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循证资讯》:新冠病毒感染或接种疫苗后,血清IgM和IgG抗体变化及应用

陆明领(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序言

从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我国已有10万余人感染新冠病毒,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临着输入性病例和本地聚集性疫情、零星散发病例时有发生,新、旧感染并存的局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任重道远。疫苗的快速研发和使用,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曙光。

从2020年7月起我国在重点从业人群(医疗疾控、进口冷链、公共交通等感染风险较高人群)中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至今累计接种超过3000万人,国内相当大的一个人群群体内存在新冠病毒抗体。出于对自身健康的担忧,部分人会自愿前往医院检测体内抗体情况,这个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或疫苗接种者。然而,我国对疫苗接种后抗体阳性人员的管理无明确方案,疫情防控工作因此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主要是针对新冠肺炎感染或者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应用做一简单的介绍,并对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非必要不用自行前往医院筛查抗体。

一、新冠病毒抗体的简介

人体在病毒抗原物质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类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毒对机体的损害的血清活性成份称为免疫球蛋白,包括IgM、IgG、IgA、IgD、IgE五类。IgE、IgD 血清中含量很低,IgA 半衰期短,因此,通常检测血清中IgM、IgG抗体来判断新冠病毒既往感染情况或评价疫苗效果。

IgM抗体多在发病后3-5天后被检测到,可持续超过40天,是急性期感染的诊断指标。IgG抗体一般在出现症状后5-10天被检测到,持续时间约为3-6个月,是感染中后期或既往感染的诊断指标。有报道显示,血清中抗体水平高低与患者症状阳性程度相关,症状越严重,血清中IgM、IgG平均水平越高(图1)。

图1:不同症状患者体内抗体水平比较

二、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就一定没感染病毒

么?不是!

抗体表达存在窗口期、检测实际灵敏度低、样本保存或实验室操作不当、轻症患者抗体反应弱、样本灭活导致低水平抗体降解等,都可能会导致检测出现假阴性。

三、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就一定感染了病毒

么?不是!

不同种属的冠状病毒N蛋白或者S蛋白存在免疫交叉反应;受检查者存在高浓度类风湿因子;实验室或者试剂盒污染;弱阳性患者可能有一部分为假阳性,建议3-5d后复查;样本溶血、血液样本凝固不全、黄疸患者可能会导致假阳性。

四、抗体检测在新冠肺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抗体检测可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或疫苗免疫效果评估,在获取了抗体检测结果后,应谨慎,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疫苗接种史、基础疾病史进行解读。核酸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金标准,但是两者各有优势,不能相互替代。感染病毒后,人体病毒载量、抗体水平呈现不同变化(详见图2),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不同,感染中后期核酸检出率降低,抗体检出率高,两者联合使用可以降低漏诊率。因此,在血清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抗体后,应结合实际情况,间隔一段时间复查病毒核酸(图3)。

图2:新冠病毒检测项目在不同感染病程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3: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及抗体联合检测结果解读

五、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是否需要特意去检

测抗体?不需要!

没有必要对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的人员常规开展抗体检测,原因如下:

(一)并非所有接种疫苗的人都会产生抗体

接种疫苗后绝大多数人都能产生抗体,从目前疫苗临床研究结果 也可以看到,接种疫苗后97%以上都能产生中和抗体,这是在临床试验条件下用标准的中和抗体检测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接种疫苗后不可能百分之百产生抗体。

(二)检测方法和检测试剂不同,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目前用来检测新冠病毒的抗体试剂多以N蛋白和S 蛋白作为捕获抗原,不同的检测方法选用待检抗体种类有所不同: 如单独检测(IgM或IgG)、双重检测(IgM +IgG)或总抗体检测( IgM +IgG+IgA),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常用的检测为双重检测(IgM+IgG)。不同的检测试剂检测试剂采用的原理、捕获的抗原、检测的抗体不同,导致灵敏度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不同的检测方法会出现较高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单一次检测结果并不一定可靠。

(三)抗体检测结果不能作为疫苗具有保护作用的依据

目前新冠抗体检测方法主要有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均为定性检测,对体内抗体不能做定量分析,只能给出抗体是阳性或阴性的判断,不能定量判定抗体水平,也就是说抗体检测阳性,只能说明疫苗在机体内引起了免疫反应,不能说明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人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浅谈免疫球蛋白与人体健康.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6;32(12):1889-90.

[2] 中国医院协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专业委员会. 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专家共识 [J]. 协和医学杂志,2021,12 ( 1) : 18-26.doi: 10. 12290/xhyxzz. 2020-0046.

[3] Huan Ma, Weihong Zeng, et al. Serum IgA, IgM, and IgG responses in COVID-19 [J].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20, 17:773–77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