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1939年4月的崇贞学园(今陈经纶中学)旧影
崇贞学园位于北京朝阳门外,是陈经纶中学前身,始建于1921年, 1949年后更名为北京市第四女子中学,后又改名为朝阳中学。1991年,香港企业家陈经纶捐资改建后,被命名为陈经纶中学。
现在这所学校周边已是最繁华的商业街,但在10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贫民窟,运河停止使用,导致很多人失业,人们为了生存,甚至不惜卖掉自己的女儿给有钱人家做丫鬟, 这里也因此成了“丫头”的产地, 而操皮肉生涯的人也是随处可见 。
1919年,一位叫清水安三的日本人来到北京,他是一位牧师,看到这种状况,决心和妻子清水美穗一起在这里创办一所学校,以拯救当地的女童为主。这就是“崇贞学园”。其选用了“崇贞”二字作为校名,是取“崇高的贞操、不二的贞操”之意,和那个崇祯皇帝没有任何关系。
1939年4月的崇贞学园大门
学校的门楼非常简单,两扇木门,顶部是青瓦搭建的花窗,旁边挂着“北京市私立崇贞小学”的木牌子。
门内景象
从校园左侧的楼上俯瞰校门,门内右侧的小屋是传达室。一位老师模样的人站在一棵小树下。
崇贞学园宿舍
这几个字被写在宿舍门前的影壁上,由此可知当时的学校为寄宿制学校。刚才的男子为了方便拍照躲在了墙角处,他应该是摄影师在校园里的引导者。
校园内景
学校的教室为一排整齐的瓦房,教室有新式的玻璃窗和老式的木格窗,院内种植有花圃和树木。
学校全景
两排教室中间是一根高高的旗杆。看见那耸立的烟囱,便知那里是食堂的所在地。
新建的两层校舍
因为学校为日本夫妇创建,所以颇受侵华日军宣传部门的关注。他们帮助扩建校舍,企图利用学校的影响力来推行其“中日亲善”的奴化思想。
建筑工人
新建筑有明显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而高大的窗户又是受西方建筑影响。两名工人正在房顶上铺设琉璃瓦片。
大铁钟
这座大钟在学校建成之初就已经有了,经过十多年的风吹雨淋,支持钟棚的木柱都已开裂。
敲钟人
负责敲钟的是一名光头的校工。看到这个情景,觉得还是使用传统的钟声更有学校气氛。现在学校换成了刺耳的电铃或干脆放一些音乐作为上下课的信号,完全没有了应该有的气氛。
钟声悠扬
孩子们听到钟声,纷纷走出教室,课间玩耍的时间到了。
课间时光
下课后,依然会有的孩子依靠在旗杆下的石墩上读书。校园中央空地上那两个石兽很有意思,不知道这两尊石兽是不是古物?
石兽上的学生
穿旗袍的女学生坐在石兽的背上休息,穿白布褂子的小男孩站在旁边发呆。
旗杆之下
旗杆是学校的中心位置,也是学生们在下课时喜欢来的地方。在它四周摆放着各种花卉。一群中学部的女生正在下面聊天。
排队的女生
女学生前往楼上的小礼堂里参加会议,她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鱼贯而入,非常有秩序。发现来此造访的摄影师,她们报以友好的微笑。
小礼堂内
小礼堂的空间不是很大,低年级的孩子坐在前面的椅子上,高年级的在后面站着。有几个小孩子被照相机镜头吸引住了。
训导
主席台的上方挂着“学道爱人”的匾额,因为距离比较远,无法辨别站在台上的人是不是当时担任校长的清水安三先生。学校规模不小,至1945年日本投降前,学校的在校生已达700余人,其中有500名中国学生和近两百名的日本和朝鲜学生。
清水美穗墓
崇贞学园开办后, 清水美穗和丈夫一直为学园的发展日夜操劳,积劳成疾,于1933年12月19日不幸因病在日本去世,时年三十八岁。第二年,清水先生遵照妻子遗愿将她的遗骨带到中国,埋在了崇贞学园的一个角落,并在旁边立了这块小墓碑,上面刻着以下文字:
清水美穂一生不求自己之安逸,供其全身三分之一于学校,三分之一为丈夫,三分之一为儿女。其一生未着珍贵衣履,所用之物皆系友朋所赠之者。 不幸早歿,临终时嘱曰:“将我白骨帯往中国葬埋,此为我对于中国最后之贡献。”
中国人恩怨分明,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恶我们没齿不忘,而真心帮助我们日本人,他们所做的每一件善事,我们都会永远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