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地名志之高阳地名简介(三)
王家楼 在杞县城西南12公里、高阳东南2公里处。4个村民组,347户,1738人,耕地1810亩。王家楼村委会驻地。
据王姓族谱记载:始祖王东震,在明嘉年间由颍州迁杞县裴村店,又迁高阳之南定居,在隆庆年间赐封文林郎。王姓建楼,定村名王家楼。
聚落长方形,面积25.2万平方米。东西街2条,南北街3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南坡两合土,北、西青沙,机井21眼,机电配套。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兼种苹果、葡萄。
村有刺绣厂1座。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大路西通杞县一沙沃公路。
申楼 在杞县城西南12公里、高阳东南2公里处。2个村民组,125户,735人,耕地601亩。属王家楼村委会辖村。
据村内碑文记载:元代称窑岗寺,明代称吕家屯。后因村有一富户申半岗排列盖五所楼房,改村名为申家楼,简称申楼。
聚落长方形,面积8.6万平方米。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居民以农为主。土质青沙,机井9眼,机电双配套。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红薯等作物。
大路西北通高阳。
杨庄 在杞县城西南13公里、高阳东南2公里处。2个村民组,119户,520人,耕地
630亩。属王家楼村委会辖村。
杨姓先居,以姓氏名村,称杨庄。
聚落长方形,面积11.7万平方米。东南主街1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青沙,机井7眼,机电双配套。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
卫生室1处。
杞沙公路从村中穿过。
团城 在杞县城西南8公里、高阳东3公里处。8个村民组,380户,1902人,耕地1923亩。团城村委会驻地。
相传,本村历史悠久,村中原有庙碑记载:已有三千余年,据村中老人传说,秦初拟于北地建立县城,因无红沙地,划好城圈未建,后建村落为圆形,取名团城。
聚落长方形,面积16.2万平方米。东西街3条,南北街1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机井20眼,机电双配套。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南瓜等作物。南瓜黑皮红瓤,滋味面甜,畅销不衰。兼种柿子40亩。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大路西通杞沙公路。
杨屯 在杞县城西南8公里、高阳东2.5公里处。2个村民组,222户,952人。耕地1150亩。杨屯村委会驻地。
明洪武年间迁民,杨姓在此建村,以姓氏名村,为杨屯。
聚落近似正方形,面积13.8万平方米。纵横主街十字相交。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青沙,机井12眼。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兼种柿树、苹果树30亩。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大路西通杞县一沙沃公路。
薛庄 在杞县城西南7公里、高阳东北2.5公里处。2个村民组,174户,872人,耕地1060亩。属杨屯村委会辖村。
明末薛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处建村。故名薛庄。
聚落矩形,面积7.8万平方米。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机井11眼,喷灌机1部。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甘蔗等作物。
西通杞县一沙沃公路。
务岗 在杞县城西南8公里、高阳东北3公里处。5个村民组,374户,1872人,耕地2175亩。务岗村委会驻地。
务氏族谱记载:明嘉靖二十年,先祖由亳州迁杞,定居石崇岗南,务氏清代成望族,改村名为务龙岗,简称务岗。
聚落长方形,面积24万平方米。东西主街1条。沿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机井30眼,机电双配套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有苹果园15亩。小学1所,卫生室1处。
大路南通杞县一沙沃公路。
东务岗 在杞县城西南7.5公里、高阳东北3公里处。1个村民组,78户,260人,耕地350亩。属务岗村委会辖村。
原系务氏宗族二门人,迁新宅,名小务岗,后改名东务岗。
聚落长方形,面积7万平方米。东西街1条。村内树木茂盛,风景宜人。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机井11眼,机电双配套。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
南通杞县一沙沃公路。(未完待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