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业的单细胞危机

食用菌菌株的种性保持困难,是卡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上最为恐怖的一道紧箍咒。
因为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太短,并且不同种类的种性稳定程度不同,种性保持 的问题过去并不突出,而近年来,商业化运行的产品稳定性要求,以及太快的品种更迭,造成了商业生产所要求的稳定种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在产业发展之初,基于市场短缺的状态,是无需考虑种性问题,甚至产量要求都不高,当产业发展到竞争日益激烈的时候,种性问题才会凸显。
在中国,目前种性保持问题最严重的最急迫的,首推香菇,次为双孢菇,然后是黑木耳,接下来是工厂化金针菇和真姬菇,最不紧张的是平菇杏鲍菇。另外两个特殊的东西是羊肚菌和蛹虫草,因为在分类上属于另一大类群——子囊菌,这两个东西甚至包括其他正在研究的东西,日子尚浅,所以关于他们的“退化”说法,其实也是模糊概念。
影响菌株种性的东西,毫无疑问不会是只有时间长度和机械操作,实际上在食用菌技术上,人为臆想的内容太多,但遇到缺乏想象力而又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把问题推给时间和机械操作只是比较容易说服缺知识的人,这个和自然不解之谜推给鬼神是一个道理。
所以有人在我昨天的文章里回应说有例外,其实就是他不能想象转管之外因素的影响,这人是我一熟人,惯是自以为是,但俺还是不忍伤害他,就不管了,也不曝光他,当然其他熟人是知道的。
但种性危机的最大因素是什么?不知道的东西没法说,但已知的,就必须说道说道。这个危机就是单细胞危机。
什么是单细胞危机呢?我们都听说过把一个大规模生产的结果寄希望于一个菇、一只试管,风险太大了。但事实上,所有最初来自自然的菌株,就是来自于一只试管或者一个菇。而且引种、复壮、扩繁,都确确实实是来自“一只试管”。
其实这话是不对的。
一只试管里,有多少细胞?这是一个巨大的群体,数以亿计,来自同一个菇的分离结果不是单细胞,而是巨大的群体。所以经过栽培试验具有良好品性后,不存在单细胞性状依赖,应用上是不存在问题的。我们说的种性劣变,也不可能属于同步变异,遗传学变异不可能同步,但外部影响是可以同步的,这可以解释种性劣变为什么大体上都一致的现象。
我们说的是单细胞危机,在指由一个良好菌株繁衍的过程里,中间有一个环节是单细胞的。比如组织分离,因为这个分离的菇,其起源是一个细胞,关于菇的起源是不是单细胞,是有证据的,不过这里不详细说它,因为这是关于真菌发育学的问题。
但我们知道,有一些研究者,在研究种性保持技术的过程里,有分离出单细胞的过程。
并不排除分离单细胞保持种性(完全不变异)甚至更优秀的(有良性变异)的可能性,但当目标是保持的情况下,变好变坏都是不能接受的,而完全不变异,虽然理论上可以接受,但概率太低,即使能够保持一两次都无法长期保持,所以作为通用方法就会变成危机。
而正常的菌种转接,是群体的稳定性特征作为保障,因为所有的个别变异,都会被淹没而无从表现,尤其是固体菌种,变异无法扩张。这里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液体菌种方式的缺陷。因为液体的流动扩散,导致变异可以得到扩张。这样的假想,可以解释某些种类液体菌种技术无法应用,比如双孢菇,液体菌种栽培的结果,就是完全表现紊乱。
固体菌种可以有效抑制单细胞不良突变,而液体菌种不能,这个推论,对于液体菌种的热衷者,无疑是一盆冷水。事实上,金针菇使用液体菌种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事情,但金针菇存在单核化现象,所以液体菌种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防止出现这个问题。单核化是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所以可以预防,而变异细胞扩散,则是无法预防的。
所以,我们认为过度使用液体菌种的问题,也是单细胞危机的一个形式。
仅目前所知的单细胞危机模式,就包含了上述三种:即组织分离、细胞分离、液体菌种。
许多研究者在错误理论(代数、保藏方法等)的误导之下,放弃寻找新的菌株保持途径方法,而是在可靠性极低的上述模式中求解,不仅是一种生产危机,也必然会是一种理论危机。修正这些危机的办法,就是不断的进行试验对比,通过目测来选择相对稳定表现的新株,其实也是不靠谱的。
而复壮方法和保持方法结合,延长菌株的商业使用寿命,是可行并且有价值的方向。毛木耳781的例子,不过是它现用的流程刚好合乎这种需求。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每一个菇种的具体的,合乎个性的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