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视力保健的怎么做?发现这些家长一定要警惕

最近几年,儿童视力问题凸显,甚至不到一岁的婴儿都要戴眼镜了,婴幼儿的视力问题是要引起家长足够重视了,一般来说家长不仅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还要注意视力检查、视力治疗等,一起来听听中国婴游网是怎么说的吧。

大家都听说过,新生儿的视力范围并不广,随着月龄增加视力越来越强,到一个月左右就能看到20-30厘米的东西,三个月可以追视,五个月能分辨人的相貌,六到八个月视力在0.06-0.1之间,一岁左右可辨识颜色,两岁到三岁视力0.5-0.6,四岁到五岁时为0.8-1.0,直到12岁左右完全稳定,而视力出现问题的最好治愈时间也是六岁之前。

婴幼儿的用眼习惯很重要

大部分情况下,孩子视力出现问题都是用眼习惯造成的,特别是近视,所以从用眼习惯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习惯包括:

一,控制看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孩子看电视或者手机的单次时长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到时间后应该及时远眺和休息。

二,注意用眼卫生。及时阻止孩子用脏手、脏东西去擦眼或者揉眼,最好用婴幼儿面巾或者单独的毛巾,如果有异物进入眼睛要及时吹出来,或者由专业医生处置。

三,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家长要尽可能的培养孩子其他兴趣,比如画画、听故事、堆积木、听音乐等,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减少用眼习惯。

四,注意孩子的用眼环境。孩子不能在强光、弱光下长时间用眼,避免直视太阳、电焊、大火等,减少对眼睛的刺激。

五,正确佩戴眼镜和恢复。有些孩子很小就成了近视或者散光,那就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佩戴眼睛,避免视力越来越差。

这种情况下要带孩子检查视力

正常情况,家长应该在孩子3-4岁左右去医院做一次专门的视力检查,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经常性的揉眼睛、眨眼睛、眯眼睛看东西。

2、看电视时总是习惯性靠近电视。

3、看东西时候斜视、斗鸡眼、侧头看东西等。

4、无端的眼干、眼涩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看手机、电视等出现视力下降,不到小学就出现假性近视的人越来越多,家长必须要控制好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有空多带孩子外出或者培养其他习惯,缓解用眼疲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