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灵魂,要想真正地学好生物,教师一定要重视实验的意义,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最大化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学生对生物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探究能力。
摘要:随着近几年新课程的不断发展,在各科的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学生探究知识来源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在现阶段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呢?以下的探讨,希望能对生物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一、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认识实验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总觉得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能有一个好成绩争取进入更好的学校进行学习。这种教学的形式导致我们的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他们能考出一个很好的成绩,可是真的动手操作的时候却都畏首畏尾。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就需要我们的教师首先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举例而言,初中有一个实验是观察花的结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直接把花的'结构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学生只是记住了这个知识点,在生活中遇到花的时候却说不出它的结构是什么,因此,我们的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让每几个学生面前摆一盆花,学生自己指出哪一部分是花蕊,哪一部分是花茎,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通过这个途径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学生自己真正学到的知识,而不是教师强迫自己接受的知识。
二、成立合作小组,融合作意识于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设备的短缺或者是空间的限制,导致学生只能几个人成立一个小组进行学习,这种小组合作是迫于条件限制形成的,但是小组合作带来的优势是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使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因此,无论是条件紧张还是资源充沛的情况,教师都可以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之间边进行实验边相互讨论,无论是课堂的氛围还是教学的效率,都会比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效果要好得多,而且有的实验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让学生独立进行有可能完不成,导致实验结果不能直观地展现出来,因此,合作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举例而言,初中教学中有一个实验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在进行这一实验的时候,由于实验周期较长,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小组内有一个固定的成员负责记录种子每天的变化,有一个学生负责每天的浇水施肥等等,这样整个实验下来,每一位学生都能从实验中学到一些知识,并且也懂得了合作的意义。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学习合作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
三、把有限的资源利用最大化
众所周知,我们学校的实验室数量是有限的,为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课上的实验时间,我们也是有专门的教师进行管理安排的,但是我们的实验教室总是会有空闲的,生物教师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协调把我们的实验资源利用最大化。在学生的课下时间,老师可以召集一些对实验有兴趣的学生去实验室做一些补充实验,让这些对生物充满兴趣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探索更多的知识。但是有几点需要生物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协调实验室的空闲时间,抓住每一点可以利用的时间;其次,教师一定要亲自在现场辅导,防止学生出现意外或者是实验仪器有所损坏;再次,调查学生最感兴趣的、最想做的实验进行排序,记录每一个学生想做的实验是什么。虽然这个过程很复杂,也需要生物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协调,但是这确实是最大化地利用了我们学校的资源,也使得我们的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这个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
四、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有效评价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验的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根据学生有没有得到最终想要的实验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形式对于一些没有得到教师满意的实验结果的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或许会使他们对生物实验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原有的评价体系,只要我们的学生能够从实验中学到了一点知识,哪怕实验是失败的,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相反如果学生的实验成功了,可是却不懂得从中总结成功的因素,那么教师也要适当引导和提醒。在新形势下,对于学生实验的评价也应该有所创新,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不以成败论英雄”,注重实验的收获和总结,而不是一味计较实验的结果。总之,实验是生物教学的灵魂,要想真正地学好生物,教师一定要重视实验的意义,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最大化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学生对生物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炳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对策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2).
[2]曾瑞清.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