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月经病的治疗
各种月经病的治疗
(一)月经过少的治疗
月经量明显减少,或点滴即净,经行持续时间不足3天,称月经过少。
病机:“亡其津液”分虚实两种。虚证多是肾虚和营血不足;实证多为气滞、寒凝、痰湿、血瘀导致。
1、肾虚,血虚一般并见
“夫经水出诸于肾”,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少、腰膝冷疼、乏力、子宫偏小,脉沉细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疗原则: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合参芪四物汤加减。
党参15g,黄芪15g,当归15g,熟地15g,白芍15g,川芎10g,山药15g,山茱萸15g,菟丝子30g,杜仲15g,枸杞15g,生地15g,内金15g,茯苓15g。
月经快来时,去生地,加川牛膝15g,或四二五合方(刘奉五)。
仙茅15g,仙灵脾15g,当归15g,熟地15g,白芍15g,川芎10g,菟丝子15g,覆盆子15g,五味子10g,枸杞子15g,车前子15g。
2、气滞血瘀型
月经量少,色黯红或黑红,有血块,胸胁满闷,少腹部胀满,疼痛,有的持续时间长,舌紫黯,有瘀,脉弦涩,舌底瘀络明显。
治疗原则:理气化瘀,活血调经。
方药:血府逐瘀汤。
3、痰湿阻滞型
经血量少,质稀,体胖乏力,胸闷,舌淡胖有齿痕,脉弦滑。
治疗原则:健脾化痰,补气养血调经。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合佛手散加减。
白术30g,黄芪15g,党参15g,当归15g,陈皮15g,升麻10g,柴胡10g,半夏15g,甘草10g,枳实15g,川芎10g,滑石30g。
(二)月经过多的治疗
月经血量较常量明显增多,月经周期、持续时间基本正常者,称月经过多。
病因:主要是气血不足、血热妄行、血瘀、宫寒,这四方面。
1、气血不足
经量大,色淡,面色㿠白,气短乏力,脉弦细舌质淡,苔薄白。
治则:补气摄血,养血调经。
方药:加减四物汤加黄芪党参(《傅青主女科》)。
熟地30g,醋白芍15g,当归15g,炒川芎6g,炒白术15g,黑芥穗9g,山萸肉9g,川断3g,甘草3g,党参30g,黄芪15g。
2、血热妄行
月经量大,色深红或鲜红,质稠,伴口渴,面红,易上火,便干或不利,小便黄或烧灼感,舌红绛,苔黄,脉数。
治则: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方药:保阴煎加减,或芩术四物汤。
生地15g,熟地15g,白芍15g,山药30g,续断15g,黄芩炭10g,黄柏10g,甘草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地榆炭30g。
3、血瘀
经量多,紫黑有块,少腹痛,舌紫黯,边尖有瘀斑点,脉涩或弦。
治则:活血化瘀,调理止血。
方药:将军斩关汤(朱南孙)。
组成:蒲黄炭(包)12g,醋炒五灵脂(包)12g,大黄炭6g,炮姜炭6g,茜草12g,益母草12g,仙鹤草15g,桑螵蛸12g,海螵蛸12g,三七粉(包吞)2g。
4、宫寒
畏寒怕冷,以少腹冰凉为主,经血量多,色暗黑,有血块,腰膝冷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迟。
治则:温经摄血调经。
方药:温经汤加减(《金匮要略》)。
组成:党参15g,吴茱萸6g,当归10g,川芎10g,桂枝10g,醋白芍15g,丹皮10g,炮姜15g,半夏15g,麦冬30g,炙甘草10g,阿胶珠10g,艾叶炭10g,大枣6枚。
如果疗效不佳,可以加熟地炭30g。
(三)月经后期的治疗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四五十天一至。
分析:月经后期治疗首应以扶正为主,应谨守温补气血之法,治疗原则在于“温”“清”“利”治疗目的在于“通”“补”。
1、《傅青主女科》云:“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夫经本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
治宜补中温散。
方药:温经摄血汤。
熟地30g,酒白芍30g,酒川芎15g,土白术15g,柴胡1.5g,五味子1g,肉桂1.5g,续断3g。
如果后期量少则去续断、五味子加当归30g。
2、阴虚胃热引起的月经后期
方药:瓜蒌15g,石斛12g,玄参9g,麦冬9g,生地12g,瞿麦12g,车前子9g,益母草12g,黄连6g,川牛膝12g。(刘奉五方)
功用:滋阴清热,宽胸和胃,活血通经。
主治:阴虚胃热所引起的月经稀发后错或血涸经闭。
3、风寒脾虚血瘀型
方药:葛根30g,麻黄15g,桂枝15g,白芍15g,甘草10g,桃仁10g,红花10g,白术15g,茯苓30g,干姜9g,大枣6枚(自拟方)。
功用:祛风散寒,化瘀利水。
主治:畏寒怕冷,手足冰凉,白带多舌质发暗,舌底有瘀血的患者
这三种类型都很常见,临床比较实用供大家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