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中央禁军,即神策军为宦官掌管,致使宦官势力坐大。大和九年(835),唐文宗李昂不甘受宦官控制,以观石榴树上天降甘露为借口,欲诛杀宦官头目仇士良。仇士良发觉后,屠杀朝臣、家属及所牵连之人达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甘露之变”后,文宗被软禁,于开成五年(840)郁郁而终。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伪诏立李炎即位,是为唐武宗。唐武宗表面上顺从仇士良,实际却通过任用宰相李德裕,削弱宦官的势力,打击仇士良的淫威,仇士良渐渐被冷落。会昌二年(842),仇士良鼓动禁军哗变,被武宗平息。会昌三年,仇士良被迫告老还乡,同年病死。次年,武宗下诏削夺其官爵,抄没其家产。《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立于会昌三年,正是唐武宗为示好宦官,巡视左神策军之后,应仇士良的请求而立的。此碑晚于《玄秘塔碑》两年,比《玄秘塔碑》更为成熟、精彩,历来被认为是柳公权“生平第一妙迹”。遗憾的是,这一书法杰作,却与声名狼藉的“左神策军”和飞扬跋扈的仇士良有着密切的关系。书法史上,柳公权以直言进谏闻名。他曾经以“心正则笔正”来规劝性格褊狭的唐穆宗。唐文宗曾扯着自己的衣服说:“这衣服已经洗过好几次了。”以标榜节俭,柳公权说:“作为君主,应该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穿洗过的衣服,实在是小节。”说来也有意思,虽然柳公权以正直著称,留下了“心正则笔正”的佳话,然而《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前者歌颂迎佛骨的端甫,后者歌颂宦官头目仇士良,不禁让人觉得这与其风格存在较大反差。启功《论书绝句百首》第五十四首云:“劲媚虚从笔正论,更将心正哄愚人。书碑试问心何在,谀阉谀僧颂禁军。”讥讽辛辣,也无可为尊者讳。大抵文学与书法之士,于朝廷中终究是弄臣。面对宦官弄权、朝臣结党的局面,“困守翰林”的柳公权,毕竟无能为力吧。
《神策军碑》立于长安宫廷禁地,后毁于战火,因此拓本流传极少。据《金石录》记载,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曾记录过分装两册的《神策军碑》拓本。现藏国家图书馆的《神策军碑》拓本,只剩不完整的上册,已是天下孤本,很可能就是赵明诚记载的拓本。这册珍贵的拓本,历经南宋贾似道,元、明内府,明末孙承泽,清梁清标、安岐、陈介祺等收藏。民国时,归陈清华收藏,1949年被带到香港。后来,因为经济拮据,陈清华出售其藏品。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65年,国家以25万元购回陈清华收藏典籍25种102册,《神策军碑》拓本就是其中的一册。当时的25万元是一笔巨款。柳体楷书奠基于《玄秘塔碑》,成熟于《神策军碑》。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两帖中的字。从“大”“德”等字中不难看出,《玄秘塔碑》点画粗细对比较大,结体欹正对比、黑白对比较大;相对而言,《神策军碑》点画更浑厚、结体更平正,整体上营造的是更为庄严的气象,或者也可以直接说《神策军碑》更靠近颜体。柳体法度严,所以“作意”,也就是有意安排的成分也较多,其优点所在,也是缺点所在。如果说前者过于聪明外露,后者则趋于不留痕迹。从审美意义上看,应该说《神策军碑》胜《玄秘塔碑》一筹。但是《神策军碑》字数较少,流传也不够广泛,入门选《玄秘塔碑》者占绝大多数。
大 《玄秘塔碑》
大 《神策军碑》
《神策军碑》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风神整峻,气度温和”。在点画上,柳体方圆并用,方笔多来自欧体,圆笔多来自颜体。其点画直中带曲,曲中取直,骨力雄健,正如米芾所说:“柳公权如深山道人,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柳体的结构也来源于欧、颜,整峻似欧、宽博似颜。柳公权独创的中宫紧收、四面辐射的结体方式,使得结体方式变化多端、丰富多彩。与《玄秘塔碑》相比,《神策军碑》的点画更为雄壮、更富于弹性,似乎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而结构上似欧体的地方更挺拔、更伟岸,似颜体的地方更宽博、更雍容,在挺拔、伟岸、宽博、雍容之间,找到了无穷无尽的变化,也找到了万变不离其宗的平衡,因而“遒劲丰润,自名一家”,以“颜筋柳骨”,与颜真卿分庭抗礼,交相辉映。真正的艺术,总是“杂多的统一”。所谓“杂多”,当然指其内涵的丰富,轻重、曲直、方圆、正斜、疏密、收放,种种矛盾的因素,在合乎理、顺乎道的前提下,融会无际,戛戛然塑造出迥出尘表的艺术形象,耿耿然彰显了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精神。
“法备于唐”“法备于柳”,柳公权凭着无懈可击的书法,标示了中国人文精神的高度。(作者:孟会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