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丨金刚台下茶飘香!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朋友、老乡闲暇的时候,偶尔会在一块儿聚聚。聊天,拉家常的时候常常会每人泡上一杯绿茶,细细地品饮。
近日老乡从老家带来两包正宗的家乡茗茶——“其鹏”信阳毛尖。有一朋友迫不及待打开一包,说先尝尝。
袋口一开,氤氲的茶香弥漫全屋,香气扑鼻而来。品味着夹带有映山红、兰草花和百草味花香嫩绿嫩绿的春茶,便聊起了各自的历程,酸、甜、苦、涩。
毛尖茶,一涩二苦三回味。人生也是如此,亦如茶中滋味。喝着“其鹏”茶,也自然而然地聊起了他——
周其鹏,这个出生在深山老区金刚台脚下的农家苦娃,从20多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种茶、炒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每年的春夏站在热气熏人的炒茶锅旁,光着膀子,挥汗如雨,把几百斤鲜叶嫩芽全部杀青一遍。一道工序下来就要十五、六个小时,腰酸、腿痛、胳膊肿,疲惫不堪。
繁重的体力把人折磨的不成样子,吃不下饭,走不稳路,饿了随便扒拉两口,困了和衣倒在炒茶房,囫囵地睡上一会儿,醒了又接着干,各种滋味谁人知晓。
好在他那时年轻,加上山里人特有的吃苦耐劳、拼命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硬是撑了下来。
传统式的家庭制茶作坊费人、费力又费时,茶叶的质量也上不去,劳民伤财。如何摆脱这种得不偿失的困扰是很大一个难题。
周其鹏日日夜夜都在琢磨研究,冥思苦想。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对茶叶的钟情,他遍访茶叶大师,虚心向他们请教,求经验。
精诚所至,他终于有幸结识了中国绿茶评审界泰斗沈培河教授,并得到了他的指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寒来暑往,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他终于摸索总结出一套用数据化标准来控制的新方法,彻底结束了原始、落后的手工制茶时代,茶叶的质量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苦尽甘来,周其鹏的这种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精神让人们肃然起敬,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赞誉。
2006年被推举为信阳市人大代表,2009年还受到了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亲切接见。人们的信任和领导的关怀是动力也是鞭策。
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得到了人们的好评,2010年他又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
“功夫不负有心人”,“其鹏”信阳毛尖系列茶已通过国际有机茶发展研究与中心检测鉴定,成为全国首家信阳毛尖有机茶。至今已获得各类奖项123项,并在1997年北京国际茶叶节参赛中一举夺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今富裕起来的周其鹏不忘乡邻,手把手耐心地把制茶技术传授给附近茶农,使他们也得到更大的经济实惠,处在深山老区的茶农个个心花怒放,洋溢着笑脸。
一路走来,历经坎坷曲折,五十出头的老周头发早已谢顶,与满目青山,翠绿的茶园形成反差,然而他那不懈的精神就像金刚台上的青松永远长青,像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一样永远充满着火热的激情。
品茶如同品味人生。细细品味着清香的茗茶,周其鹏的精神也深深地震撼着我们。
走进金刚台,到处散发出炒茶、烘茶的清香。茶香味四处飘散,诱人的茶香吸引来八方宾朋。商城县其鹏信阳毛尖一定会走出国门,香飘四海。
至于我们政府怎么选择,不得而知!
(本文为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