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 杨晓燕丨散文/那年,那月,那小村

作者简介

杨晓燕,系吕梁市岚县城关学校教师。工作之余爱好写作,喜欢穿行于文字中,领悟生活的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常有散文、诗作发表于杂志及网络。

那年,那月,那小村

作者杨晓燕

大姐在美国定居多年,常常念起故乡,尤其是思念儿时的地方,她曾多次对我说过:"想在儿时的路上再走一走。"去年夏天,大姐从美国回来,我陪她重温了一次久远的记忆。

汽车行驶在宽阔的柏油路上,车窗外一片葱茏:路两旁随风起舞的杨柳,尽收眼底的绿油油的庄稼。打开车窗,一股青草的芳香直扑鼻翼,不由心旷神怡。任凉风吹起长发,思绪却在飞扬……

四十年前,这条小路曾是一条羊肠小道,车辆根本无法行走,更何况那年月车辆稀缺得很。那时,在这条小路上最感惬意的是春夏季节,空气中透着新鲜的泥土气息,草色青青,五颜六色的鲜花在风中摇曳,煞是可爱。数着野花走十多里的路,感觉路愈来愈短。但每到寒季,就没有那么好玩了。严冬和初春的这条小路留给我太深的记忆,因为每当此时,路上空无一人,只有我们娘仨迎着寒风艰难地前行。手、脸冻得通红,脚也有时被冻到毫无知觉,狂风吹着电线杆子,发出嗡嗡的声音。遇上雪天,路滑,更是举步维艰。有时会有狼豹出没,令人胆颤心惊。一次,一只狼真的出现在不远处,我们赶紧拽着母亲的衣襟,大气也不敢出。狼也是有灵性的,或许不想伤害我们,便从山坳消失了。一切平静后,我们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尽管这样,带着我们每周往返小山村教书对于母亲来说却是风雨无阻的。

有一年早春开学季,我们娘仨踏着齐膝的雪艰难地在雪地里蹒跚前行,因坡多路滑不时摔倒,足足走了一上午才到小村。母亲常唠叨:"这路啥时候能修啊?''四十多年过去了,羊肠小路早已消失,我不由得感慨万千!

所有的美景都一掠而过,令人目不暇接。突然,对面山坡上的一片葱茏映入眼帘,那是一片墓地,时隔如此久我仍记得!四十年前,我的同桌小梅就永远地躺在那儿,她才7岁,生命就戛然而止。一直以来,我都不愿想起那段惨痛的往事:那天早晨小梅肚子疼,就让村里的赤脚医生开了点药,吃了药,喝了水,以为没啥事就去学校了。我清晰地记得,小梅在自习课时疼得大汗淋漓。赤脚医生一看不是小病,让她父母赶紧送县医院,她父母拉着毛驴车一路颠簸去了县医院时,小梅已没气了。师生们都哭红了眼,那么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丧生在了一个医疗,交通落后的年代。倘若现在,她肯定会得救的。她特别喜欢收集母亲和邻居婶子们裁缝剩下的碎花布,她母亲把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布都埋进了墓里,她所有的斑驳陆离的梦想也随她去了另一个世界。

极目远眺,绵延起伏的青山横亘在那儿,像是小山村的守护神。小村的村民那时是极其贫困的,许多孩子因交不起书钱,学费常常辍学,这种现象让身为老师的母亲心急如焚。于是,在母亲的倡议下,学校实行勤工俭学,师生们利用节假日上山采石,碎好后卖到县城一些施工单位,以此解决了大多数学生的学费,学习用品问题。夕阳西下,小山村渐渐笼罩在夜色中,穿着补丁衣服,头上插满野花的学生们跟着老师凯旋回家了。孩子们心中的学费等有了着落了,能不欢喜吗?那几年凿山碎石确实挽救了不少失学孩子。

山脚下有一片杏林,是村里的经济林。每到春天杏花烂漫,芳菲满坡,远看恰似白色的海洋,为小山村增添了几许幽美。我们这帮毛孩子成天在杏林里捉迷藏,荡秋千,杏林仿佛成了我们的游乐园。杏成熟的时候是村民们最兴奋了,因为可以卖了杏贴补家用。

凝视着满目的绿,耳畔仿佛萦绕着当年那割草少女婉转的歌声,一幅画面再现眼前,几个割草的小姑娘挎着篮子边割边唱:“我的家乡哟,在大山边,家住小窑洞唉,吃水去那沟里挑哟。我是深山一只鸟,我想飞出深山哦……”在没有任何电子设备的年代,那歌声简直就是天籁,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要是在现在,那就是原生态,最质朴的歌,歌词即是当时小山村的真实写照。不知道当时唱歌的少女们如今是否实现了愿望。

昔日的小山村沟壑纵横,悬崖峭壁。学校是顺崖而挖的几眼窑洞,村民家也是如此。因为贫穷,村民们是无力盖房子的。窑洞倒是冬暖夏凉,只是光线欠佳。最愁煞人的是吃水问题了。村子因土层深厚难以挖井,村民们只能在深沟里挖井吃水,每到下雨下雪时节,坡陡路滑,常常水洒人摔,狼狈极了。

村里通往每家每户的路是非常狭窄的小路,路边即是悬崖。曾有村民不慎掉入悬崖而丧命。因此,一般人晚上是不出门的,即便出去也得小心翼翼。可是,抛却危险的小孩们却常在骄阳下一个拽一个地在崖边摘可以吃的奶子草,而今想起来也是心惊肉跳。

小山村因多是坡梁地,缺水且肥不足,庄稼长势并不好,收成也差。遇上灾荒年,村民们常常吃了上顿无下顿,有时拿野菜充饥,日子很艰难。有不少村民搬到外县平川地区落户.

记忆中,村头有一户人家,老大爷,老奶奶干活勤快,老奶奶别看颤巍巍的,却做得一手好饭菜,每逢中午,香气直钻进我们那帮毛孩的鼻孔。馋得直淌口水,我们便偷偷钻在老奶奶家大门口往里瞅,老奶奶一发现就召呼我们进来,我们不客气地大块朵颐:往往是几个素菜丸子,野菜捞饭,难得的是,这些粗粮野菜经她的巧手分外惹香。那年冬天,我得了重感冒,吃了些药也不见好转。母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给我熬了一碗玉米粥,那时候小米很少,白面更是只有过节才有,我一点也不想喝玉米粥。正在这时,老奶奶端来一碗绿豆南瓜稀饭,还拿了一小碗她腌的黄瓜菜。黄瓜和南瓜都是夏天院子种的。我喝了老奶奶的粥竟感觉身子轻松了好多,母亲在一旁不住地致谢!

不知不觉,车行驶到了一片平整地带,对于这块平地,我一点也不陌生,这是当年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后的遗址。历史的印迹已模糊,记忆却在时光中愈显清晰。令我诧异的是:这里竟成了一个崭新的村庄。下车问迎面而来的村民,才知道这就是当年的小村,九十年代已搬迁至这里。只见一排排整齐的瓦房,村里有绿化带,一些房前还停着小汽车,大概是村民的私家车。有一所崭新的学校,紧挨学校的是村卫生所,可以输液,打针,有住院部,设备齐全。看着小村这些新气象,我们由衷地感到喜悦和欣慰。

正走神间,几个村民走过来,攀谈间才知道,有几个正是我们当年的学哥学弟,一说大家都能忆起。都感慨四十年沧桑变化,党的政策好。村子于九十年代搬迁,并安上自来水,村民们的生活恰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愈来愈富足。其中一个中年人即是当年李奶奶的儿子,奶奶早已入土,他儿子现在是一个小老板,日子红火着呢。

姐姐执意要去旧村看看,我们早已找不到往日的小村,在村民的带领下,我们去了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痕迹虽有,但昔日的样子已荡然无存。展现在眼前的是残梁破沟,根本找不到四十年前的学校。过去已成历史,但我们心里对小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我们愿它有更广阔的前景,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责任编辑: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李竹青

微信号:gushancuizhu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

(0)

相关推荐