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级预防的策略
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二级预防指在高危人群中开展疾病筛查、健康干预等,指导其进行自我管理。
(一)高危人群的定义
1. 成年人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
在成年人(>18岁)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
(1)年龄≥40岁;
(2)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两者同时存在)史;
(3)超重(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4)jingzuo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有GDM史的妇女;
(7)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35-36]。
在上述各项中,糖尿病前期人群及中心性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其中IGT人群每年约有6%~10%的个体进展为2型糖尿病[31,34,37]。
2. 儿童和青少年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
在儿童和青少年(≤18岁)中,超重(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85百分位)或肥胖(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95百分位)且合并下列任何一个危险因素者:
(1)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2)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高血压、血脂异常、PCOS、出生体重小于胎龄者);
(3)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或被诊断为GDM[35]。
(二)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筛查
高危人群的发现可以通过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机会性筛查(如在健康体检中或在进行其他疾病的诊疗时)等渠道。糖尿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水平。因此,应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35]。
1. 糖尿病筛查的年龄和频率
对于成年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宜从10岁开始,但青春期提前的个体则推荐从青春期开始。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宜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35]。
2. 糖尿病筛查的方法
对于具有至少一项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应进一步进行空腹血糖或任意点血糖筛查。其中空腹血糖筛查是简单易行的方法,宜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但有漏诊的可能性。如果空腹血糖≥6.1 mmol/L或任意点血糖≥7.8 mmol/L时,建议行OGTT(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 h血糖)。
也推荐采用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对20~74岁普通人群进行糖尿病风险评估。该评分表的制定源自2007至2008年全国14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评分值的范围为0~51分,总分≥25分者应进行OGTT[4,38]。
(三)药物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进行药物干预的临床试验显示,降糖药物二甲双胍、a-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减肥药奥利司他等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其中,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证据较为充分,而其他药物长期应用时则需要全面考虑花费、不良反应、耐受性等因素。然而,由于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药物干预具有长期疗效和卫生经济学益处,故国内外相关指南尚未广泛推荐药物干预作为预防糖尿病的主要手段。对于糖尿病前期个体,只有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效果不佳,且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者,方可考虑药物干预,但必须充分评估效益/风险比和效益/费用比,并且做好充分的医患沟通和随访。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已经完成的药物预防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并未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失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对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是否对药物干预敏感尚无临床证据。
(四)血糖控制
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等严格控制血糖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在处于早期阶段的患者中,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随后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早期严格血糖控制与长期随访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风险下降相关[39-40]。这表明,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进行严格血糖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的发生。
本指南建议,对于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或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及早采用严格的血糖控制,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五)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及阿司匹林的使用
UKPDS研究显示,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强化血压控制不但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还可显著降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41]。高血压最佳治疗试验(HOT)以及其他抗高血压治疗临床试验的糖尿病亚组分析也显示,强化血压控制可以降低无明显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风险[42]。英国心脏保护研究-糖尿病亚组分析(HPS-DM)、阿托伐他汀糖尿病协作研究(CARDS)等大型临床研究显示,在没有明显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中,采用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策略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43-44]。在多个临床试验进行系统评价的结果显示,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5]。
本指南建议,对于没有明显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但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采取降糖、降压、调脂(主要是降低LDL-C)及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