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历代本草汇言)

山豆根(解毒、中药、黄结)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野生。主产于广西、广东、江西、贵州、云南等地。原植物生 于河边 900~1100 米的山地和岩石缝中。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临床一 般生用,名称山豆根。

【本草汇言】

《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人及马急黄发热咳嗽,杀小虫。

《本草蒙筌》:味苦、气寒。无毒。各处山谷俱有,广西出者独佳。俗呼金锁匙,苗长一尺许。叶两傍而有曲钮,子成簇而色鲜红。粒似豆圆,名因此得。凡资疗病,惟取其根。口嚼汁吞,止咽喉肿痛要药;水调末服,除人马急黄捷方。敷蛇虫咬伤,去血气腹痛。

《本草图经》:含之咽汁,解咽喉肿痛,极妙。

《本草纲目》:(宋《开宝》)

【释名】解毒(《纲目》)、黄结(《纲目》)、中药。

颂曰:其蔓如大豆,因以为名。

【集解】颂曰:山豆根,生剑南及宜州、果州山谷,今广西亦有,以忠州、万州者为佳。苗蔓如豆,叶青,经冬不凋,八月采根。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石鼠食其根。故岭南人捕鼠,取肠胃曝干,解毒攻热效。

【气味】甘,寒,无毒。

时珍曰:按:沈括《笔谈》云:山豆根味极苦,本草言味甘,大误矣。

【主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发热咳嗽,治人及马急黄,杀小虫(《开宝》)。含之咽汁,解咽喉肿毒,极妙(苏颂)。研末汤服五分,治腹胀喘满。酒服三钱,治女人血气腹胀,又下寸白诸虫。丸服,止下痢。磨汁服,止卒患热厥心腹痛,五种痔痛。研汁涂诸热肿秃疮,蛇狗蜘蛛伤(时珍)。

【附方】旧十,新三。

解中蛊毒:密取山豆根和水研,服少许,未定再服。已禁声者,亦愈。

五般急黄:山豆根末,水服二钱。若带蛊气,以酒下。

霍乱吐利:山豆根末,橘皮汤下三钱。

赤白下痢:山豆根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白汤下,三服自止。(以上

并《备急方》)水蛊腹大有声,而皮色黑者:山豆根末,酒服二钱。(《圣惠方》)

卒患腹痛:山豆根,水研半盏服,入口即定。

头风热痛:山豆根末,油调,涂两太阳。

头上白屑:山豆根末,浸油,日涂之。

牙龈肿痛:山豆根一片,含于痛所。(以上并《备急方》)

喉中发痈:山豆根,磨醋噙之,追涎即愈。势重不能言者,频以鸡翎扫入喉中,引涎出,就能言语。(《永类方》)

麸豆诸疮,烦热甚者:水研山豆根汁,服少许。(《经验方》)

疥癣虫疮:山豆根末,腊猪脂调涂。(《备急方》)

喉风急证,牙关紧闭,水谷不下: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之,咽下,二、三口即愈。(杨清叟《外科》)

《药鉴》:气寒味苦。佐连翘能消热毒,臣甘桔又治咽喉。

《本草经疏》:山豆根得土之冲气,而兼感冬寒之令以生,故其味甘苦,其气寒,其性无毒。甘所以和毒,寒所以除热。凡毒必热必辛,得清寒之味,甘苦之味,则诸毒自解。譬大人盛德,与物无竞,即阴毒忮害,遇之不起矣。故为解毒清热之上药。凡痛必在于热,毒解热散则痛自止,疮肿自消。人马急黄乃血热极所发,故必发热,热气上熏则发咳嗽,诸虫亦湿热所化,故悉主之,而多获奇效也。简误:病人虚寒者勿服。

《雷公炮制药性解》: 山豆根,味甘,性寒,无毒,入心、肺二经。主解诸药毒,止咽喉痛,退热消痈。按:山豆根性寒,专泻心火,心火去则金无所损,金得其保而热伤之虞吾知免矣。

《本草乘雅半偈》: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主解诸毒药,止痛,消疮毒肿,除发热咳嗽,治人及马急黄,杀小虫。

【核】曰∶出剑南、宜州、果州,及广西忠州、万州。茎蔓如大豆,叶青翠,经冬不凋;广南一种如小槐,高尺许,石鼠啖其根,捕取者收其肠胃曝干,用以解毒攻热,云甚效。

【 】曰∶宣散气生曰山;食肉皿器曰豆。盖言受纳腐化者胃也。一名黄结,以病状言。一名中药,以功用言。种种功用,种种病状,悉从中枢,散宣生气,所谓解从结心,解即分散。

《本草易读》:苦,寒,无毒。泻热解毒,消肿止痛。治咽喉风痈,疗心腹胀痛。诸疮皆医,五痔并疗。解人马之急黄,平蛇犬之暴伤。生剑南及宜州、果州,广西忠州、万州诸处。苗蔓如豆,叶青,经冬不凋,八月采根。

赤白热痢,蜜丸服。(验方第一。)

喉风急痛,牙闭,同白药子煎含咽。(第二。)

五般急黄水下末。(第三。)

《药性解》:山豆根,味甘,性寒,无毒,入心、肺二经。主解诸药毒,止咽喉痛,退热消痈。按:山豆根性寒,专泻心火,心火去则金无所损,金得其保而热伤之虞吾知免矣。

《景岳全书》:味大苦,大寒。解诸药热毒,消痈肿疮毒,杀寸白诸虫。含而咽汁,解咽喉痹痛。研末汤服五七分,解内热喘满腹胀。磨汁服,解热厥心痛。研汁涂诸热毒热疮肿痛,及诸虫热毒所伤。

《本草新编》:山豆根,味苦,气寒,无毒。入肺经。止咽喉肿痛要药,亦治蛇伤虫咬。然只能治肺经之火邪,止咽痛实神。故治实火之邪则可,治虚火之邪则不可也。倘虚火而误用之,为害非浅也。

或问山豆根泻喉痹之痛既神,凡有喉痛而尽治之矣,而吾子曰宜实火,而不宜于虚火。虚实何以辨之乎?夫虚实亦易分耳。得于外感者为实火,实火者,邪火之实也;得于内伤者为虚火,虚火者,相火之虚也。虽二火同入肺经,而虚实各异,实火宜泻,用山豆根泻之,苦寒以正析之也;虚火宜补,亦用山豆根苦寒以泻其火,则火且更甚,壅塞于咽喉之中而不得泻。必须用桂、附甘温之药,引其火以归源,下热而上热自消也。

《本草备要》:  泻热,解毒。苦,寒。泻心火以保金气,去肺,大肠之风热(心火降,则不灼肺而金清。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金清,则大肠亦清),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龈肿齿痛(含之咽汁),喘满热咳,腹痛下痢,五痔诸疮。解诸药毒,敷秃疮、蛇狗蜘蛛伤,疗人、马急黄(血热极所致)。苗蔓如豆,经冬不凋。

《本经逢原》:山豆根大苦大寒,故能治咽喉诸疾。苏颂言含之咽汁,解咽喉肿痛极妙。或水浸含漱,或煎 汤细呷。又解痘疹热毒,及喉痹药皆验。盖咽证皆属阴气上逆,故用苦寒以降之。《开宝》言解诸药毒,止痛, 消疮肿毒,发热咳嗽,善治人马急黄,杀小虫。时珍云:腹胀喘满,研末汤服。血气腹胀,酒服三钱。卒患热 厥心痛,磨汁服。总赖苦寒以散之,但脾胃虚寒作泻者禁用。

《本草从新》:泻热解毒。苦寒。泻心火。以保肺金。去肺大肠之风热。(心火降、则不灼肺而金清、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金清则大肠亦清。)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龈肿齿痛。含之咽汁、喘满热咳。腹痛下痢。五痔诸疮。解诸药毒。敷秃疮、蛇狗蜘蛛伤。疗人马急黄。(血热极所致。)大苦大寒。脾胃所恶。食少而泻者。切勿沾唇。苗蔓如豆。经冬不凋。

《得配本草》:苦,寒。入手太阴、少阴经。泻实热,解痘毒,清咽喉,降心火。疗人马急黄,止腹痛下痢。治诸疮疡,解诸药毒。蛇犬蜘蛛伤者,俱可捣敷。同橘皮,治霍乱吐痢。同白药子,治喉风急症。龈肿齿痛,捣汁含咽。虚火炎肺、咽喉肿痛者禁用。

《本草求真》:[批]清心降火利咽。

山豆根专入心。大苦大寒。功专泻心保肺,及降阴经火逆,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缘少阴之脉,上循咽喉,咽喉虽处肺上,而肺逼近于心,故凡咽喉肿痛,多因心火挟其相火交炽,以致逼迫不宁耳。治当用此以降上逆之邪,俾火自上达下,而心气因尔以除。且能以祛大肠风热,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清则大肠风热亦解。及解药毒,杀小蛊,并腹胀喘满,热厥心痛,火不上逆,则心腹皆安。并疗人马急黄。热去血行。磨汁以饮,五痔诸疮服之悉平。总赖苦以泄热,寒以胜热耳。但脾胃虚寒作泻者禁用。

《本草便读》:解肺家结热之邪。化痹宣痈味最苦。杀蛊毒诸虫之积。通肠消胀气纯寒。(山豆根苦寒入心。泻热解毒。心火降则肺金清。故一切喉证之属于火者。得苦降之性。自然热除病退。清肃之令下行矣。脾胃虚而大便不实者禁之。)

《本草撮要》:味苦寒。入手太阴经。功专泻心火。治喉痛喉肿。齿痛龈肿。喘满热咳。腹痛下利。五痔诸疮。解药毒。敷秃疮蛇狗蜘蛛伤。疗人马急黄。惟脾虚胃弱者忌。食少便溏受寒者尤忌。

《本草害利》:

〔害〕大苦大寒,脾胃所恶。食少而泻者,切勿沾唇,虚人亦忌。

〔利〕苦寒泻心火,以保肺金,去大肠风热,解咽喉痛蛊毒,消诸肿疮疡,喘满热咳,泻热解毒,治热极所致之病。

〔修治〕苗蔓如豆,经冬不凋,八月采根曝干。

《本草分经》:大苦,大寒。泻心火以保肺金,去肺、大肠之风热,消肿止痛,治喉齿疮痔诸疾,解药毒,疗人、马急黄。

《本草择要纲目》:(生剑南及宜州果州山谷。今广西亦有。以忠州万州者为佳。苗蔓如豆。叶青。经冬不凋。八月采根。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石鼠食其根。故岭南人捕鼠取肠胃曝干。解毒攻热效。)

【气味】甘寒无毒。(按沈括笔谈云。山豆根味极苦。本草言味甘大误矣。)

【主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发热咳嗽。治人及马急黄。杀小虫。含之咽汁。解咽喉肿毒极妙。研末汤服五分。治腹胀喘满。酒服三钱。治女人血气腹胀。又下寸白诸虫。丸服止下痢。磨汁服止卒患热厥心腹痛。五种痔痛。研汁涂诸热肿秃疮蛇狗蜘蛛伤。

《玉楸药解》: 味苦,气寒,入手太阴肺经。清利咽喉肿痛,一切疮疡疥癣,杀寸白诸虫。

《饮片新参》:形色:木质色黄,中有圈心。

性味:苦香凉。

功能:消肿止痛,解毒,治喉痈,热痢,痔疮。

分量:一钱至三钱。

用法:生用。

禁忌:中寒泄泻者忌用。

【来源产地】

《中药大辞典》

为豆科植物广豆根的根。4~5月或8~9月间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生于石山脚下,或岩缝中。分布我国南部。主产广西。

【炮制】

《中药大辞典》

拣净杂质,粗细分档,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现代药理研究】

1.山豆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①山豆根有改变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豚鼠离体心脏灌流试验表明,山豆根总碱小剂量(≤37.5μg/ml)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而超过 37.5μg/ml 时则抑制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剂量增至 75μg/ml 时,收缩幅度降至给药前高度。②山豆根可增加冠脉流量(CF),并随剂量的增加而作用增强,当剂量增至 37.5μg/ml 时,可使冠脉流量(CF)增加 221.5%,达到最大效应,此后再增大剂量,冠脉流量(CF)也不增加。③山豆根有抗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而对静脉血栓形成无明显影响。④山豆根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有试验表明,山豆根总碱对乌头碱所致的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山豆根总碱对洋地黄毒甙、氯仿-肾上腺素、氯化钾诱发的心律失常动物也有良好的对抗效果。其有效成分可能是金雀 花碱与苦参碱及其衍生物。

2.山豆根有抗肿瘤作用。

3.山豆根有升高白细胞作用。

4.山豆根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其所含臭豆碱、金雀花碱对呼吸的作用类似烟碱,能反射性兴奋呼吸;氧化苦参碱灌胃对豚鼠组织胺哮喘有明显平喘作用,槐果碱及其氢溴酸盐有较强的平喘作用,且均较氨茶碱强。

5.山豆根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多种球菌、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苦参总碱对结核杆 菌、霍乱弧菌、麻风杆菌、皮肤致病性真菌及钩端螺旋体等病原体也都有一定抑制杀灭作用;另外,山豆根水 煎剂中含有抗 CoxB 5 病毒的活性物质,因而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6.山豆根有抗炎作用。

7.山豆根有抗胃溃疡作用,以山豆根素作用最强。

8.山豆根有镇静、镇痛、降温作用。

9.山豆根有保肝作用。

10.山豆根对免疫系统有影响,山豆根灌服可提高小鼠 Meth 肿瘤细胞中和活性,提高小鼠 IgM-PFC 数及血清 IgM、IgG 抗体水平;苦参碱可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活性,并增强其吞噬能力;氧化苦参碱能抑制家兔皮肤被动过敏反应;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等均能抑制肿瘤相伴免疫及抗体生成,显示出免疫抑制作用。

11.山豆根还有抗肿瘤、利尿作用;苦参碱腹腔注射可升高大鼠血浆 cAMP 及 c AMP/cGMP。氧化苦参碱能诱导小鼠肝微粒体的药物代谢酶,并可作为细胞色素 P450 诱导剂。

(整理/颜昕宇)

(校对/小k)

(媒体/全思捷)

(0)

相关推荐

  •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野槐.地槐.苦骨.地骨.川参.牛参.凤凰爪.苦.菟槐.水槐. [来 源]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 Ait.的根. [成 分]根含多种生物碱:d-苦参碱.d-氧 ...

  • 喉科“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山豆根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山豆根 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又名广豆根.[性能]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应用]1.治疗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轻者可单用, ...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7)– 射干、山豆根、马勃

    点击链接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7)– 射干.山豆根.马勃加微qq315394586 大医至简倪海厦 2021-08-22中医课程汇总01倪海厦全部课程02所有常见病中医治疗大全03中医专题集中学习04中 ...

  • 芒硝(历代本草汇言)

    芒硝 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芒硝多生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及潮湿的山洞中.将 ...

  • 紫草(历代本草汇言)

    (紫丹.茈萸.鸦衔草.地血.紫芙)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和新疆紫草的根.主产于辽宁.湖南.湖北.新疆等地.原植物生于草地.草甸.向阳山坡.灌丛或林缘.味甘,性寒.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临 ...

  • 丹皮(历代本草汇言)

    牡丹皮 牡丹皮(丹皮.牡丹.鹿韭.鼠姑)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多系栽培.主产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陕西.湖北.四川等地.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耐旱.怕涝.怕高温.忌强光.以土 ...

  • 生地黄(历代本草汇言)

    生地 生地黄(生地.地髓.芑.苄) 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怀庆地黄或地黄的根.栽培或野生.主产于河南.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原植物 多为栽培,或野生于山坡及路旁荒地.喜温暖气候,较耐寒,以阳光充足.土层 ...

  • 白鲜皮(历代本草汇言)

    白鲜皮(白藓皮.白藓.白羊鲜,白膻.地羊鲜.金雀儿椒)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及灌丛中.味苦,性寒.归脾.胃经.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临床用名 ...

  • 芦根 (历代本草汇言)

    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我国各地均产.原植物生于河流.沼泽岸边浅水中.喜温暖湿润气候, 耐寒,以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河流.沼泽岸边浅水中最宜生长.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生 津 ...

  • 山慈菇(历代本草汇言)

    山慈菇(金灯.鬼灯檠.无义草.朱姑.鹿蹄草.山慈菰) 山慈姑为兰科植物杜鹃兰和独蒜兰的假球茎.前者主产于黄河流域及西南.华南等地:后者主产于西南地区.味辛.性寒,有小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 ...

  • 熊胆(历代本草汇言)

    熊胆 熊胆为熊科动物棕熊和黑熊的干燥胆汁.前者主产于东北.华北.陕西.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甘肃等地:后者主产于华北及东北地区.味苦,性寒.归肝.胆.心经.功效清热解毒.止痉.明目.临床用名熊胆. ...

  • 漏芦(历代本草汇言)

    漏芦 漏芦(野兰) 漏芦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前者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后者主产于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味苦,性寒.归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下乳汁.临床用名漏芦. 漏芦:烂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