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有一种职业——学生 | 培训手记
每一次培训,总要带点东西回来,这些文字就是我这次最想要带来回来的东西。以往总是一结束就把手记写了,但是以后我想让感觉沉淀一段时间,所以过了2天才写,这些沉淀出来的感觉应该就是最为真实的感受吧,拂去了略微的嘈杂与喧嚣。
以下说的每一句话,全是个人想法,大概只适合我自己吧,我不做概括。
刚刚毕业那会,特别渴望外出培训,因为可以到处看看,增长见识,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成长。但是后来发现,培训只是一种外力作用下的学习方式,它只在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更何况刚刚毕业那会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是极其匮乏的,坐在一个偌大的会场,聆听高谈,实际自己是没有能力去理解,听了也最多是感叹:讲的多好,做的多棒啊。
自己的修炼没有到家,去培训,与他人是不在同一频道的。所以,后来,我就不怎么寄托这样那么的培训。用一种内力作用的方式激励自己成长,那就是全方位的开展自我学习,特别是看书,还是就是广泛开展各种实践。我想只有自己有了积淀,有了足够的理解力与包容度,再去接触那些所谓的培训,自己的收获才会多,特别是自己进入到那个曾经无法进入的频道,接受使自己触动的信号。那些老师的演绎方式自己居然也可以去理解,那些前言的理论自己居然不怎么陌生。
这样看来,外力作用下的培训与内力作用的自我学习,也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昨天和朋友聊天,朋友就说,长时间自我学习之后,适时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激活你内在的知识活力,促使自己的知识储备跟新换代。
是啊,需要相互渗透。但不要过重寄期望于某种学习方式。
如果把自我学习比作拿着自拍杆自拍,那么培训就是拿着自拍杆把镜头对着外面的世界。自拍的时候审视自己,镜头对外时审视世界。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培训也是更换地点的学习。学习应该是不分场合。这次去杭州,当然看到会场里面有些老师认真做着笔记,也有老师端着笔记本码着字。也看到在地铁中,好多人都在看书,地铁进站出站,人进人出,丝毫不受影响。坐在我傍边的一个中年人,不断刷着屏,我刚开始以为应该在刷朋友圈,眼睛一瞄,是在手机上做做题。回来的动车上,邻座的一位女生,不断翻阅着一本心理学著作。去上厕所,过道上出了一两个侃侃而谈的人之外,还有几个捧着书认真阅读的。我知道那个世界里很迷人。
每当我看着这样的场景,无论在哪里,我脑子就蹦出这句话“一生只有一个职业——学生”
生有崖,知无崖。
上面是我自己对于培训的一点想法,说好的,个人想法。接下来说说这次杭州听课听来些什么。这次听课,主要听了品德、活动、班队、心理四个课型。风格迥异,各有建树。这些课平时听得不多,所以接下来的一些想法绝不是什么真知灼见,最多像看完电影之后的观影感,仅此而已。
第一,教师的个人魅力几乎可以定位一节课的一切。好几节课停下来,自己没有去留意这些课的教学流程、教学意图、或是教学理念,注意力全在老师身上。台上的老师奉献精彩“表演”,台下的我被吸引,更不要说台上的那些孩子了,孩子对老师产生浓厚的兴趣,目光紧紧跟随老师,思维产生碰撞。有时,我们太注重那些所谓的教学设计,一节展示课,磨到筋疲力尽,磨到快到吐,把设计精细再精细,把构思巧妙再巧妙。而我现在至少以为,老师的演绎方式,老师的课堂吸引力是比这些设计重要的。设计再巧夺天工,我们的上课表现却是一塌糊涂,我们吸引不了学生,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是不感兴趣的。
第二,上课应该全情投入,去角色化,忘记了这是在上课。上课中有好几位是校长级别,印象中校长长期的行政经历,上课应该蛮有威严的。但是听了几节课,吃惊于这些校长课堂上与孩子们的契合度,一节课上下来毫无违和感,与孩子们交流对话亲切自然,我们看到的不是在一位校长在上课,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甚至忘记了这是在课堂上,就是大家凑在一起完成一段美好抑或惊险的旅程。全情投入,忘记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是在上课,忘记自己是一名老师。记得最后听的那一节,那位校长上一节心理辅导课,上课上了很长时间,大概超了10来分钟,但是坐在台上的我,从这节课的情绪中走不出来,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也明显看到台上的孩子们意犹未尽,一脸诧异:课怎么结束了。试想,自己的课堂有多少次是在用老师的威严在镇压孩子们,多少次停下来强调课堂纪律,而不去想自己有没有完整投入,上课上到孩子们都完整投入,都顾不上开小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