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7 众所周知并不是众所周知

一些文章,有时候包括我自己写东西,会喜欢用到一个词“众所周知”。以为自己描述的现象、概念是大家明白的,不仅明白,而且是跟自己的理解在一个层面,一个深度,于是很自然用了这个词。
正如“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众所周知也真的没有做到“众”,更没有做到“周知”。
今年的全运会蹦床预赛上,刚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冠军的朱雪莹出现重大失误,爆冷出局。具体原因我并不清楚,但是当看到视频下面的评论时,就生出了一种很无语的感觉。不少人留言说都是扔出去的垫子让她没有站稳,扔出去的垫子才让她出现了失误……
这样的评论有可能出于对奥运冠军首轮出局的不解,更多可能来自于自己的经验——脚底下有东西了,怎么还能站稳呢?
事实是,蹦床运动员在开始进入动作后,需要连续做10个动作,其中有规定动作,有自己的动作,每个动作的评分还要结合落到蹦床上时的落点,在高度很高或者控制不好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界,这个时候旁边的工作人员是要及时扔出垫子保护运动员的。所以视频里很多人以为造成失误的垫子是工作人员已经看到朱雪莹出界了的保护措施,没有任何问题,不扔垫子才有可能让运动员受伤。
知道这些是因为恰好今年看了奥运的男子、女子蹦床比赛,听到了专业的解说,也看到了类似的情景,所以我才不会以为失误是垫子造成的。
在这件事情上我有起码的判断,那其他我不熟悉的事情呢?一些不明白前后关系,或者在我的认知盲区的那些现象和概念,就算我没有说出口,我心里是不是也跟风去评论好与坏呢?
现在每天我们都会接收到很多信息,传播得比较广的,往往是有引起情绪共鸣的内容,或者大部分人想象的内容。
现在还能看到一张灯火通明的照片,很多人埋着头奋笔疾书,然后文案内容是“凌晨四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
也就现在通讯已经很发达了,很多人能看出来文案和图片毫无关系,但是给那些接触网络没有那么多的人看呢?有多少人会怀疑呢?毕竟当时可是很风靡呢。
这跟今天说的“众所周知”有什么关系?
不管我们作为信息的接收方,还是作为信息的制造传播方,都应该抱有批判性思维,即,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接收信息的时候,要时刻问自己,这个内容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如果是一个研究,他对他的主题有没有提供证据,这些证据有多少是经过科学试验的,是否有重复性,研究的方法够客观么?如果是一篇说理文,它举的例子是有代表性的还是个体间差异很大的,个体差异要如何排除,用了多少事实,又用了多少情感形容词的堆叠?
在创作内容时,需要明确自己的主题是什么?为了让看到的人明白,需要找什么样的例子,这个举例能否有效证明观点?正向的证据是这个,反例又是什么呢?有什么样的使用范围?
坚持这样做,才有可能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才不会滥用诸如“众所周知”这样大而无当的词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