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湿气和脾虚,中医辩证五招防治痛风
痛风产生主要有这几方面原因
1.外邪侵袭。身体被湿热浊毒侵袭,留于关节而致气血和脉络不通畅,不通则痛。
2.饮食不节。经常吃肥甘厚腻的食物,或者因为体质的原因,使得体内运化失调之后生湿浊,往外到皮肉关节,往内留于脏腑,发为本病。
3.脏腑蕴毒。素体阳盛,长期积热下来,热郁毒盛,壅闭经络,引起痛风。
4.脾胃虚损。脾虚会使得体内水湿运化失常,湿浊会停滞在体内,长期下来致病。
5.血热致瘀。长期血热导致脉络堵塞,引起关节肿大、畸形及僵硬等情况。
中医将痛风分为五种证型
1. 湿热蕴结证
湿热是有形之邪,会阻滞经络脉道出现气血不通等情况。该症常见局部关节红肿灼痛,发病会比较急,一般发于一个或多个关节,会伴随有发热、口渴、恶风等情况,或者出现盗汗、头痛、小便短黄等症状。
治疗以清热除湿,祛风通络为主,可用四妙散加减进行治疗,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对热甚者可加连翘、忍冬等药材清热,阴伤者可加上麦冬、玄黄等滋阴药材.
2. 脾虚湿阻证
湿邪侵犯脾脏,则会出现倦怠、纳食减少等湿邪困阻中焦的症状。常见于无症状期或症状缓解期,可能会伴有轻微的关节疼痛、高尿酸血症、头晕、腰膝酸软、腹部胀闷等症状。
治疗应以健脾化痰、渗湿通络为主,可用四君子汤加减进行治疗,湿邪甚者,可加猪苓、泽泻等除湿邪,腰膝酸软可加杜仲、骨碎补等补益肝肾。
3. 寒湿痹阻证
寒邪入侵,会使得肢体关节容易出现屈伸不利、关节局部疼痛、肌肤麻木等症状,该症常见关节肿胀疼痛,且痛有定处,关节屈伸不利、或有痛风石沉积等,治疗应以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为主,可用黄芪防己汤加减进行治疗,对于寒邪甚者,可加附子等温阳药材。
4. 痰瘀痹阻证
湿热久留于身,气血不通而生瘀,淤血和湿热的结合会使得经络阻滞更加严重,使疼痛更剧烈,活动严重受限,该症常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痛处固定,关节红肿,屈伸不利等。
治疗应以活血祛瘀、化痰通络为主,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进行治疗,关节疼痛者,可加乳香、没药等止痛,久病体虚,可加黄芪、党参扶正。
5. 肝肾亏虚证
寒湿易侵犯肝肾二脏,使得骨失所养,筋失所荣,导致骨质受损、关节屈伸不利,该症常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呈游走性疼痛,或出现关节变形、足跟疼痛、疲倦乏力等。
治疗应以益肾养肝、活络止痛为主,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对冷痛甚者,可加四逆汤温阳散寒,阴虚火旺者,可加知母、黄柏等滋阴清热的药材。
人体摄入蛋白质的主要渠道之一,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将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吃肉时要注意肉类品种的选择。
痛风患者在急性期,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150毫克以内,宜选择嘌呤含量低的食物;
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在50毫克以下的,即为低嘌呤食物,如大米、奶制品、蛋类、水果、胡萝卜、黄瓜、茄子、西红柿、土豆等。
中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在50毫克到150毫克之间的,即为中等嘌呤食物,如猪肉、牛肉、草鱼、鳝鱼、鳗鱼、大比目鱼、龙虾、螃蟹等。
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在150毫克以上的,即为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带鱼、沙丁鱼、鲢鱼、小鱼干、基围虾、扇贝、牡蛎等。
痛风之疾,非一日之寒。除了合理的摄入蛋白质之外,痛风患者还需注意管住嘴,多喝水、多运动,才能避免病情加重和再次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