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发展历程
回想起一幕幕的人生往事,仿佛就在昨天,上个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我兄弟7人,就出生于坳背昌林公宗厅,左边前正间 ,这房子仅有十几平方米,同父母就拥挤在这里。祖父祖母带着我的姑姑同住一间,还有我的叔叔和婶婶住一间,我们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就仅有这三间房子和一间客厅,实在是太挤了。我们的祖上那时可以说,真是一贫如洗。
我从小就很喜欢听父亲说,我们祖上之事,高祖“德恒”,那时在我们小源周氏家族里,也是一位能说会道的能者,有一定威望之人。曾祖“克标”就以赌一生,四处漂流,家里一无所有,生与三个儿子:崇伦,崇俸,崇倚。兄弟三人在苦难中成长。大祖父,“崇伦”也是一位四处漂流的人,也就没有传承到后人。祖父,“崇俸”是一位正宗的老实、勤奋、通情达理又善解人意之人。他时常教导我兄弟7人,要勤奋,尽孝道,多积德,这就是祖父一生的为人。小祖父,“崇倚”也是一位以老实、勤奋为宗旨,过一生之人。
1978年,父亲和叔叔分家了。这样一来就更拥挤了,加上我兄弟7人日渐长大,也开始一个个的上学了,还同父母睡在这间房子里。到了夏天,天气炎热,那时又没有电,晚上点亮一盏小煤油灯,热得难以入睡。我们兄弟第2天早上起来后:有的放牛,有的割鱼草,有的拾柴火,这都是父亲给我们的各自分工。
我兄弟7人,从小就受父亲教导,要远离赌博,行正道,自力更生,一生都要勤奋。父亲的这些教导,我和各个兄弟都铭记在心。
父母亲看着我们兄弟,日渐长大,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么办?当时的经济条件是非常的艰巨,但尽管生活有多艰难,父母都最后决定,要找块基地建房子了,否则是没办法住得下去了。
1980年,新的一年开始了,政府上也有了重大的变更,土地也分给了农民自己手上。(国家在1978年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政策)也就是这一年春天,父亲请到了“风水师”,选择在岭背一块荒山上建房,这一决定,费尽了父亲的心思。你们知道吗?因为这荒山坡,当时社会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说什么“老骨子”(就是说原来是我的,现在还得是我的)是谁的,别人是不能在这里搞任何建筑和其它的所用,除非经本人同意后才行。就这样,父亲费尽周折,找到了对门排姓曾人家,经各家各主同意盖章后,就开工了。
经过一年的辛苦劳累,还有亲朋好友的支持,本年底建起了十字厅的后栋,和横屋的后栋。一共有五间主卧室和一间厨房,还有一个客厅。年底就乔迁到这新房子里过年,真是乐得我们兄弟不知有多高兴。因为终于摆脱了那拥挤的环境,那时的建筑构造都是土胚房。
转眼到了1985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也比较宽裕,我们大的几个兄弟,都变成了几个大小伙子了。父母决定要把房子的前栋做起来,真是说建就建,这一年的劳累,历历在心。终于在本年底,就把前栋建好,一座完整的十字厅和右边的横房也同时建好了。并且这一年我的大哥也娶了老婆,这一年真的是“双喜临门”。腊月的那一天,邀请八方的亲朋好友前来道贺,五十余桌的客人欢笑畅饮,好不热闹。那年代能办五十桌的酒席,虽然是八仙桌,那也名气是很大的。
随后我们兄弟一个个都娶妻生子了,在这个大家庭里,天天都热闹的很。几十口人每天吃饭都有说有笑,还有小孩的哭闹声……那场景真的是很幸福、很温暖!
1993年我和六弟在福建晋江的一家制衣厂打工时,在十月的一天(农历),得知一个痛惜的消息。祖父、祖母分别去世,享年七十余岁,当时的通信是很不方便,等我兄弟俩收到父亲来信时,已经为时已晚。没有送别祖父祖母的最后一程,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
俗话说树大要分枝,1998年农历正月元宵后的一天,父亲召集我们兄弟有一重大决议要说。他说你们兄弟各自也娶了老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树大总要分枝嘛,也是为了发挥你们各人的能力。就这样,从那天起,我们就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这个大家庭分开了,分家之后我们各自的土地都很少,为了脱贫,为了生活,我们几个兄弟只有外出打工,各自老婆在家带着孩子,和守着那几分地。
经几年的努力,我们老二,老四,老五,老六还有我都在松山脑建起了房子,老大在牛过水建起了房子,老七在曲洋街建了房。就这样从父亲建起的房子里,各自迁居到自己的新房子安居了。在这里我真心的说一声:“爸,妈你们辛苦了,你们放心吧!我们兄弟一定不会给你俩丢脸的。
父亲是一个很有说服力,为人正直之人。在我们曲洋周氏家族以及方圆几十里,不管是本族,还是外姓族,父亲都有一定的名气。他一生行善,承蒙本家族宗亲的推荐为族长!
2012年春他召集众多本族宗亲商讨,决定重建小源村周氏宗祠。经两年的重建和装修,2013年底落成。2014年3月办翁祠庆功酒,庆公宴上,气势壮观。接下来祠堂进牌等一系列的家族公益事业,他都立下了不少功名。你随时踏进小源周氏宗祠,都可以在墙上看到用石碑刻好的介绍他的功名!
我们兄弟之间向来都是团结的、和气的。各自的孩子都已长大:有的成家了,有的上大学,有的大学快毕业了,有的学了手艺,女孩子大的也嫁人了,还有的在读高中。我想你们一个个都是争气的孩子,只要你们二十多位兄弟姐妹团结,我相信就能克服一切的困难。
2017年清明我们兄弟七人重聚,决定要把父亲所建的这座房子拆了重建。因其年久失修,濒临倒塌,也怕辜负父母余生的念想,更是继承父业,才做出这一决定。
上文说到的这个岭背和十字厅现在在哪里?我告诉你们:就是在今天的“家惠翁祠”座落的地方,在坳背山的南北之向。
经两年的艰苦努力,兄弟们的齐心协力,还有父母都八旬开一的人了,也为“家惠翁祠”的建设,付出了两年的辛劳。翁祠和祠堂两边各建了一栋的楼房,右边还建有一口大鱼塘,花费巨大,两边共计八套房子,终于在2018年底落成。兄弟七人每人一套,剩余右第一层后一套,经我们兄弟决定供父母居住,待父母百年后为“惠兰堂”嗣孙所公用房,这套永不能分。
2019年农历正月初六这一天,邀请八方亲朋、好友和自家族人,前来道贺翁祠落成。五、六百人,热闹非凡,唢呐、乐队奏响不停,烟花爆竹齐放不断。来宾们人人祝贺“家惠翁祠”建成:万载兴隆,世代荣昌,儿孙满地,房房兴盛,人才辈出等祝福连连。我兄弟七人个个忙个不停,谢谢各位来宾的吉言。这一天的欢声笑语,使我一生铭记于心,自这以来,我们家庭的名气也日渐增大。
我更希望晚辈们,人人做到自强不息,要团结一心,时刻牢记兄弟情,更要勤奋、多行善积德、远离赌博。有句话说的好“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每个人都要铭记在心,发挥好自己的能力,为我们这个大家庭争光添彩!
(望众言:一个大家族的发展确实离不开祖辈们的辛勤劳作,祖辈们的处世方式,也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后代的处世和发展!我们这个大家族发展到今天,确实是不容易。我相信,未来的我们,无论在物质生活上,还是在思想精神上都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