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只读一本书 · 年轻时的海明威,是你无法想象的存在
我们老了,但永远有人在年轻着。
“夜间醉倒在床上,体会到人生不过一醉,醒来时有一种奇异的兴奋,不晓得究竟是跟谁在睡觉。在黑暗中,世界显得那么不实在,而且那么令人兴奋,所以你不得不又装得假痴假呆,认为这就是一切。”
海明威的长篇不多,《永别了,武器》是其中之一。
这本书出版于1929年,且很快就有了中译本,当时的书名叫《战地春梦》,听起来很有才子佳人小说的感觉,建国后重译才更名为《永别了,武器》。
很明显,这是本描写战争的小说。具体说来,是写一个叫亨利的美国年轻人,跑到意大利参军,随后历经战争、爱情的一段故事。这和海明威个人的经历与体验高度重合,所以说到底这其实是一本半自传体小说。
在海明威十几岁的时候,真的跑到意大利参加了一战,也真的被炮弹炸伤,并爱上了一位护士。如果说有一类作家是必须要把自己活成小说中的人物才能获得真实的体验,那海明威一定是其中之一。
这本书读起来的第一感觉是:一本有年轻气味的书。
即使小说的主人公有幻灭,也是一种年轻人的幻灭,是切身的、可以喊出来的疼痛,而不是那种蚀入骨髓的悲哀。事实证明,在写作这本书时海明威真的很年轻,那时的他刚好23岁。
因为稿件曾被小偷扒走而不得不重写,所以这部作品直到1929年才得以出版。但就算是1929年,这也依旧是一个年轻小说家的作品。和《老人与海》这种中年甚至老年时创作的作品完全不一样。
小说很均匀地被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面写亨利与凯瑟琳相遇,并很快坠入爱河;一面写亨利参与战事的种种经历,比如在前线遭遇炮弹袭击,导致不幸受伤。
第二部分写亨利在米兰养伤,凯瑟琳也来到这里,继续恋爱,感情升温。
第三部分写亨利回到前线,却在撤退中遭遇自己人的袭击,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宪兵队毫不讲理地缉拿军官,跳河逃走。
第四部分写亨利找到凯瑟琳,和她一起划船逃到瑞士。
第五部分写亨利和凯瑟琳在瑞士的短暂生活,直至凯瑟琳难产而死。
这样看来,这确实是一本把爱情和战争交织在一起的作品,只不过爱情和战争并未真正融入在这部小说里。它们各自发展,却并不相干。
关于感情的部分写得很简单,只有两个年轻人激情的热恋,这热恋相当纯粹而美好,和所有年轻的爱恋一样浮于表面。最后凯瑟琳的死似乎也没什么理由,只能把这段爱情的毁灭归咎于战争。
小说最好的地方还是在写战争。有两个场景令人记忆深刻。
第一是战地受伤。
开始还在吃饭,突然“我听见了一声咳嗽,接着是一阵一乞一乞一乞的响声——随后是一条闪光……我努力呼吸,可是没法子呼吸,只觉得灵魂冲出了躯体,往外飘,往外飘,一直往外飘……”
在此之前,战争虽然近在眼前,但小说并没有正面描写,只是通过大家的谈话以及新闻上的消息去加以呈现。虽然身处前线,但士兵们对战争还要打多久,打到什么地步,其实是毫不知情的。于是战争也成了“别人的战争”,加之亨利又是个美国人,在他看来,这场战争就像电影里的战争一样不真实。
但这突如其来的炮弹,却将小说瞬间拉入了战争现场。刚刚还在说话、吃饭的朋友突然死亡,战争的残酷才如此贴己的呈现在眼前,如同一根钉子,让亨利受伤,也给了读者痛感。
另一个场景是车队撤退,被自己人伏击,其中一位兄弟死于流弹。战争中的个人忽然变得飘摇无依,明明是自己人,却杀死了自己人。紧跟着,宪兵们不由分说地处死“逃跑”的军官,而“我”也差一点被执行。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为线索展开叙事的。小说开始时,除“我”之外的所有人物都在谈论战争,但“我”似乎并不怎么说话。直到一次次亲身经历后,才终于放弃了责任,认清了战争的“无意义”、“残酷与荒谬”。对那些参与过战争的人来说,这本小说势必会引起更为强烈的共鸣。
最后要说的就是小说的语言问题了。虽然是译本,但仍然可以明显感觉到海明威真的太会写对话。四五个人坐在一起,一句叠着一句,他仍然可以让对话毫不紊乱,甚至带着节奏感进行下去。另外,小说的语言也非常均匀,每一个章节都是一段白描或心理描写,紧跟着一段非常有节奏感的对话,然后再来一段白描或叙述,再跟一段对话……从文字来看,海明威太懂得如何照顾读者,他非常敏锐地把握了阅读的节奏,让读者时刻能够舒舒服服地进入故事,一点不会有凝滞、读不动的时候。
其实这个故事本身并没有那么不同寻常,其深度也因为写作者的年龄问题而显得有所限制。但也正因如此,书中对每个角色死亡的轻描淡写,如赌局般变化莫测的人生经历、战争作为杀人武器的残酷属性、和爱人的温暖怀抱,所有这些最终都化作了虚空,那一个个让人恍然如梦的瞬间,恰恰构成了生活本身:一个巨大的非线性变化的系统。
或许一切正如海明威在书中写到的那样:“并不是每件事都有解释。”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林疑今
定价: 20.00元
ISBN: 978753275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