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孩子不够严厉,孩子都不怕你”,你听过这话吗

这位家长写道:
努力学着做孩子的朋友,去试着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但是,总是被周围的人说 :“你对你家孩子不够严厉,没有杀气,孩子都不怕你。如果我的孩子哭的话,我一声令下,秒停。
诸如此类的话,一直哔哔哔的~~
这时候我就说:“我不需要我的孩子怕我,我只需要他有什么心事的时候,乐意说给我听;有想法的时候,愿意主动跟我沟通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怕我呢。”
估计有这位家长遭遇的不在少数,包括我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在内,甚至不相干的人,当看到有孩子没有规矩,而家长又很难控制孩子的时候,类似“你不够严厉,孩子不怕你”这样的话便脱口而出。
太多人担心,如果我不通过打骂等方式对不规矩的孩子严厉些,不让孩子知道害怕,孩子就不可能做得更好,那就是娇纵孩子。如果不让孩子立竿见影地停止不良行为,自己就是不称职的家长。
包括有些心理专家也曾经面临这样的困境,我记得史蒂芬.柯维博士在自己的书中就有过这样的描述: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因为女儿不愿意把玩具与来宾朋友的孩子分享,博士百般劝说不成,硬是从女儿手中把玩具夺了下来,分给其他小朋友玩,惹得女儿号啕大哭。
一个家长面对外界压力,就很难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且,要完全不理会来自他人(众人)的压力,也需要很大的勇气,不是人人都能有上面那位家长的见识和勇气的。
但是,只要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就像那位留言的家长所说的——不需要我的孩子怕我,那么,你就能够想出办法来面对这些压力。
比如,我们可以离开身边的观众,避开那些关注的目光,或者以尊重的方式让他人离开,以便你和孩子可以私下里单独解决,我指的是按照你认为正确有效的方式解决。
那么,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如何才能在不破坏亲子关系,不让孩子怕你、怨你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呢?
解决问题的目标是让孩子与你合作改正不良行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营造合作的氛围。尽管孩子犯错了,但是,家长还是要理解孩子此时的心情,以此让孩子愿意倾听家长的意见,这样才能与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面管教》里提出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表达对孩子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第二步,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和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以前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第三步,告诉孩子你对他做出这件事情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的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分析这件事情了。
第四步,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将来再出现类似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以上的方法可以用一个案例来进一步阐述。
当孩子和别人打架了,很多家长会经常说这样类似这样的话:“为什么人家没和别人打架?肯定你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你想想你的责任是什么?”
这个时候,孩子一般是会反感甚至崩溃的,根本谈不上反省或者解决问题,肯定会和父母顶撞,争辩自己没错,是对方太可恶了,或者生气得不理家长了。
但是,如果我们按照上面的四个步骤来进行,看看会有什么效果。
首先不要守着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家长与孩子交流,避免刚才说的承受外界压力。家长可以先把孩子领回家,然后实施四个步骤:
第一步,儿子,我知道你一定是气坏了才和他打架的吧?
孩子会和你诉说打架前后的经过,家长可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为解决问题掌握足够的信息。
第二步,家长可以和孩子说:“我记得上学时,有一次也是遇到你这样的情况,当时我真的气愤极了。”
家长这样一说,孩子会马上拉近了与你的距离,愿意听家长诉说。
第三步,家长告诉孩子“你打架受伤,我感到很心疼,也很担心,这样不仅会影响你的学业,而且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你也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感到很别扭。”
第四步,家长和孩子商量,为了避免打架导致的这些不良后果,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呢?比如,孩子会反思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先道歉,然后弥补自己的过错等等。
设想一下,如果按照开始指责甚至惩罚孩子的方法,这个打架的问题就不会很快解决,孩子很有可能还会与人发生第二次、第三次冲突。
我们需要先假定孩子是无辜的,这并非为孩子开脱责任,而是认识到,孩子也想处理好一件事情,只是他们尚不具备足够的知识、能力,或者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来正确地解决问题。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恰恰是我们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学会培养这些能力的最佳时机,也是孩子成长的最佳机会,这正是我们的责任。
只是,很遗憾,太多的家长放弃了这个机会,或者,他们用惩罚,让孩子害怕家长的方式,将这个可以让孩子变好的机会抛到了九霄云外。
各位家长,你还想让孩子怕你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点“在看”,让更多家长明白到底该如何履行父母的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