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验方——20.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一、概述

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常用方有桑菊饮,新加香薷饮,参苏饮。

桑菊饮症见发热重,怕风,无汗或有汗,头痛,鼻塞,流脓涕,痰稠色白或黄,咽红,口干而渴,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新加香薷饮症见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身重,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涕,舌质红,苔薄白,脉浮;参苏饮症见怕寒发热,鼻塞头痛,咳嗽痰白,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二、方药详解

1.桑菊饮

【来源】《温病条辨》

【方药组成】桑叶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2.5克、苦桔梗6克、生甘草2.5克、芦根6克。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疾病】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证型】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临床表现】发热重,怕风,无汗或有汗,头痛,鼻塞,流脓涕,痰稠色白或黄,咽红,口干而渴,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主要有解热,抗炎,发汗,抗菌等作用。桑菊饮对实验性急性炎症模型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桑菊饮灌胃给予大鼠,使正常大鼠汗腺分泌增加。 【辨证要点】发热重,怕寒轻,咳嗽痰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用法用量】水煎,早晚分2次温服,于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100mL。

【注意事项】1.风寒咳嗽,不宜使用;2.由于方中药物均系轻清之品,故不宜久煎。

2.新加香薷饮

【来源】《温病条辨》

【方药组成】香薷6克、银花9克、鲜扁豆花9克、厚朴6克、连翘6克。

【功效】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疾病】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证型】暑湿夹温。

【临床表现】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身重,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主要有解热,抑制流感病毒,抗菌等作用。本方主药香薷、金银花、连翘对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辨证要点】发热无汗,身重困倦,胸闷,恶心,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脉浮数。

【用法用量】水煎,早晚分2次温服,于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100mL。

【注意事项】表虚有汗不宜使用。

3.参苏饮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药组成】人参6克、紫苏叶6克、半夏6克、葛根6克、前胡6克、茯苓6克、枳壳4克、桔梗4克、木香4克、陈皮4克、炙甘草4克。

【功效】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疾病】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证型】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

【临床表现】怕寒发热,无汗,鼻塞头痛,咳嗽痰白,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解热镇痛、镇咳祛痰、抗病毒等药理作用。

【辨证要点】怕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闷,倦怠乏力,苔白,脉浮无力。

【用法用量】水煎,早晚分2次温服,于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100mL。

【注意事项】实证有汗者不宜使用。

三、中成药的应用

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常用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用于感冒高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