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常用穴,再也不怕孩子积食了!
小儿积食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多因素的,主要包括:先天因素、饮食因素、疾病药物因素以及外感因素等等。小儿时期,消化系统解剖结构发育不完善,胃容量小,贲门及胃底肌肉松弛,易发生呕吐及溢乳,消化系统功能相对薄弱,消化液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低,胃肠道的吸收能力较差,肠道菌群易失调,故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而小儿时期乳食又不能自节,如果家长对喂养稍有粗心,生活中不注意护理,就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当今社会, 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儿童的生活条件相比较而言尤为优越,家长都希望能把最好的给自己的孩子,因此,现在营养过度而产生的积滞则成了小儿多种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不再像以前生活条件差,许多小儿疾病与营养不良有关。
小孩子贪吃,觉得好吃的往往容易吃多,到吃饭的时候就吃得少了,饿了再接着吃自己喜欢的。这样,不但影响三餐的规律性,还会给自己的脾胃增加许多负荷,过不了多久,家长就会发现孩子不像之前那么爱吃饭了,还有肚子胀、肚子疼,大便稀或者便秘等等问题,这就要当心了,孩子可能积食了。
今天介绍一下积食常用的穴位及操作手法。
在孩子食积时,基本用穴是:清大肠、运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分推腹阴阳。
1.清大肠
用左手握住孩子的手,用另一手拇指的指腹由小儿的食指根推至指尖,100次。
2.运板门
用拇指或中指,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做由此往彼的环形推动。100次。
3.推四横纹
使患儿四指并拢,术者以拇指指腹从食指纹路依次横推向小指。操作50~100次。
4.顺运内八卦
操作者握住小儿的左手,将小儿掌心向上,操作者左手拇指放在小儿手心离位处,用右手拇指指腹运内八卦,顺时针为顺运,逆时针为逆运。操作时右手拇指在左手拇指指甲上轻轻盖过,因为离位,属心火,推动离位,恐动小儿心火。反复操作100~200次
5.分推腹阴阳
以两拇指从剑突起,分别朝两边推动,边推边从上向下移动,直到平脐为止,称为分推腹阴阳,操作100次。
初期积滞较重以化积为主,当体内积滞祛除差不多了,就要以补脾为主了,这个时候就要加上补脾经。
6.补脾经
用左手握住孩子的手,用另一手拇指的指腹由小儿的拇指端直推至指根,此为补法,150~200次。
小儿年幼无知,常不知饱胀,暴饮暴食,以致有伤脾胃,所以要了解饮食宜忌,合理喂养。小儿饮食宜热、宜软、易消化者,冷食、甜食、硬物只会增加脾胃负担。
好的习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要等出现问题了才去治疗,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更有利。
福利一:
原价698元的一病一讲课程(48节课),
现在只需要39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