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6.12【2016-11-15】
#每日学论语#6.12【2016-11-15】
【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yuè)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rǔ)画。”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的理论学说,而是因为我的能力不够。”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到中途半道走不动了才停止下来。可你现在是根本没有起步就想画地为牢止步不前。”
【微言微感】
关于冉求,夫子的感情很复杂。
冉求很有才!
孟武伯曾经问过孔子,冉求这人怎么样啊?孔子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shèng)之家,可使为之宰!”有机会让他主政一方,完全没问题。
季康子也问过冉求如果从政会怎么样,孔子说:“求也艺,与从政乎何有?”
有一次,孔子亲自问过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人的志向。冉求的回答是:“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以及三年可使民足。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还有一次,子路问成人。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chuò)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对冉求评价相当高,臧武仲、孟公绰、卞庄子都是孔子佩服的人物,现在居然把冉求和他们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在孔子政法大学成绩单上,政事科第一名居然就是冉求,位置还在师兄子路之上。可见,冉求上马排兵布阵,下马理财安民,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但就是这样的冉求,对老师提倡的以德治国,以礼治国,居然说我做不到。孔老师表扬颜回好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表扬“学霸”和“特优生”颜回“三月不违仁”,号召大家学习先进,人人努力。冉求说,弟子惭愧,无能为力,我做不到。
冉求真的做不到吗?
有人说,冉求是谦谦君子,办事谨慎,说话更谨慎,是美德。
有人说,冉求是懒,为自己不好好学习找借口。连孔子也以为冉求是在找借口。孔子语重心长说:“有能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我似乎明白了。所谓做不到,是不想做啊!就像孔老师经常说:“我不知道!”其实意思很明确:我不这样认为!
冉求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对老师讲的,并不唯命是从,而是有选择地接受。公西华出使齐国,冉求为公西华母亲申请慰问钱粮。孔老师说,给个七八十斤吧。冉求申请多给些。老师说,再加个二三十斤。冉求没说话,直接拉了一大车粮食送过去。
为什么呢?想让马儿跑,还要把马儿吃个饱。不带这么小气的。堂堂大司寇,不差钱吧!
冉求顶风违纪,先斩后奏,怎么会是那种唯唯诺诺的人?
包括后来,他替季氏实行税费改革,帮助季氏敛财,惹得老师大发脾气,要断绝师徒关系,要让其他弟子都去攻击他,都不是说他不明白利害。他什么都清楚,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冉求为什么敢这么胆大妄为?
他理解老师是圣人,是君子,是厚道人,是不会和他斤斤计较的。所以,他认为对的,就去做,哪怕老师反对。他不以为然的,就不去做,哪怕老师训斥。
孔门为什么能够人才辈出?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子路、子贡、颜回、曾参、冉求、子游、子夏、冉雍、漆雕开、澹台灭明、宰我……
因为有教无类,因为因材施教,更重要的,因为宽容和自由。
对于冉求的小九九,孔子当然很清楚,所谓的“力不足也”,其实就是不以为然。但是,有什么关系?孔子对弟子,只是分享自己智慧,只是表明自己观点,不控制,不压抑,保持了弟子们的个性发展。
最为典型的是向子夏借伞的故事。天要下大雨,路过子夏家,子路要去借伞,被孔子给拦下了。子夏人很好,就是小气,东西从不外借。如果我们去借伞,他不借给老师吧,说不过去。借给老师吧,自己会心疼难受。为什么要难为这个不完美的弟子呢?况且,如果子夏不借伞,老师的面子放哪里啊?这样不影响师徒们的感情吗?
当然,小气的子夏,丝毫不影响他是文学最好的,不影响他把儒学发扬光大,教出了魏文侯、李克、吴起、田子方、李悝、段干木、公羊高等战国时期举足轻重的伟大学生。
所以,对待冉求的“力不足也”,孔子没有生气,而是语重心长:“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不要说能力不足,试一试吧,不要画地为牢,或许会有惊喜发现。
有一句话,我很认同:人不是靠对错来生活的,而是靠习惯。很多时候,人喜欢待在自己的舒服区,哪怕这个舒服区已经危机重重,大多人还是习惯于得过且过。于是,面对新事物,比如教学改革,比如企业改制,人们习惯于保护自己习以为常的。
发给习惯抡大刀的战士一挺机关枪,他杀红了眼,还是觉得光膀子抡大刀过瘾,于是不去研究机关枪的扫射,而是把机关枪当烧火棍去砸敌人。
给一个拄拐棍的人一辆自行车,告诉他自行车如何便利,他也明白,也学会了骑自行车,但是却更愿意拄着拐棍骑自行车,他觉得那样有安全感,殊不知拐棍恰恰是对骑自行车的极大干扰。
这个道理用到教学中更合适。老师习惯自己讲学生听,而且觉得越详细越好。你告诉他,不是我们把学生讲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他也觉得有道理,但是还是觉得不放心,万一学不会呢?于是,用冉求的话:“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
人啊,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合适不合适?摸着石头过河,问题是一定要下河。大胆迈出第一步,尽力去尝试,尽全力去尝试,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风彩总在风雨后,如果努力了,尽心了,还是不见成功,也算对得起自己了,也就可以死心了,不给自己留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