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路阳华丨散文/ 用生命写遗作的人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路阳华:金融从业人员,长治市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诗歌、小说发表于省、市级杂志、报刊。

用生命写遗作的人

路阳华

公路走到沁县新住村时就变得羸弱了,在一个不起眼的土路口左拐,进入一段坑洼不平的土坡路,车子一过,灰尘漫天。一间间破旧的土坯房颓丧地蹲在坡岸上,坡下是杂乱的荒草。在那些残缺的土坯房中间,有一间新建的砖瓦房,房子不大,房前的院子也不大,房子的外墙只用水泥抹了一层,是那种沉闷的灰。院子里堆满了烧火用的树枝,树枝的旁边,长着两颗高大茂密的榆树。
      裴福昌就住在这里。
      我与裴福昌的第一次见面,是在著名作家葛水平读者见面会上。我之所以要关注他,是因为受朋友张灵芳之托。他们是微信好友,彼此并没有见过面,只是在微信上略有文学上的探讨。裴福昌曾发给张灵芳两篇新近完成的小说,希望得到他的指导,他们便借葛水平读者见面会之日定了一面之约。但因为临时有会,张灵芳未能如期赴约。
     我没有想到裴福昌竟然是个残疾人。我找到他时,他正摇着轮椅在书店的角落里徘徊,眼睛怯怯地看着如潮的人群。那是个五官标致,浓眉大眼的汉子,虽然坐在轮骑上,也能看出他的高大魁梧。他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裤,衣服上折叠的印子,让人感觉那衣服仿佛是刚从包装盒里拿出来似的。我在心里叹息着,叹惜他并没有因了他的名字而福禄昌盛,我猜测着他的腿疾,但不敢贸然去问。
     攀谈中我了解到,为了能在现场买到一本《喊山》,为了能得到葛水平的签名,为了能与张灵芳畅谈,他几天前就托他二哥联系好了一辆拖拉机,一大早便从六十公里以外的家中赶来。当我告诉他张灵芳不能到达现场时,我看到他眼里闪过的失望。但他仍笑着说,没关系没关系,还会有机会的。他看着正在忙碌的葛水平忐忑不安地问我,人家那么大的名人,会不会给我签名?我哈哈笑着对他说,放心吧,葛老师人很随和,一定会的!他腼腆地笑了笑,是那种单纯的满足与快乐。
      张灵芳对失约之事一直耿耿于怀,决定在国庆期间挤出一天时间去看望裴福昌,我也想借机了解一下裴福昌。他的轮椅、他的创作、他对文学的热爱告诉我,他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葛水平得知我们要去,特意把自己近几年出版的书籍整理出来,并写下祝福的话语,委托我们给他带去。
     于是,在这个阳光明媚的秋日,我和张灵芳、李旭青一行三人边走边问,费尽周折找到了这个偏僻的山村。
     知道我们要去,裴福昌一晚上没有睡觉。从我们出发起,他就一会儿打一个电话,不断地问我们走到了哪里,并早早让他二哥在村口等我们。
      我做了足够的思想准备,但面对他时,仍被他的贫瘠刺痛了双眼。几十平米的房间里只有几样破旧的家具,一个掉了漆的老式木箱、一台二十多英寸的电视、一个书柜、一张方桌、两张床,就是全部的家当。值得欣慰的是,这间砖瓦房是政府补贴盖起来的,使他得以搬出旁边那间破旧的土坯房。
     裴福昌的二哥看上去结实硬朗,脸上刻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他话不多,始终笑着,不停地招呼我们喝水。破旧的方桌上放着两盒硬盒云烟、一盒五块钱的红河、还有黄澄澄的香蕉和梨子。硬盒云烟和水果是给我们准备的,红河是裴福昌自己抽的。可是,李旭清不抽烟,张灵芳抽烟斗。而我,实在不忍心去吃那梨子和香蕉。淳朴善良的乡里人啊,在用他们最好的,最昂贵的方式招待着素不相识的我们。
      裴福昌一手拿着红河烟,一手拿着打火机,却没有把烟点着。他一边低沉地讲着他的故事,一边把烟盒翻来翻去,下意识地掩饰着苦难钉在他心灵深处的悲伤。他说,他的人生犹如一条盘山公路,曲折迂回,他的经历就像那一道道深深的车辙,镌刻着沉重和疼痛。
     裴福昌出生于1968年,家境非常贫穷。17岁时父亲去世,为贴补家用他被迫辍学外出打工。之后的十年间,他经历了两次让他痛彻心扉的婚姻。第一次,他娶了一个家境富裕的女子。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是相爱的,但村里人的婚姻是实实在在的锅碗瓢盆,是日晒雨淋的田间地头。最终他们还是因门第之见,在结婚第二年便劳燕凤飞。第二次,他娶到了此生最恩爱的伴侣。他们曾发誓要恩爱一世,可是不到半年,红斑狼疮便侵袭了妻子的身体,从此,他们便踏上了漫漫的求医路。为了有更多的钱给妻子看病,他拼命打工赚钱,2000年5月,他在工地修理打桩机时,被意外落下的金属重物砸断腰椎,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坏,双下肢瘫痪,永远无法再站立起来。那年,他仅有34岁。
     我看到他在讲述这些时,脸上一直是一种沉静的神情,是那种岁月沉淀下来的不艾不怨的沉静。于是我大胆问他,你出事以后,你和妻子都卧病在床,那你们的生活是怎么过下来的呢?
      裴福昌低下头,用手捂着自己的嘴,喉间发出一阵阵压抑的哽咽。我突然意识到,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他。于是,我心里变得不安起来。
      “全亏了我二哥啊!”裴福昌抬起头,眼里盛满了泪水,“我老婆那时候也病重在床,我二哥不仅端吃送喝的照顾我,还端屎送尿侍候着我老婆,一直到第二年我老婆去世。我二哥的恩情,我这辈子该怎么还呐!”裴福昌说着,忍不住痛哭起来。
     “那你二嫂就没有意见吗?”虽然我知道裴福昌仍处于激动的情绪中,但我仍忍不住要问。
     “唉......”裴福昌叹了口气,哽咽着说,“我二哥这辈子就没说上个媳妇,父亲去世后,我二哥就担起了家里所有的事,我母亲因为脑出血半身不遂,几十年来,都是我二哥一人侍候着老母亲。为老母亲送终后,我就出事了,他就又开始接着照顾我们两口子。到现在,我还拖累着我二哥,这么多年了,没有他就没有我,都是我,都是这个家,拖累了他啊!”
      此时,裴福昌的二哥正在灶火边忙碌,他把一块硬硬的枣糕切开,放进蒸锅里。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心中升起一种崇高的敬意。
      裴福昌从小就喜欢读书,他虽然瘫痪在床,但仍不放弃生活的希望,在病床上,他一边读书,一边拿起笔杆,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条路。
     我注意到他的书柜有两层,一层放着不多的几本书,《史记》、《资治通鉴》、《余秋雨散文集》...... 一层放着密密集集的药,胶囊、药片、双氧水......书柜旁边是一张单人床,平日里,他就在这三尺见方的床头汲取着精神食粮,追逐着自己的文学梦。他关注社会与民生,用手中的笔书写着真善美,鞭挞着假恶丑。
     然而,祸不单行,13年时他出现了肾积水的迹象,经医生确诊,他的右肾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功能。尽管病魔在无情的折磨他,但他仍然是坚强乐观的。一谈到创作,裴福昌的脸上就绽放出了笑容,他说,创作已然成为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他每天都在写,并已停不下来。他兴奋地说,他的小说《冰凌》被漳河文学采用并刊发,《杨二进城》也被晋中日报刊发。他所创作的四十万字的小说《巍巍太行》也已结稿。
      我很难想象这个吃饭靠别人端,大小便靠别人接,自己一个人时连口水也喝不上的残疾人,是凭着怎样的毅力躺在或趴在床上完成那四十万字的小说的。我更难以想象,一个不能久坐,平日里只能躺着趴着的人,是凭着怎样的信念坐着拖拉机几十公里一路颠簸,只为买一本书,只为听取关于文学创作的一点建议。
     这是一种对文学的崇敬和信仰,一种用生命去创作,用生命去热爱的精神!
 
  在我们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却说,我二哥才是一个巨人,我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星星的。
     是啊,裴福昌已经和他的二哥成为一个生命体。他二哥是泥瓦匠,大字不识一箩筐,但他却用一生的幸福建筑着一个梦,建筑着裴福昌的创作梦。
     他还说,我的身体每况愈下,我似乎看到了死神的招唤。这让我有一种紧迫感,我倒不是怕死神的到来,而是怕它来得太快,等不及我把事情做完。现在,我每写一篇文章,就像是在写遗嘱,我认认真真地把它写完,然后拷到U盘里。如果能发表了最好,如果不能发表,我会保存着它,假如有一天生命支撑不下去了,它便是我留在世间唯一的遗物了。
     我不禁眼眶潮热。他让我想起张海迪、想起海伦·凯勒,想起史铁生。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执着地为文学而战。他虽然无助地躺在床上,坐在轮椅上,但他的思想却出色的遨游在广袤的时空,他用笔杆子挖掘人性的善恶,把它们放在太阳底下晒,把发霉的恶性晒干,让风吹散,把发光的善性留给这个世界。
     裴福昌是在用生命创作,用生命书写着一篇篇遗作。他乐观顽强的精神力量感染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虽然没有坚硬的脊梁,但仍然可以支撑起奔跑的力量!
      我们离开时,院子里阳光正好。已是深秋了,榆树的叶子仍肥厚油绿,阳光穿过枝叶,如一条条金线洒向人间。那两颗笔直的榆树并肩而立,犹如裴福昌兄弟二人,在这个荒凉衰败的土坡上,演绎着生机与希望!

【作家新干线】推广团队: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小说投稿:1263482922@qq.com诗歌投稿:8913480@qq.com散文投稿:1549429346@qq.com

(关注ID:zgzjxgx)

(0)

相关推荐

  • 看了变聪明!|福柯最新遗作:买不起Iphone,是我的错咯?

    看了变聪明!|福柯最新遗作:买不起Iphone,是我的错咯?

  • 【山西】路阳华丨散文/画家村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路阳华:金融从业人员,长治市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诗歌.小说发表于省.市级杂志.报刊. 画家村 路阳华 太行山绵延到平顺县东寺头乡就更加险峻了 ...

  • 【山西】路阳华丨小说/老槐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路阳华:山西长治人,生于七十年代,金融从业者,爱好文学和写作. 老 槐 路阳华 村头有一棵老槐,每年春事妖娆到极致时,唯独它简静素雅,不争不闹,风路过它时都会放慢脚步,变得缓慢而 ...

  • 路阳华丨小说/一脸唾沫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路阳华:山西长治人,生于七十年代,金融从业者,爱好文学和写作. 一脸唾沫 路阳华 一 林东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他知道今天这顿骂是避免不了了.果然 ...

  • 【山西】马明高丨散文/柔软的精神舞蹈,是你生命的魂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马明高,1963年8月生,山西孝义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员,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影 ...

  • 【山西】张国娴丨散文/触摸生命的痛点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张国娴,女,山西省交城县人,供职于古交市烟草专卖局.山西省作协会员,古交市作协副主席,<古交文苑>特约编审.多年来,一直以文学栖息精神,滋养心灵,从2003年开始发表 ...

  • 【山西】苗卫华丨散文/我的父亲母亲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苗卫华:生于1950年8月,山西绛县人.毕业于运城师范,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68年参加教育工作,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0年,热爱文学,爱好书法. 我的父亲母亲 苗卫华   父 ...

  • 【山西】王钦丨散文/赞《作家新干线》赋

    作者简介 王钦,笔名乾元.闲云野鹤,山西运城人,太原市作协会员,万柏林区作协副主席.曾主编万柏林区地名录--<山之右·河之西>一书,编辑万柏林团区委主编的纪念"五四"运 ...

  • 【山西】史光荣丨散文/苦涩的年味

    作者简介 史光荣:1965年3月生于山西汤都亳城,现供职于垣曲县经信局,喜好文学,屡有习作在<作家在线>.<作家新干线>等网络平台发表. 苦涩的年味 文|| 史光荣 时光荏苒, ...

  • 【山西】刘萍英丨散文/狗与我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刘萍英:山西某小学语文高级老师.喜爱书法.绘画,更酷爱写作.曾有一些豆腐块刊登过报纸,写作早已成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狗与我 刘萍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