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8)
第六课:保藏之难
菌种保藏是个技术问题,但一般技术问题背后是有足够理论支持的,可是这个食用菌菌株的保藏理论目前看来是不太够用的。
低温休眠保护,这个只是理论之一,而且这个动作也是有期限的,不是无限期的东西,所以,看来菌株保藏的效果只能是延缓变异,特别是优良性状的退化。
而建立在一般低温条件下的,基于基质环境的保藏,虽然也有同样的效果和问题,但理论上是缺乏解释的,可是,在中国菌界的基层,基质环境的保藏是普遍的行为,就我本人来说,也有一些研究,我的研究成果是针对平菇类的保藏的,可以把普通冰箱保藏期从三个月左右延长到一年,在转接后的对比上,仍旧能够优于普通保藏三个月的水平,种性变化方面,也几乎没有发现差异。
而根据我对其他朋友保藏条件的了解,彼此之间的套路差距也非常之大。虽然我本人特别能够想象,却也无法对此作出合理的推测和解释。
而根据这些现象能够总结的结论应该是,有很多基质方面的因素是有利于种性维护的,但不同菇种这个方面的差异很大,似乎没有什么共同规律,或者有共同规律但未能总结发现。特别是分类上亲缘关系远的,营养需求特别的种类,保藏的方法差别是很大的。
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也值得注意,那就是梁枝荣先生搞起来的“沐野一号”双孢菇菌株这个情况,老实说,我知道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保藏条件和技术应用,可是这个菌株辗转多地多年了似乎没有发现退化的迹象。
这个菌株唯一的与众不同的特别之处是来自野生的,没有人工对其作出改变,是不是真正的野生菌株都具有这种不容易退化的特点呢?因为实际投入生产应用的純野生菌株不多,所以缺乏更多资料来证明这一点。
和一些朋友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形成了一个鄢氏菌论第二猜想:
人工杂交育种或者通过其他模式的改造菌株,实际上表现的是某些我们已经认可的性别因子(极性),但实际上真菌类可能存在一种隐性的结合因子,这种因子无法阻碍杂合子形成,但如果隐性结合因子不匹配,菌株就容易发生退化。在人工条件下的配对,因为无可选择和营养条件的关系,只要极性匹配,就可以形成可育的子代,但这种子代的稳定性遇到环境波折,就表现出隐性结合因子不匹配的作用,这样菌株就容易发生退化。而真正的野生菌株,由于条件严苛,而且不是一对一的配对,所以只有极性和隐性结合因子都可以匹配的结果才能最后胜出,所以,野生菌株的稳定性高于人工培育的菌株。
这个猜想仅适合純腐生菌,对于某些寄生性或者共生性菌类来说,可能还存在特异性物质的关系,例如蛹虫草,种源必须由昆虫(蚕蛹)成分培养基的产物分离,米饭培养基的子实体分离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我的猜想不是结论,是有待于证明或者否认的个人思想产物,欢迎批评,拒绝诋毁和谩骂,有话可以好好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