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审判」主持者去世,曾经大败的法国酒真的比美国酒更差吗?
这两天,小编的朋友圈被一位人物刷屏了——3 月 9 日,葡萄酒界著名人物,「巴黎审判」的主持者史蒂文·史普瑞尔(Steven Spurrier)于英国的家中离世,享年 79 岁。
史蒂文对葡萄酒世界做出的贡献无疑非常巨大。他是一位葡萄酒文化的推广者,曾担任《醇鉴》(Decanter)杂志的顾问主编多年,撰写了超过 300 篇专栏文章。他也是醇鉴世界葡萄酒大赛(DWWA)的创始人之一,担任评委超过 10 年。
史普瑞尔与中国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多次到访中国,主持品鉴活动与大师班。
不过,史普瑞尔的种种经历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要属 1976 年由他发起的「巴黎审判」(Judgment of Paris),国内许多葡萄酒爱好者知道他可能都是因为那部以巴黎审判为故事原型的电影《酒界风云》(Bottle Shock)。
史蒂文·史普瑞尔(回头看镜头者)
如果说哪一历史事件算得上葡萄酒行业的「大地震」的话,那么一定非巴黎审判莫属。这次品鉴会不仅打破了法国至高无上的葡萄酒神话,成为了加州乃至美国葡萄酒行业的一个里程碑,也真正将美国划入了世界葡萄酒版图。
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年这个轰动酒界的历史性事件吧。
01
正统葡萄酒 VS 可乐?可乐还赢了?
1976 年,在法国巴黎举行了一场轰动全球的盲品会,这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如此激烈的新旧世界的碰撞,虽说在那个年代,人们心中还没有什么新旧世界的观念。那时人们都觉得欧洲的才是「真正的葡萄酒」,美洲的葡萄酒跟可乐差不多,有什么必要去对比品鉴真正的葡萄酒和可乐呢?
所以这场盲品的结果才会如此令人震惊,美国酒竟然打败了名满天下的法国酒,「可乐」竟然打败了葡萄酒?
在此之前,人们坚信没有任何葡萄酒可以与法国酒相提并论,然而大众心中一贯的权威却首次受到了挑战和质疑,巴黎盲品会也被讽刺地称为「巴黎审判」。然而,这场盲品会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次「审判」!
02
绝对重量级的评审天团
史蒂文·史普瑞尔一手组织了这场巴黎盲品会,当时他在法国巴黎经营着自己的葡萄酒生意,还在巴黎中心拥有有一家葡萄酒学校(l'Academie du Vin)。来自美国的帕特丽夏·盖勒格(Patricia Gallagher)就是他的助理,史蒂文正是从她这里得知加州葡萄酒的。
除了史蒂文之外,其他评委阵容也非常强大:
皮利尔·布瑞杰斯(Prieur Brejoux):法国人,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管理局(INAO)首席监察官;
克劳德·杜布瓦-米约(Claude Dubois-Millot):法国人,代替法国美食评论家克里斯汀·米劳(Christian Millau)出席盲品会;
米榭·都瓦兹(Michel Dovaz):法国人,来自法国葡萄酒协会(Wine Institute of France);
奥德特·卡恩(Odette Kahn):法国人,《法国葡萄酒评论》杂志(La Revue du Vin de France,简称 RVF)编辑;
雷蒙德·奥利弗(Raymond Oliver):法国人,米其林餐厅所有者及主厨;
皮埃尔·塔里(Pierre Tari):法国人,美人鱼酒庄(Chateau Giscours)所有者,时任波尔多列级酒庄联盟主席(Union des Grands Crus de Bordeaux);
克里斯汀·瓦纳克(Christian Vanneque):法国人,著名的银塔餐厅(Tour D'Argent)侍酒师;
奥伯特·德·维兰(Aubert de Villaine):法国人,罗曼尼·康帝酒庄(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联合掌门人;
克劳德·弗希纳(Jean-Claude Vrinat):法国人,米其林餐厅 Restaurant Taillevent 所有者。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一个重量级阵容,这其中既有酒庄庄主、葡萄酒评论家、侍酒师和餐厅主厨,也有来自法国权威机构的官方代表,这也反映了盲品会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03
参赛选手都有谁?
当时的盲品分成了白、红 2 组,9 位评委通过盲品给每一款酒打分(满分 20 分),最后取所有评委的平均分作为最终结果。
盲品从白葡萄酒开始,10 款白葡萄酒包括 6 款加州的霞多丽(Chardonnay)和 4 款勃艮第(Burgundy):
万万没想到,冠军竟然是来自加州的蒙特莱那酒庄(Chateau Montelena),而且前 4 名中也仅有 1 款是勃艮第的。
冠军蒙特莱那酒庄霞多丽干白
受到白葡萄酒组结果的影响,评委们在红葡萄酒组品鉴时更加小心。一些评委甚至在准确判断出葡萄酒来自加州后,故意压低分数,其中一位评委甚至给 4 款加州酒打出了个位数,其中有 2 款仅有 2 分。
尽管如此,最终的结果依然令人大跌眼镜,因为最终的冠军竟然还是加州酒,这款酒就来自如今大名鼎鼎的鹿跃酒窖(Stag’s Leap)。而它打败的都是来自波尔多(Bordeaux)的列级名庄,这其中包括刚于 1973 年升级为一级庄的木桐(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以及另一一级庄侯伯王酒庄(Chateau Haut-Brion)。
冠军鹿跃酒窖 23 号桶干红
04
卖法国酒的史蒂文为什么要去帮助加州酒?
盲品会过后,世界葡萄酒的版图重排了,法国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亵渎的存在,《醇鉴》杂志表示「加州酒从此正式列入了全球葡萄酒版图之列」。尤其对于美国葡萄酒行业而言,在遭受了禁酒运动这一毁灭性的的打击后,巴黎盲品会为其产业腾飞奠定了基础,「美国也出产好的葡萄酒」的观念慢慢受到了业界的认可。
史蒂文当时经营着法国酒的生意,为什么要去帮助加州酒打开局面呢?更何况这次盲品会还令法国酒颜面扫地。
其实,这个看似好心的善举,实际上只是个意外。
当时,除了卖酒外,史蒂文还在巴黎开办了一家颇有声望的葡萄酒学校。当时恰逢美国 200 周年国庆,史蒂文从帕特丽夏·盖勒格那里了解到加州葡萄酒的发展现状。为了以此造势打开销路提高名气,于是史蒂文有了这样一个大胆而有趣的想法,然而这个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
因为所有专业人士和媒体都认为法国酒绝不可能输,所以评委们也欣然接受了这场盲品会。不过许多报刊记者却认为这没有报道的意义,因此拒绝了史蒂文的邀请,唯一到场的只有来自《时代周刊》(Time)的记者乔治·M. 泰伯(George M. Taber)。尽管法国人一万个不情愿,但由于乔治见证了整个品鉴过程,没多久品鉴结果就见诸报端,一时间引发全球轰动。
05
里外不是人的众评委
这场盲品会的结果谁都想不到,当然也包括史蒂文和几位评委。在盲品会结束后,RVF 编辑奥德特·卡恩不愿相信美国酒打败了法国酒的事实,于是要求拿回她的打分记录,遭到了史蒂文的拒绝。
其他编辑之后也没啥好果子吃,没少遭到同行的白眼,甚至有差点因此丢了饭碗的,就连史蒂文自己也受到了牵连。即使在事后二三十年,许多评委都依然耿耿于怀,并拒绝谈论当年之事。
06
这结果,到底靠不靠谱?
盲品会过后,全球都沸腾了,有顺势借题发挥的,开始肆意贬低法国酒、夸赞美国酒;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开始质疑盲品结果的公正性。
一些人认为美国酒的侥幸取胜,因为波尔多为代表的法国酒一向以耐陈年著称,需要一定的年岁过后才能发挥其真正魅力,在年轻时拿来与美国酒对抗自然不可能赢。而美国酒只是在年轻时好喝罢了,陈年潜力根本无法与法国酒相提并论。
于是,在巴黎盲品会 30 周年之际(2006 年 5 月 24 日),曾经参加过巴黎盲品会的这 10 支红酒再次站上了「审判席」。人们满心以为,法国酒会在 30 年后夺回尊严,然而人们又错了,这次的冠军依然是加州酒——山脊酒庄蒙特贝罗干红(Ridge Vineyards Monte Bello),第 2 名则是当年的冠军鹿跃。
世界再次震惊!几乎所有人都低估了美国酒的陈年潜力。
07
所以,美国酒就是比法国酒好吗?
首先,我们必须对美国酒的品质作出一个肯定,不然它也无法在 30 年后再次胜过法国。但是却也不能因此就下结论说美国酒就是比法国酒好。
首先因为,波尔多酒年份非常重要,参加 1976 年巴黎盲品的酒款都是 1970、1971 年,都不是太好的年份,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给的评分都不足 90 分。如果这事儿发生在 80 年代,用的是 1982 年的波尔多,或许就是不同的结果了。
而且,当年的盲品结果也受到一些历史因素影响。二战之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全球各地(尤其是美国)对法国葡萄酒的大量需求推动了葡萄酒产量的提升。虽然质量和产量之间没有绝对的反比关系,但往往产量越高可能意味着质量就越低,上世纪 70 年代的法国葡萄酒就极有可能受此影响,导致那些年份的葡萄酒品质欠佳。
另外,盲品本身就非常主观,即使是多个评委,也不能保证绝对的客观性。何况加上醒酒、瓶差、适饮期等种种因素,比较 2 个国家的葡萄酒的品质更是难上加难了。
况且,这也只是成千上万酒款中的 10 款而已。所以说,尽管美国酒赢了 2 次盲品,也不意味着美国酒的品质一定好过法国酒,反之亦然。
但是不管怎么说,巴黎审判都意义巨大,经历了这件事,葡萄酒世界才更加多元了,全球不同市场之间的交流与贸易才更加活跃了。我们今天就能喝到如此丰富的葡萄酒,或许也是拜这场审判所赐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