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辨识技术员水平

这些年在外面行走,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多的很,没有多少人会承认自己不懂的,其实,很多人只是把自己做的那点工作的动作学会了,这个不能叫懂,能够把自己会的动作教到别人做起来不走样,才算懂。或者说:能够让同行明白认同就算是懂了,我们不要求技术员是全才,但一定得是基本上能够掌握好自己的技术套路。
这个标准似乎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能够教会别人就是师傅。
但事情如果仅仅在这样,那还是比较简单,当某些人实际上只有“抄作业”水平的时候,抄错也是必然。我小时候也有过不愿意动脑筋而抄作业的时候,不过因为(有点自吹自擂)老是一边抄就一边发现人家做错了(边写边想),所以后来就不抄了。
技术也一样,并不完全是直观的,只要原理懂了,动作其实不是核心。食用菌生产技术,特别是中后期管理技术,涉及到眼观、耳听、手触,鼻闻,类似于望闻问切的一些东西,语言描述根本无法确切,个人感知又容易出偏差。
比如说香菇菌棒的成熟手感,单纯用软硬说,是不够的,因为刚刚吃料那会是硬的,开始消化后会慢慢变软,到了成熟之后又变硬。但前后两种硬感是不同的。
那么如何解释说明这前后两种硬的差异呢?难道去弄个硬度计来,显然那不太现实(也许未来可以,不过未来更可能是用化学或者导电率方法检测)。如何用语言间接描述,就是考验对于这种变化理解的关键了。
菌丝长满之初,原料木屑未被消化,所以表现为纤维素构架的木材本体质地的坚硬。随着菌丝占领后的侵入和胞外酶的分泌,木材的纤维素间的其他物质被部分降解松动,纤维素本身也部分被分解,于是,料体变得松软了。然后随着进一步的同化原料分解产物,菌丝细胞继续增殖,并且将细胞外的营养物质吸收进细胞内,细胞体变得充盈起来,整个菌丝体成为类似充足气体的车胎那样纠缠的一个团体。整个时候的硬度,是均匀而具有弹性的,和起初完全看原料颗粒决定具体部位硬度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没有人可以直接描述传达这样的区别,但透过这个原理解释,可以帮助受者理解这种差异和变化。有经验的人很容易区别这个东西,但那只是叫会感觉,只有可以让别人理解这种感觉,才说明自己是懂得的。这不是说口才好坏,而是自己的理解透彻才能说出来,而且使用的比喻不一定和我一样。
现在有些人对于基本的框架知识都不懂,但口才确实很好,能够随心所欲的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扯进来进行各种歪解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吉林那个药贩子李永国,解释不了局部小环境影响,就把风水拿出来充数。然后听者不懂的风水那套玄乎东西,于是乎一切由他说了算。
所以当我们遇到陌生的技术界人士的时候,我们通常不会直接提问去考人家,那样很不礼貌,而且没有人懂所有东西,考糊了也不代表人家不行,因为他可能刚好不懂那一点。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通过交流中的不懂(是我们自己真的不懂的地方)来寻求解释,然后看他的解释是否能够让我理解认同。
我们自己不懂的东西,不存在既有成见,只要不违背基本常识和基础理论,描述准确,应该是一听就能理解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就不存在偏见。
使用这个方法识别技术人员水平的前提,当然必须自身基础比较扎实完备。所以,许多人其实也心知肚明自己有多少材料,这就引出了另一个识别办法。那就是如果有一个略有名望的人(比如我这样的半桶水货色)去了,那里的技术员以各种理由避而不见,或者基本不开腔,那就是胆怯。
不缺乏胆儿大的跟我胡言乱语,那没关系,我心中有数,不一定要驳斥。当然闲聊也很重要,曾经有一位号称“搞过很多菇种”的先生,我只是简单和他聊在什么地方做过什么菇?结果他回答在江苏丹阳搞工厂化生产,在山东德州种香菇,在湖北武汉搞黑木耳。估计看到这里很多人会会心一笑,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一个人如果没有功夫底气,说话都是错漏百出的,不一定要有意考校他。至于错得连话都不要说直接可以看出来的,那又等而下之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