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之星 | 段更阳:从身边的生活拍起
摄影里不存在“一招鲜吃遍天”。根据不同的环境、题材和拍摄对象,选择最恰当的拍摄技法和表现手法,是每个摄影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段更阳
晨起而作
通宵达旦
复兴之路
摄影世界对话段更阳
01
段更阳:我确实是从事铁路相关的工作,不过说来有些惭愧,我刚开始摄影的时候却比较“随性”,喜欢拍一些花鸟鱼虫和生态小品,并没有去发掘身边的“宝藏”。
我的早期作品,大多是这种画风
我的转变,是从2014年开始的。那年济南铁路文化宫组织了一次”讲好济铁故事”摄影学习培训班,请来了山东摄影家协会谷永威主席和宁舟浩秘书长给我们讲课。课堂上,他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文纪实摄影从构思到创作,再到图片编辑的过程。他们特别强调了摄影创作的“就近原则”,要拍好自己最熟悉的、身边的人和事。
从此,我开始把摄影融入工作、生活,开始用镜头记录铁路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
风雪一线
动车“美容师”
02
蒋里:你是如何逐步提高拍摄水平的?
段更阳:首先参加培训活动。每年铁路系统都有摄影培训班和摄影讲座,给我们讲课的摄影家有刘宇、郝远征、雍和,原瑞伦等。除了具体的拍摄技法,培训班和讲座还帮我理清了创作思路,开拓了摄影视野。
除了系统的培训,自己看书学习也很重要。《中国摄影史》《摄影思想史》等书,帮我了解了摄影的诞生、演变与发展;摄影大师们的传记,让我能从前辈们的成长经历中汲取经验;当代摄影师的作品集更是“他山之石”,让我在通过欣赏作品提升审美之余,可以借鉴一些灵感。
最后就是实践,多拍多练多总结。平时寻找机会与各种不同工种的铁路人交往,了解他们工作的信息,工作中的重点,以及他们的工作对铁路运输的作用等,这种看似和拍摄没有直接关系的“背景知识”,其实对人文纪实作品创作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空中双人舞
雨中坚守
03
蒋里:你有哪些创作经验想分享给广大影友?
段更阳:摄影的内容和思想要通过视觉形式展示出来。摄影作为视觉艺术,通过把握瞬间画面中的每个元素,元素构成画面相互影响的关系。我把学习思考到的摄影知识运用到拍摄之中。
画面的构图美。我理解的构图就像建筑与环境一样,需要和谐的美感,摄影作品要从取景框中把点/线/面/色彩,运用到与主题相关的画面中,使画面整体得到加强,让画面简洁/有序/和谐统一。
分享一个创作实例:2017年10月12日下午,济南铁路局维管段职工对兖州北站3006供电单元高压供电线路,进行多单位协同检修和维护。兖州北站一场有13股线路,一场两股为京沪上行线,当天上线作业职工约五百人,时间三个小时。
由于当天上线人员多而分散而且工作现场距离太大,我使用了长焦镜头来拍摄,长焦镜头能够有效压缩画面,把主要的点定位在照片画面中的线上施工人员,上面的高压线路通向远方的工作人员。两位身穿红色工装的防护员,一左一右起到稳定画面的作用,于是有了这张《大会战》:
大会战
表达方式的形式美:表现手法尽量多元化, 结合环境和拍摄对象、拍摄意图,你可以尝试选择不同的角度来营造不同的拍摄手法和表达效果。
比如说,拍单个或少数几个人的时候,可以尝试微微放低镜头,使他们在工作中的形象更加高大,这样也可以把他们的形象从较为杂乱的环境中以天空为背景,画面更加干净简洁;而在夜晚拍摄时,可以更多考虑前景、中景、背景,结合影调、虚实焦等手法,使主体形象更加突出。
再分享一个创作实例: 2016年7月10日,兖州工务段兖北车间兖三工区职工冒着酷暑在线路进行点外作业,调整轨距、复紧螺栓。我使用广角镜头。尽量靠近现场工作的职工。趴在地面上拍摄。前景中擦汗的职工成为主体。中景中的紧固螺栓的职工。背景中的等待通过的一列货车。人物湿透的工作服,擦汗的职工以蓝天白云为背景,突出主题的炎热,低角度避开地面的繁杂,表达了铁路人不畏酷暑工作在铁路一线的敬业精神,于是有了这张《擦把汗》:
擦把汗
采访/蒋里
段更阳,中国铁路文联摄影分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兖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