以枳实、厚朴、大黄、黄连为君药,槟榔、山楂、神曲为臣药,其他药为佐、使。枳实、厚朴、大黄相配,即小承气汤,再臣以槟榔,共奏辛开苦降、泄热通下、行气导滞之功。山楂、神曲为消导之品,可消导胃肠之食滞。黄连清热燥湿,连翘轻宣透泄,二药与紫草相配,清泄肠腑热邪。木通清利三焦,导热从小便而出。生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泄热。综观其方,清热、祛湿、通下、行气、消导五类药并用,共奏清化湿热、导滞通下之功。因本证乃湿热夹食滞黏滞于胃肠,与燥屎内结不同,非一攻可下,故其方可连续服用,直至大便不溏、湿热尽除为止。但其剂量宜轻,以防苦寒过重而伤脾阳。可以说,本方的特点是小剂量、连续服的缓下之剂。正如叶天士所云:“湿热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

湿热痢疾

  【临床表现】:身热,口渴,下痢,腹痛,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病机分析】湿热阻滞大肠,正邪相争,故身热。热重伤津,故口渴。热迫大肠,则下痢频繁。湿阻气机,腑气不通,则腹中作痛。湿热郁蒸,血肉壅滞腐败,化而为脓,故便下脓血。里急及肛门灼热,是热邪逼迫所致;后重乃湿滞大肠,黏着难下之征。舌苔腻,脉弦主湿阻气滞;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则主热邪为重。

  【治法】:清热燥湿,凉血止痢。

  【方药】:加味白头翁汤(引《温病条辨》):白头翁9克,秦皮6克,黄连6克,黄柏6克,白芍6克,黄芩9克。

  【方解】:方中以白头翁、白芍为君药。白头翁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白芍养血柔肝,缓挛急而止腹痛。黄芩、黄连、黄柏合用,苦寒清热燥湿,祛上、中、下三焦之邪,三者共为臣药。佐以秦皮,更增清热燥湿止痢之效。诸药配伍,共奏清热燥湿、凉血止痢之功。

    综上所述,湿热病是湿热邪气侵袭人体,导致气机阻滞、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的病变。因其邪气所在部位不同,病机与治法亦异。现将上、中、下三焦湿热病的病机与治法列简表概览如下(注:由于表格内容无法正常显示,请查看PDF格式。)。

    【文章来源】刘景源 王庆侠 北京中医药大学

(0)

相关推荐

  • 李茂昌总结六腑气机旋转用药十二对(中)

    木通配藁本入膀胱 木通,凉,若下焦蓄水,要思考能不能用木通,只有出现下焦蓄水,有湿热或虚热,才可以用木通,注意常规剂量要在15克以内.膀胱属水归肾,膀胱以疏泄水湿为主要功能.木通的使用要注意剂量问题. ...

  • 鼻衄中医辩证论治 第二千六百三十九期

    鼻衄,又称鼻出血,以鼻窍中出血为特征,引起鼻衄的原因很复杂,很多疾病均可出现鼻衄.鼻衄严重者可导致严重后果,如出血过多,就会出现贫血.虚脱,甚至死亡. 西医称本病为鼻出血,认为多与全身性疾病如急性传染 ...

  • 血压偏高是阳明不降还是太阴不升,中医辩证论治

    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就诊是因为近期血压偏高.小伙子一看就是那种富家子弟,虽然看上去不是特胖,但感觉还是浑身肥油油的,脖子上带一根大金链子,头发稀疏,面色潮红,就是那种红光满面的样子.想是终日肥甘厚味 ...

  • 便秘中医辩证论治

    便秘中医辩证论治 学中医书馆 阅11525转1202019-01-03 分享收藏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时间不延长但排便困难的症状.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 ...

  • 特发性震颤中医辩证论治

    特发性震颤,用医疗器材是检查不出来的,数据的结果显示都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的,所以很多的治疗方法并没有什么效果.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只能看着病情恶化,却没有办法,不仅给患者的社会生活交际方面带来了影响 ...

  • 淋证中医辩证论治

    辨明淋证类别由于每种淋证都有不同的病机,其演变规律和治法也不尽相同,在此需要辨明淋证类别.辨识的要点是每种淋证的各自特征.起病急,症见发热,小便热赤,尿时热痛,小便频急症状明显. 一.辨证要点- 1. ...

  • 癥瘕中医辩证论治

    妇人胞中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甚或出血者.称为症瘕.症与瘕,按其病变性质有所不同.症,坚硬成块,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处,病属血分,瘕,痞满无形,时聚时散,推揉转动,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但就 ...

  • 小儿腹泻的中医辩证调治

    每到夏秋季节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以婴幼儿(6个月-2岁)腹泻的发病率最高.多数孩子最初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8℃-40℃,多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微咳.咽部不适等.几乎所有患 ...

  •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中医辩证论治原则

    少数患者病久水湿潴留,浊邪上犯,脾肾阳衰,治当温阳散寒,通腑涤浊.临证常分以下7型论治. (1)风邪袭表,邪热内蕴:症见突然起病,两上下肢甚则少腹.臀部出现红色斑点,自觉经常瘙痒,继之斑点转为紫色,兼 ...

  •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辩证论治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lflux gastri-tis,BRG)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或胆囊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过量含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表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